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91)
照片为西师校园及北碚城区的照片
到每天早晨八点半,李老师得去给我们讲课了。他穿好衣服,顺着校园的小路走去;那条小路他走了二十年,对他来说这条小路已经有它自己的岁月留下的痕迹了。这是一条用水泥铺成的小路,两旁栽种的桉树已经长成高大的树木了;
从前这儿本来是一条泥土路;构思他的学术文章,给他远在外地工作的爱人写的一封思念的信,他是用铅笔在一张上端标着“西南师范学院外语系”的纸上写的。
那儿,半路上有一个学生食堂,当初是为全校的学生开的,因此全校十来个系的同学们都来这里进餐。
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学校动员,要求每个学生“自愿”减少粮食定量。大多数同学“自愿”减去1斤,没有通过,要求再挖“潜力”。经与家里亲朋朋好商量,再对照市内其他院校同学的减少粮食定量的情况,咬紧牙关再减去1斤,即从30斤,减为28斤。
后来正式公布为28斤半,说是校领导考虑到同学们正在长身体阶段,只批准同学们“自愿”减去1斤半,于是大家感激涕零。
现在呢,那座食堂里的厨房扩大了,多建了几个灶台,增加了好几位厨师。同学们都喜欢他们,因为有了这些厨师,才有人煮饭给他们吃。厨师是些很热情的人。当他们闲下来时,常爱用陶器茶壶喝茶,抽烟,聊天。
那儿是大学的谈不上是陈旧的,但却是多年没整修过的食堂,厨师们穿着工作服,胸前围着围腰,忙于切案板上堆放着的蔬菜。没有见到有闲杂人员,扫帚,一堆堆的用于厨房炉灶烧的煤炭-----在一个新入学的,以为科学的殿堂真是殿堂的学生的心上,这样的食堂到是没有留下甚麽不良好印象的。
一般的说,在抗战时期,中国教育充斥着悲观主义色彩的历史上,西迁的大学校舍的颓败,走廊的阴森,光线的不足,墙上的污迹,台阶,课桌椅的凄凉样子,在造成这倾向的种种原因中占一个首要地位-------那儿是他们流放的校园。
他们觉得从他们做大学生的时候起,国土沦丧到现在,它既没有变得好一点,甚至变得更糟下去。他们不喜欢它。要是拔掉那些校园遭敌机轰炸后残留下的白杨树,枯黄的合金欢,烧掉了叶子的紫丁香,在那儿重新再栽上高高的松树和好看的白杨树,那就理想多了。
在大多数情形中流放大学生的胸襟都是由环境培养出来的,那麼他们在后方求学的地方无论走到那里,眼前所看见的只应当是高大的,强壮的,优雅的东西才对-------求老天爷别让他们再瞧见抗战时期西迁的校园内那些细瘦的树木,破碎的窗子,污迹的墙壁,斑驳掉漆破烂的门才好。
如果说郑同学和好心的陈同学等几位同学在辅导刘同学的英语学习中剔除了那些语法中最难懂,最繁琐的部分,在启发她的智力和理解力方面找到了一种易于接受的方法;
如果说刘同学乐于接受这种自由自在,随意的辅导学习的方式,正如她将这种辅导学习当成为同学们对她充满爱心的一种关心的表示,是因为同学们对她怀着真挚而无私同窗之情,那末,对她而言,真正的考验和旷日持久的学习重荷,却是每天课堂上老师教的功课。
应当说,好象故意与她为难似的,她对待自己每天承担的课程,比起其他的同学来,都要认真和费力得多。
正如刘同学有时在班上召开的政治学习批判会上一反平时自己在课堂上表现出胆觑和腼腆姿态那样,她常常喜欢在批判会上发言,她侃侃而谈,她那不容置辩的意见,她那沉着自信的语调,她那严肃认真的教诲,也使得这位意志一度有些消沉,心灵麻木的刘同学此时却一反常态地振奋起来了。
她是班委会的重要成员,每次开会,她记录,汇总,她被选为班上的党小组长,最后,她还非常消极地推脱要她参与掌管班级财务会的工作,理由是她学习差,无暇顾及其他方面的事情。
她是这样一种人,她们一走出大学课堂,踏上社会便成了她们家乡基础组织的头头,成了那些淳朴而忘我的有善心群众的主管。他们都在某个城市的大学度过了自己政治上的见习期,从而在他们毕业之后,社会上的注意力敏锐地集中在他们于某个城市的大学度过了自己政治上的见习期的这段不平凡的经历上。(到了那时,他们又会向社会呐喊,说人们应理解他们,说他们当年的那个时代是一个追求理想的时代。)
郑同学对于辅导刘同学的功课要采取循循渐进的学习方法,对此他早已成竹在胸。他首先要用阅读英美文学著名小说的简写读物来引起刘同学的兴趣。
例如,刘同学读不太懂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名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的简写本,越读越感到困惑,终于提出来换一本书读;但她阅读《大卫·科波菲尔》的简写本却很入神,读到科波菲尔和亲人重逢的场面时,她眼眶都湿润了,分外激动。她很喜欢狄更斯的作品,很能领悟他那明快的幽默感和他的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
对于狄更斯笔下描写的十九世纪初叶英国掀起工业革命的浪潮所带来的疾病和恶劣的卫生环境和生活习俗的改变,她却十分陌生,觉得不可思议。
在狄更斯所处的工业革命时代的小说家从来不能用虚构的形式来解决社会自身状况中固有的意识形态矛盾。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撰写这些问题的那一刻,就在撰写开创性的文章,阐述了政治解决这些问题方案。
但是小说家们从未听说过马克思和恩格斯,如果他们听说过他们和他们的思想,
他们可能会惊恐地退缩,意识到自己特权地位所遭受到的威胁。尽管他们为工业资本主义所带来的肮脏和剥削感到沮丧,但小说家们在某种意义上还是资本家,他们从高度商业化中产生的文学形式中受益。
他们还多次阅读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简·爱》的简写本,刘同学到后来读起来并不怎么吃力,醉心于这位女作家的优美文笔,也理解她的笑,她的忧郁。悲伤的爱情故事最能打动她的心,她那沉浸在故事的情景中不能自拔的那副摸样叫人看着忍俊不止地觉得好笑,又开心。
有一次,郑同学给她找来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的简写本。众所周知,小说里描写乡村绅士班纳特有五个待嫁闺中的千金,班纳特太太整天操心着为女儿们物色称心如意的丈夫。新来的邻居宾利在一次舞会上对班纳特家的大女儿简一见钟情。
参加舞会的还有宾利的好友达西。他非常骄傲,认为简的妹妹伊丽莎白不配做他的舞伴。伊丽莎决定不去理睬傲慢的达西。可是不久,达西对她产生了好感,并逐渐对伊丽莎白改变了看法。但他却无法忍受她的母亲以及妹妹们粗俗、无礼的举止。而威克汉姆对达西的污蔑,使伊丽莎白对达西更加反感。因此,她拒绝了达西的求婚。第二年夏天,伊丽莎白偶遇达西,偏见渐渐消除。达西再次诚恳地向她求婚。至此,一对曾因傲慢和偏见而延搁婚事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郑同学没有料到,这部小说竟对她产生了十分不良的影响。她一直说她不喜欢这样的小说,还义正严辞地痛斥这部小说:“作者在这部小说里尽写些充斥着腐朽的小资产阶级情调的谈情说爱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天啦!这不是我们同学应该阅读的小说。”
还有一次,郑同学带来了一本书,题名是《到灯塔去》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于192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倾注心血的准自传体意识流小说。小说以到灯塔去为贯穿全书的中心线索,写了拉姆齐一家人和几位客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片段生活经历。拉姆齐先生的幼子詹姆斯想去灯塔,但却由于天气不好而未能如愿。
应当说,这部杰作郑同学本人也是初读,不过,刘同学对它的评价却深刻而细腻得多。郑同学说这部作品缺乏情节,平铺直叙,采用太多的意识流写法,过份多情。
刘同学则不然,她阅读时,不仅是用感觉,而且还用视觉,用她那真诚而坦荡的整个心灵去领会,因此,对这部独出心裁的文学作品时而展现出的欢快,轻松,有时悲哀,感人的细节,她都能领悟到它们的内涵。
译英国诗人托马斯·哈代《合二为一》一诗
译爱尔兰诗人叶芝《青春的记忆》一诗
译爱尔兰诗人叶芝《致一位风中跳舞的女孩》一诗
译爱尔兰诗人叶芝《我的诗集去哪儿了?》一诗
中国诗歌英译的几点思考
译爱尔兰诗人叶芝《走过柳园》一诗
译爱尔兰诗人叶芝《怀旧》一诗
谈谈男性的情欲与女性裸体的赤裸裸的真实性
来自离地球遥远的小行星的大碰撞导致恐龙的灭绝
一段新奇的编造出的中国芭蕾舞明星的传奇故事
中森明夫自传小说《蓝色秋天》并专访这位偶像评论家兼半路出家的 “宅男” 作家
日本作家林真理子小说《我想长生不老》创下小说连载篇数最多的 世界新纪录
清朝的最後一個格格-----(1)
清朝的最後一個格格-----(2)(全文完)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80 )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79)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81)
谷歌博客: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8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