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23, 2021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165)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165)

 (2021-12-23 16:30:35)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165)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Years ---- The Reminiscences of My Workers-Peasants-Soldiers -Students’ Life from Autumn 1973 to Spring 1977 (165)

 

照片为西南师院校园及北碚城区的照片   摄影:清衣江      

此文为原创。

快过年了, 北碚歇马场古镇上过年气氛越来越浓厚.我怀着一种极怀旧的心情,随着赶集的社员推着一辆辆发出“叽嘎叽嘎”的声响,车轮压在去往北碚歇马场古镇的大路上的古老鸡公车,走进这座古老的小镇,我就好像沉浸在赶集热闹的气氛中一样。

 

我漫无目标地走在街上,但街上挤满了赶集的人,好像有甚麽比拥挤的人群发出的喧闹声还厉害的东西埋伏在这里似的。我索性跑进小巷子来,我跑到镇农技推广站旁的街树下走着了。我的眼睛仍然注视着农技站的大门口,街面上接连传来的狗的狂吠声都不曾惊破我眼前的幻影。

 

我走到镇农技站牲畜养殖场转角处便伫立住了,凝视着养殖场的员工从里面牵出来一群狗,也有青皮狗。这是他们实施的农业科技培养矮种狗的项目,一共培养A,B,C,D四个品种的矮种狗,其中C系列的矮种狗最受客户的青睐。另外C系列的品种猪和帕格沙尼尼品种猪也深受广大农民客户的欢迎。晨安!常动不息的的赶集人流呀!晨安!一阵一阵风吹来了熏猪肉的美味发出的香味!

 

冬天暖暖的阳光悄悄地倾泻下来洒在宿舍区大院里。清晨树叶散发出的芳香包围着我们。李同学抽着烟在我面前踱了两步,


说道:“你该回家了呀!你母亲还在家里盼着你回来嘞。”


他的话说得象老同学似地直率。我心里想:难道我们刚才的谈话已经对他发生作用了吗?“我望着他的脸,脸上罩了一层愉快的神色,这神色使他显得更刚毅了,好像他有充分的把握不远的将来他的父母会办退休,他将顶替他们从农村调回城似的。

 

”你还有什麽需要与我商量的事吗?“我诚恳地问。”在我们老同学中间是可以畅所欲言,无话不谈的。“

 

 ”我知道,“他肯定地说。

 

我们走过一段曲折的,向右拐的路。

 

”我就不送你回家了,“他抱歉似地说。”好。“  ”我们过了年 ,若有时间,初五或初六,请你吃饭,我亲自下厨做几道菜招待你。“

 

 “真的?”

 

 “我还有从蒲江乡下带回来的酒。”

 “我还真想喝你从乡下带回来的酒。”

 

 “这好酒是我们生产队一个社员朋友送给我的,我等着跟你一块儿喝。”

 

我很高兴,点了点头用眼睛谢他。他的脸上荡漾着微笑,象南粤山岭上的木棉树开花一样。先前脸上罩着的一层忧愁的云雾已经消散了。我们在此互相道别了,李同学朝大院子外面的街上走去,进城去办欢度春节的年货。

 

我转了几个弯,走过了一块平坝。在一幢红砖楼房前停了下来,上二楼左边的三室一厅的房子就是我的家。那里的阳台上摆着几盆开着红的,白的,紫色的花。我健步走上了二楼,敲了左边的房门。屋里收音机播放出的音乐声隐约地传到我的耳朵里来。啊,今天原来是礼拜日。

 

可是我像被这音乐声吸引住了似的,在那扇褪了色的褐漆门前停下来聆听。我踌躇了一会儿,正要伸手再去敲门。门忽然开了。母亲站在门口。她看见我,略有一点惊讶,过后便高兴地招呼我:

 

“XX,你好啊!怎么你今天这麽早就回来了?“

 

”是的,”我答道。

 

“你昨晚在火车上熬了一夜没有睡觉,你现在肯定感到很疲倦?”她又问。

 

“我昨晚乘的是卧铺车,10小时直睡回成都。”我回答说。

 

“妈妈,你最近身体还好吗?爸爸在哪儿?”我又问道。

 

“我身体还好,你爸爸去参加电科研院新年团拜会,要下午五六点钟才回来。要麽,你先去睡一会儿觉,今天你一路上回来也够累了。”母亲说道。

 

“我今天清晨五点钟就从卧铺上起来了,五点半火车就到了成都火车北站,下车后,我出站走到车站广场对面的电车站排队坐电车到盐市口,下车后,再转车到青羊宫一路上挤电车回来,还真是感觉有些累了。

 

“好的,我去睡一会,如有什麽事情,把我叫醒也不要紧。”我说道。

 

“不,我没有啥事,我不会来叫醒你的,你放心睡吧。”母亲说道。

 

我提着旅行包进了屋。穿过客厅,去推一间卧室的门。我轻轻地推,门开了,并没有发出声响。我提着旅行包走进去,客厅里还亮着电灯。

 

我听见妈低语说:“碰巧,今天你妹妹也要从成都中医学院放寒假回来,我们一家人就可在过年之前团聚了。”

 

我进了卧室,把旅行包放在一尊椅子上。室内还是非常静。卧室的墙壁上贴了一幅喜迎新春的年画,为节日增添不少喜庆气氛。我看见窗外太阳已经破云而出,象一个大火球似地悬挂在碧蓝的天空上。我顺手把窗户推开,一堵墙之隔对面四川水利院的宿舍楼便出现在眼前,它的一幢相对着的宿舍楼恰好与我们的楼房正对。两楼房的距离不过几十公尺的光景,中间隔着一道与我家窗户下缘等高的尺余宽的红砖墙。

 

我俯瞰着窗外的景象。一道红砖墙隔成了两个世界。红砖墙的那边是省水利院的宿舍区的楼房。那边宿舍大院内栽植的桉树和桦树,都悠然自得地显示着挺拔的奇姿。绿树成荫的大院内,修饰的浅灰色的路径,就好像一幅素雅的山水画一样敷陈在树林的下面。红的砖,绿的树,褐色的窗檩,白的栏杆,淡灰色的瓦---------。

 

-------哎,毕竟是省水利院的同仁们更懂得享受生活一些,他们的开水房和浴室的锅炉的烟囱头上涌出的淡黄色的煤烟哟!这是很环保的象征。红砖墙的这边是省电科院的宿舍大院,大树纵横,有几棵大树笔直耸立在那儿。

 

树的顶端已经超过了三层楼房的屋顶了。宿舍楼房后面的空地上长满了荒草。就像鲁迅笔下所描绘的古韵犹存的三味书屋的百草园的风景,青幽幽的大片大片的荒草就吸引了我的眼球。我的注意力集中到这片长满荒草的空地上来了,意味深长地凝视着这片荒草园。

 

我回到家,刚一安顿下来,母亲给我烧洗澡水找换洗衣服,安排我洗澡。又给我煮姜糖水。我洗完澡后,母亲清洗我换下的衣服,要我抓紧时间睡觉。我穿着睡衣走进卧室,我的头脑依然感到有些困乏了,我便决心坐在床边上,想躺下睡觉了,以解除长途旅行的疲劳。

 

我躺在床上渐渐进入梦乡,不知睡了多久,忽然听见一个熟习的声音唤“哥哥”。我知道这是妹妹的声音。我答应着,一面睁开眼睛抬起头来。她穿一件青灰色的高档面料的外套,她身形高眺,相貌十分端庄,脸上仍旧洋溢着她那惠心的青春的微笑。

 

“你从学校回来多久了,放寒假了吗?”我问道。

 

“我们学校已经放寒假了。我在今天回家的路上碰到一个朋友,与她谈了些事情,她约我去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电影散场后,我们就在街上找了一家饭馆吃过饭了。”她说道。

 

“我们还等你回来吃晚饭嘞,你都在外面吃过了。今天的电影还好看吧?”

 

“就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好是好看,只是剧情太悲壮了一点,看了叫人心里很难过,心情久久难以平复,”她略停顿了一下叙述。她的笑容消失了。“

 

“啊,这部芭蕾舞剧电影,我看过的,是一群红色娘子军跟‘国民党反动地主武装南霸天的民团进行斗争的故事。结果红色娘子军连的政委洪常青牺牲了,而地主南霸天也上了西天。两个主角都演得好。另外,饰演吴琼花的演员也演得特别好。“我说道。

 

 她停了一下,一副很认真的样子说:“这是一部不要仅拘泥于文艺领域之内传承经典芭蕾舞艺术形式,而是一部大众都喜闻乐见,表演形式也很亲民的芭蕾舞剧。中央芭蕾舞剧团像乌兰牧骑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一样奔赴矿山,去学校,工厂,农村,还深入前线部队去演出,目前这部芭蕾舞剧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是中国芭蕾史上的一座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芭蕾舞剧,是一部民族芭蕾的世纪精品---------”

 

她注视着那张贴在墙壁上的贺新年的年画,脸上带了一种兴奋的表情,这在日光灯的灯光映照下,使她的脸显得更有轮廓,更清秀,更纯洁了。她又一次向我表白了她对文学艺术的看法。她对文学艺术追求的一面再一次充分展露出来了。

 

她禁不住感叹地说:“经岁月打磨中国芭蕾舞的经典剧作《红色娘子军》将中外芭蕾舞表现手法完美融合了,它的芭蕾舞剧的音乐长年经久不衰,深受人们的喜爱。... ... ... ...这应该是多么震撼人心的芭蕾舞艺术啊----------。“

 

下午六点半钟的光景,父亲开完电研院的新年团拜会后,走进家门,他站在门檐下用亲切的目光看我,说了一声“XX,你回来了”。

他好像有许多话要对我讲似的,可是我点了一下头,匆匆地迎上去,接过了他手提着的公文包,伴随着他进了屋。我觉得父亲疲倦了,让他坐在软软的沙发上,不想让他再动一下。我连忙把凌乱堆在沙发前面的一尊茶几上的报刊,杂志,书籍收拾干净。我急急走到后面厨房去沏了一杯浓郁芳香的茉莉花茶,端进来放在父亲旁边的茶几上请他喝。

 

 “爸爸,趁茶热,你快喝一点罢,”我关心地说。

 

父亲的脸上浮现出了笑容。他微笑着点一下头,端起茶杯来,趁热喝了一口茶。他看着我,但是他好像带着感情在望着什麽似的,他是在展望我未来发展的前景罢。

 

他微微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和蔼地说:

 

“我也象你一样在人生的路上从童年,少年,青年,至到中年,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了。不过在人生路途上不只有取得胜利这一件事情,我们不能把什麽事情都理想化了。可是象我这样一位出身贫苦农家子弟在过去又能够做什麽呢?”

 

“我那时还不是只有等待时机。我对什麽事都保持着等待的态度。我对什麽事都用一番热心肠去对待。当时有不少人士,他们一定会看不起我这位贫穷的农家子弟的。”

 

我用诧异的眼光望着父亲。

 

“这是为什麽呢?爸爸,他们凭什麽还如此地自傲嘞?”我不解地问道。

 

“自从民国三十年我考取了公费的省城官办的成都高等工业学校,那时我才十六七岁。陈毅元帅也是我们的校友。我整天关在学校的教室或图书室里学习,什麽事都做不了,我考取公费的官办的成都高等工业学校后,就没有好好地帮助家里干过农活了,只是每年利用学校放寒暑假的机会,回家帮忙干农活。连弟妹们的教育也没法管。要管也管不了。”

 

“我当时想起自己就简直是个不起作用的人。你的祖父母却只是宠我。他们都很相信我,可是他们也想不到我还有这些难言的苦衷。我又不便对他们多讲。”

 

---------”爸爸,你不该委屈成全似的责备自己。要说你是个不中用的人,我不也是成了更不中用的人麽?我对待一切事不也是空有一番热心肠了吗?”我不敢苟同父亲的观点似地说道。

 

他的话使我思考,我不想引起他对往昔有那么多难忘的回忆,却一时找不到适当的话来安慰他。

 

“爸爸,我们比不了你,你根据自己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你写了那么多电力专业技术文章,你又是一个大家都称赞的电研院的好领导干部,一生清正廉洁,两袖清风,大公无私,密切联系群众,努力勤奋工作,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工作和生活的作风,怎么能说是不中用的人!”我提高了声音表示不解地说道,同时对父亲笑了笑。

 

“那些文章又有什麽用?还不是自己一些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

 

“这不能说只是你自己的一些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而已。那是一些可以上升到理论层面上的技术知识的经验总结。我记得有位科学家说过,你们是促使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开拓者。至少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一系列辉煌的成就就见证了这方面情况。“

 

“我觉得你们把我们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改观了,让人民对你们有了进一步更深刻的了解。你们就像是在寒冷的冬天送来春天温暖的人。“

 

父亲听到我的这番话后,心潮澎拜起来,他仿佛又看见建国初期,在迎接新中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经济建设高潮中自己与工人和工程师技术员一起日日夜夜艰苦奋战在电力生产第一线的身影。我的话语象温暖的春风,让父亲感到无比温馨和快乐。父亲愿意相信他在过去岁月中付出的一切艰苦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不过他仍然坚持说:

 

”我们不过是在一穷二白的纸上记录下我们这一代人艰辛探索祖国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必由之路的艰辛历程,甘愿牺牲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换来今后若干代人的幸福。这是我在坦承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父亲微笑着说道。但是他的笑容从他坚毅的脸庞上渐渐地淡下去了。

 

”我并不是在夸奖自己。好些年来我就是这样践行自己永不放弃的诺言,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

 

爸爸对我说的一番话,让坐在他旁边的我感动到泪眼婆娑。

 

 

祝愿我所有的亲人和朋友圣诞快乐新年愉快!

 

Wishing all my loved ones and friends a Merry Christmas  and a Happy New Year!

すべての私の愛する人や友人にメリークリスマスと新年をお祈りします!

 

 

打印 ]
编辑 ]
删除 ]
阅读 (1) ┆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不支持HTML代码

Sunday, December 19, 2021

春天的畅想曲

 

春天的畅想曲

 (2021-12-19 14:32:31)

春天的畅想曲

(沉渣泛起(3))

海王星, 行星, 太阳系, 空间, 太空旅行, 海王星, 海王星, 海王星

从太阳系最外则边缘的奥尔特云来到我们太阳系有两光年远的距离。---这意味着太阳发出的光要“旅行”两年以上才能到达奥尔特云。我们竟然没有想过太阳系有如此之大?它的边缘在哪儿?

 

运行在太阳系最外面的海王星外天体组成的柯伊伯带与太阳系边缘的奥尔特云的交界地带,孕育着一批外星生命的小行星,它们从这一交界地带出发,经过漫长的星际旅行到达地球后,将诞生具有多样性的硅基或碳基生命基因突变的外星生物。

 

世上无独有偶,由于大自然环境受到污染,造成生物多样性基因突变,除了先前发现并介绍过的那只有基因突变直立行走的猪外,最近在北美大陆又发现一只基因突变的直立行走的狗

 

首先,地球上绝大部分碳基生命的基因突变直立行走的猪也好或是碳基生命的基因突变直立行走的狗都必须摄入含碳的食物才能够维持正常的生命体征,同样的,硅基生命的动物必须也要以含硅的食物为食,才能生存下去。不过目前科学对地球的探索发现硅元素的含量较少。

 

这样我们下面将介绍到的这只独立特行的硅基生命基因突变直立行走的狗就显得具有很非凡的意义了。

 

世间有一种流氓无赖精神,那就要数这只直立行走的狗所拥有这种错乱的精神素质了。那要义就是此狗极热衷于网络上耍流氓,性骚扰,揩油,指名道姓吃网友的豆腐,听说它经常在网络上扯皮,惹事生非,无端挑衅,骚扰,猥亵网友引起众怒,遭到网友唾弃并给予痛击后,仍不思悔改。

 

成了天津的青皮狗,就是所谓常见的无赖者无所畏惧也,你奈我何为,摆出一副十足的耍横的流氓泼皮嘴脸,越见很跋扈了。譬如经常在网络上耍流氓,搞性骚扰,甚至还大言不惭地喜欢指名道姓说它要与谁谁同居,这类性骚扰举动都是很下作而且也很下流的,也完全暴露出它邪恶淫荡的青皮狗的嘴脸。

 

虽然这只直立行走狗经常做的也是颇远的一场青天白日梦,可是比黄金世界的青天白日梦不知遥远了多少倍了。这只患上弗洛伊德精神分裂症的基因突变直立行走狗,尔第一需要长记性。记性不佳,尔辈是要倒大霉的,是不会有益于辈的精神分裂症治愈的,这也是有害于尔辈的青皮狗子子孙孙健康成长的。

 

当然眼下这只直立行走狗急需服用治疗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裂症的药物了,否则后果十分堪虑。众人觉得这只性情异常乖戾的硅基生命基因突变直立行走狗的怪异性不得不使诸君认为有把它开膛破肚解剖研究一番的必要了。因为实在不知道尔辈的身体上的性器官到底出了什麽问题,才导致它有如此怪诞的性情出现。

 

对尔辈的解剖研究已经推托拖延得太长久了,所以终于有一天我们不得不用铁丝把它四肢捆绑住扔在汽车后座上拖往荒山野岭去进行行刑式的解剖研究。

 

那天艳阳高照,蔚蓝的天空下,可以清楚地看到遥远地平线上隐隐约约露出的浅山,犹如一幅风景别致的山水画。由于那儿是一带丘陵的山岭,蜿蜒起伏。宛如一条横卧的弄皱了的腰带,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沿着一条河流,修建的向这边驶过来的一条铁路线,是通往高镇的铁路。还可以看到鸭子河,铁路像一条彩链一样,铁轨上只有几处令人耀眼地闪闪发光。晴空万里,正是盛夏的中午。海洋大陆性气候,加以烈日的阳光照射,这一带山峦热得快要冒出火来似的。

 

像知更鸟一样,这只硅基生命基因突变的直立行走狗看来也将濒临灭绝,它就是猥琐虚荣的象征。事实表明,而今硅基生命基因突变的直立行走狗的生存环境正遭受到严重的污染,化学物,杀虫剂已经摧毁了这种直立行走狗的繁殖能力。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这种直立行走狗的数量惊人地减少了。

 

那天,我们驾驶着汽车沿着这条公路前行。往下可以看到下边的铁路上,有一长列客车正在往这上边驶过来,并能听见它发出哀怨似的“噗嗤噗嗤”的声音。还不时吐出像夏日清晨雾气那样的白色的烟雾------------马鹿な事(傻事),马鹿野郎(混蛋)!当我们的车拐过一座山岭的时候,前面有一片树林。

 

大家都在想,车就停在这里,干脆就在此结果这只直立行走狗的性命吧,用它的尸体做科学研究。车停住了,我回头看后车厢。被捆绑的直立行走狗湿淋淋的身体,被绳子捆得紧紧的,绳子的一头栓在座椅的扶手上。

 

车跑得稍微快一些(有时我故意加快车速的),直立行走的狗就仰面朝天,在那满布碎石子的公路上颠簸着,套着狗的项圈破了,狗脑门,脸颊都出血了。血和唾液粘在一起,成了咖啡色的黒糊糊的颜色。在座椅上留下一滩污迹弄得车厢奇臭无比,污腥不堪。

 

打开车门,大家二话不说,就把狗抬下车来,往树林里拖去。这只直立行走狗在车上把身体搞残了,它嘟嘟啷啷说,想在临死之前看一眼尚留在人世间的另一只硅基生命基因突变直立行走狗。

 

我们这只狗才两岁。大家才知道,当我们把它屠宰后,割掉了它的生殖器,把它的遗体捆绑在一只沙袋上迅速地扔进一条河里,被河水的波浪冲刷得肢体残缺不堪,打着漩涡流进石岳河。

 

我们回忆起了之前宰杀这只直立行走狗的经过:

 

“俺们都想把它宰了---------”大伙儿都这麽说。

 

来到了树林里的一片空地上,把被捆着的狗趴着放在空地的中央。我一边摸着狗的脊背,一边大声说着话。

 

“大家都来了吗?在此就地解剖这只狗行吗?”我问道。

 

“都来齐啦?就在此开刀问宰这只直立行走的狗。”一位伙伴这样问大家一句,然后就回复我:“人都到齐了,开宰吧。”

 

 “好,开始吧。嘿,大伙儿瞧着,就要上演一场好戏了!”

 

我卷起袖子,踢了狗一脚:“直立行走的狗站起来!”

 

狗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

 

“你竟然还站得起来,啊!”我说着,突然朝它的狗脸颊就是一拳。狗简直像一阵风似的,轻飘飘就被吹倒了,脑袋怂拉着低垂到胸前;吐了一口鲜血,一股血从嘴角流了下来,接着又吐了二,三口血。

 

“色鬼,给你点厉害看看!”

 

我提着一把锋利的宛耳尖刀,解开狗的绳索把它袒开胸脯,露出胸毛和下体,竟然身上还套着三件马甲:英云,谭晋安,力,这不是想要全面掌控垄断网络的节奏吗?众人都不得不啧啧称奇地说道。

 

我把直立行走狗的双腿拌开突然发现这只狗有两只湿淋淋的硬炮,龟头上还不断冒出滑湿湿的精液,吹着口哨,雄赳赳气昂昂地挺立在隐私处,这不是要同母狗拍和,你吹我奏,谱出一曲凤求凰来的节奏来吗?

 

想不到这只外星球来的硅基生命基因突变直立行走狗竟然有两套生殖器,难怪不得它性欲这麽强烈,又如此好色,极力在网上耍流氓,挑逗,性骚扰,猥亵网友。这结果不就是因为它是一只有双体生殖器的外星怪物狗所导致的吗?

 

我接过一条毛巾揩抹去它龟头上流出的精液后,决定强制性地阉割它,灭掉这个喜欢在网络上搞性骚扰,滋扰闹事的性公害的狗。我手起刀落宰掉它的两条阴茎,连同阴茎里面的两条可硬起来的,也能软下去的能收缩的软骨一齐除掉扔进垃圾桶里。这才安慰似的舒了一口气

 

打印 ]
编辑 ]
删除 ]
阅读 (1) ┆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不支持HTML代码

Sunday, December 5, 2021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164)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164)

 (2021-12-05 18:41:02)

一只泪流满面的母猪(164)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Years ---- The Reminiscences of My Workers-Peasants-Soldiers -Students’ Life from Autumn 1973 to Spring 1977 (164)

 

照片为西南师院校园及北碚城区的照片   摄影:清衣江      

此文为原创。

现在我们来谈一谈当前最常见的文学作品-----散文式小说的翻译。对于译者来说,这类文学作品的翻译既不像翻译法律文件那样受到限制,也不像翻译诗歌那样,与原诗的意境合拍的,则事半功倍。与原诗的意境不合拍的,则功败垂成。汉语诗的意境表达是很难用英语表达出来的。诗歌表达感情太强烈或者情绪延长了的时候,用英语就很难表达出来这种汉语诗强烈的感情了。

 

当用一种语言翻译另一种语言的诗歌的时候,言语的表达感觉着不够,便要添加一些解释的话来说明,这对诗的意境或对诗里寄托的诗人心里面掀起的感情就很难表达得清楚。

 

而翻译文学作品也是同样的道理。可以这麽说,好的译者就是要脱出死板的翻译范围,而转入灵活的翻译范围。就是争取做到译者的隐形。也就是译者应该让读者觉得他们读到的不是译文,而是用英语写成的中国文学作品。想做到这一点,译者在翻译之前,尽可能的去研究原文,其采取的真实而认真的态度,与文学写作是相同的。

 

写作有时也要凭籍想象的,英译时,译者要充分发挥英语是自己母语的优势,因为将原文中运用娴熟的中文译成英语的时候,势必会因英语很难准确翻译出汉语的极新鲜活泼的语言,极单纯生动的文字,要求英译文恰恰和自己所要表现的汉语内容相合拍。其实这点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因为对原文中运用的娴熟的中文很难用英语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样就会造成理解原文的很多损失。

 

只有充分发挥英语的优势才能挽回一部分损失。因而熟练运用英语中的时态,复合动词,动名词,节奏和结构,句子间,段落间以及页与页之间的行文就会使英译文读起来很流畅;如果只是把中文的优美结构,净美的词汇,把一切赋有生命的奔流净化的语言拙劣地,蹩脚地翻译到英语当中去,译文读起来就会不够流畅。这就会从无形中形成不地道的不忍卒读的英译文。

 

译者都应该有意识地选择适当的行文节奏和语言风格来英译中国文学作品。究文学上的翻译事业,从我最近归纳的一些资深的翻译家的经验来看,其实有时候,他们有必要对原文动一动手术,比如说删节或者增补。其中删节工作尤为重要,因为有些当代中国文学作品尽管语言优美,结构也合理,写作的手法也新颖,有很多出彩的地方,但却不适合出版英文全译本。

 

让我打一个浅近的譬喻吧。外在的修饰形容语言就好比是服装,而美的人却只须要朴素的服饰,甚至裸体都好。但假如很美的人配上很美的服饰,那不是更理想麽?故尔要说一篇文章套上多件累赘词语的衣裳,那就算是重复多余的语言了,这时候译者可能不得不做一些编辑分内的工作。脱掉文章身上套上的那多件累赘词语的衣裳,删掉这些重复多余的语言。

 

如果译者经常这样自作主张的删减原文,就应该加以说明,以免造成不良的后果。不过这种做法也存在风险,故要三思而行。接下来,我们谈一谈英译中国文学作品的“对话”问题。一个译者怎样用英语表达那些对话中的汉字的主要含义?当然,这里面有很多讲究的,例如,外在的文化特色词语是一类赋有专属性的语言文字,就好比外在的韵是使诗具有音乐性一样,认真说,这是附加于诗上的一种东西,诗的本身乃是情绪的潮流,它是有悠扬起伏,轻疾急徐,回旋反复的。

 

英译时,如果在某些场合。译者使用文化特色太强的词语和引语来翻译,这和原文的意思就不容易合拍,比如说,我们不能把上海人译成纽约人或者伦敦人。这就是说,对用来指代社会阶层或区分非正式和正式的程度的标记语,故尔要慎重使用之。

 

不过这两种标记语毕竟是两种不完全相同指代语。在社会背景不相同的情况下,英汉这两种不同的语言看似截然不同毫无关联的语言,然而实际上它们在互译时又能发现不少共通之处,无论是英译或汉译均有一定的翻译标准,这翻译标准说起来话就长了,但大致上说就是“信达雅”之类的翻译标准。

把两个毫无关联的社会背景国家的语言,将中国文学作品译成英语时,如果让英译文穿上了中式的铿锵的文化特色太强的词语和引语的衣裳就不能使英译文成其为地道的英译文了;反之,如果英译文与原文的意思十分合拍,即使它不穿上铿锵的文化特色的词语衣裳,而它依然是十分地道的英译文。

 

故英译要多靠审时度势,灵活处置原文的内容,而英译却不必拘束于一些文化特色太强的词语和引语的约束。不过它俩也不是完全的对敌,有时把它俩结合在一起会起有机化合的反应,那倒是很理想的一件事情。

 

当美国汉学家葛浩文为《中国文学》月刊杂志翻译老舍的杰作《我这一辈子》时,审时度势的灵活处置原文内容的翻译技巧是值得我们深思而学习的。他回忆道,当他英译老舍的这部作品遇到了许多困难,深感翻译中国文学作品实在是不容易,因为他想要保留一个老年警察说话效果,但又不能把他翻译成过分夸张的中国人形象,也不能把他弄得像个伦敦警察一样。

 

他回忆说,翻译这部作品的一些故事情节的关键在于淡化原文的色彩,而不是以错误的方式加以强化。比起花里胡哨的彩色画像来,一张好的黑白照片与本人的相似度要更高。

 

美的翻译总是要破坏原文,背叛原文,只有糟糕的原文才能被译得出色,这是掩饰不了的事实。只有对原文进行必要的删减和增补后,它才越能显示出译文的卓越本色。所以译者的目标只能是将损失降到最低,然后尽量发挥英语的语言优势去弥补。但是这个目标总是不太容易实现。

 

在结束本文的粗略的概述之前,我想说明一点的是,当前英语国家和中国出版发行的当代中国文学英译本中,有一些还是相当不错的;我之前文章中引用的译例不代表当前中国文学作品英译的普遍水平。

-

 

 

打印 ]
编辑 ]
删除 ]
阅读 (3) ┆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不支持HTML代码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163)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163)

 (2021-12-05 18:35:33)

一只泪流满面的母猪(163)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Years ---- The Reminiscences of My Workers-Peasants-Soldiers -Students’ Life from Autumn 1973 to Spring 1977 (163)

 

照片为西南师院校园及北碚城区的照片   摄影:清衣江      

此文为原创。

 

 

大约是快过年的关系罢?在北碚歇马场古镇的城隍庙里演了几场贺年的乡村戏,‘观赏完戏剧之后,我肚里感到有些饥饿了。我又在杂乱而热闹的街上走着去找饭铺。时候怕是下午四点钟了罢?我自从中午一点钟从学校里走出来,一直脚步不停地走到现在,走过很长的一段路了,脚都走痛了。天上突然飘来一片星星如雨状的猴子云,唉,不好,暴雨将至。

 

从城隍庙门口一直走过去,已经走在古镇的这条大街上了。在这条街的街口上又看见了好几家饭铺,但都和最先在城隍庙门口看见的那家饭铺是同样一个档次的饭铺。在这条街上再也走不出甚麽名堂出来了,心里反有些焦急起来。我走过去,向中间的那家饭铺走去,脚已走痛了,肚饿得难熬,风又冷,天已暗了下来。哎,还有什麽选择的余地呢?终究免不了有几分忸怩地走进这家饭铺。

 

一个堂倌嘻嘻哈哈地迎上来,把我引到店堂中间的一张餐桌旁边坐下来,接着极殷勤地用右手的食指和大拇指翻开了菜谱,操着当地口音向我报菜名。他一面说着,一面用眼角的余光瞟着我----------我却不晓得他这是甚麽意思,是含有怕我付不起饭钱的意思吗?----------“有... ... ... ...“堂倌接接连连高声唱着菜名。我随即点了,一碗白米饭,一小碟泡菜。他合上了菜谱,揣在白色围腰的口袋里,他的动作很利索,转身向厨房走去,请厨师拾掇我点的炒菜。

 

我下车后从青羊宫车站顺路朝西走,经过了青羊宫寺庙,走到前面一个十字路口向右转径直朝位于罗家碾附近的送仙桥走去,再向前走过了成都水电校,最后终竟走到了我此行的目的地------省电力科研院。

 

今天一大早我就到家了。我想昨天这个时候,我还在学校宿舍里忙着收拾行李,准备下午四点钟从学校出发去菜园坝火车站搭乘当晚9点钟驶往成都火车北站的快车嘞。而此时,我已迈进了省电力科研院的大门,就要到家了。

 

我往通向家属大院的路上走去,半路上,突然遇见迎面走来的同住在一幢宿舍楼的姓李的邻居,一位身形高大的男青年,他一看见我便叫道:“XX,你从那里回来?”

 

“这何消问得!我们学校放寒假了,昨晚我从重庆菜园坝火车站上车,乘了一夜的火车,今晨拂晓才到达火车北站,我回家来过春节。”我开玩笑似地回答。

 

“哈哈!恭贺你成功上大学了,X X,你真的是好运气啊!人与人比不得,你瞧我现在仍在农村还没有招工回城,哎!倒霉啊!”他情不自禁地叹一口气说道。

 

可是,我似乎只是同情地点了点头。不知该怎么回答他,我总觉得他好像在述说着自己一桩难以忘怀的事情。而逢这种时候,我总是紧握着他的手,尽量说些安慰他的话。... ... ... ...很快他的情绪也恢复平静了。但他好像回想起了什麽事似地,不时谈起他插队的农村里的漂亮女人。

 

不过,他还这样唠叨地说着:“你不必替我担心,我们的上调回城的好日子终究也会来的,只要在农村默默无闻地埋头苦干就行了。”

 

我一直也是这麽替他作想的。大概是因为先前我与他同样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才鼓励他振作起来,不要丧失信心,坚信光明就在眼前,并尽量说一些安慰他的话才使他相信只要仍然呆在农村拼命干活终究会盼到招工回城的一天。

 

到后来我们都沉默无语了。于是,耳朵里只听到我们两个人走在水泥路上步调一致的脚步声。

 

快要到家了,我说:“咱们只分别了一年,李同学,想不到如今你变得有些悲观了,你去农村当知青之前,在学校的时候,你是一个很有理想的,能够勇敢地面对现实,热烈的憧憬未来,不顾一切地追求美好的理想的青年;“

 

“谁也料不到经过五六年的知青生活的锻炼,你还保留了这样一种信心!我真个万万想不到长期艰苦的农村生活竟没有磨灭你的理想。反而让你变得更加自信了。而且,李同学,你也并不是特别地显得心态很脆弱,这委实是令人感到十分宽慰的事。“

 

“另外,我觉得你可能听到社会上的消极的话太多了,有些地方,流行着发牢骚的话语,不满意的话语,苦闷的话语。就拿我们每次同学聚会而论,你看我们同学这一伙,虽然大家表面上看起来是谈笑风生,有说有笑,畅所欲言似的,像是极高兴,但是你假使走过去和他们聊一聊,谈谈心,你就知道了。他们其实也有自己不少烦恼,不开心的事情。“

 

“我常常想,没有染上这时代苦闷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麻木不仁,不关心国家大事的,守着自己一分半亩自留地庸庸碌碌过日子的人,另一种是具有超时代理想,大智大勇者。同学,你可能属于后者,有理想,有抱负,能在逆境中看见希望的人。我相信未来你的好运终将会降临到你的身上的,这样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的。“

”我的好运终究是会来的,这点我是深信不疑的。“李同学坦然地说,把香烟头抛在地上,然而已经转换了谈话的方向:”X X,虽然过去几年的艰苦的知青生活,给了我许多幻灭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可是我并不为此后悔,我反而感谢这过去几年的知青生活给与我的磨练。锻炼了我的意志,让我有了积极奋斗向上的勇气。“

 

“XX ,你刚才不是还说我在学校的时候是一个有抱负,执着地追求自己所憧憬的美好事物的同学吗?是的,我们每人都有一个自己美好追求的憧憬,作为奋斗的目标;但是我只希望我的憧憬不是一个幻灭的梦想,而是一个实实在在能够实现的理想。”

 

“所以我不恨过去几年的知青生活,这是令人感到很欣慰的,同时这也令人感到啼笑皆非的,可歌可泣的几年。但我之前对此并不感到悲哀-----是的,我只是在目前而今掩目下有些感到悲观,但并没有放弃追求美好憧憬的希望。我深信我怀着这希望绝不会破灭。”他的话音停顿了下来。

 

听了他的这样一番慷概激昂的话,我只是赞许地点头表示同意,他虽然对他目前的生活状况有些悲观失望,但他仍在孜孜不倦地探索人生的意义,但也决不甘心地就这样寂寞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他的血管里尚流淌着青春的热血,至今仍在农村艰苦奋斗不已,他还要追求自己美好的未来,绝不轻言放弃。

 

唉,只是短短的几年,只是短短的这几年,然而料想不到的是我的邻居李同学都已经变了样。可是他却已经不是往昔的他了。人生的变化是多么大啊!在我所唤起的对他往昔的回忆中,对他却还有温馨的旧日的友情,但如今却凭空添加了一些心酸的感伤了。

 

我叹了一口气,转脸看着他,很安详地说:“唉,现在是职业的选择是卑之无甚高论,你应暂时摒弃一切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的幻想。你最好只选定了一个在众人看来是无须费力追求的,不是大家都趋之若鹜的对象作为你生活的憧憬,而劝你父母亲趁早退休,让你两兄弟顶替他们回省电力科研院上班,这就是达到脱离农村回城这个目的的最佳途径。”

 

李同学好像听明白了似的点着头,表示赞许。随后他特意地瞧了我一眼,好像谈起能顶替父母亲的工作从农村返回城的这个话题就令他显得很兴奋似的,这是因为我刚才提出的建议打动了他的原故。

 

他立刻说话的口气也自信得多了,高兴得使他土色的面孔也变成了红色,他接着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盒锦竹牌纸烟来从中抽出一支烟含在口中点燃,又接连吐了好几个烟圈,好容易他的心情才又安定下来了。

 

文革初期停课闹革命时期,在我们学校时,大多数同学热心于国家大事,李同学却始终抱有“不要把太多的时间花在搞运动上,不要把事情看得太理想化”的态度,他认为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好高骛远自不量力地去做,这样很容易把事情搞糟,还不如把姿态放低一些,脚踏实地去做。这样做事成功的把握性反而更高。

 

动不动就把理想放得极高,却又未必能够始终坚持不懈地将理想追求下去。

 

要做事,就非把它做到成功为止。他就是如此这样一个极务实的人。而他又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人,那就是他全力以赴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不达目标绝不善罢甘休。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则必须做成功。

 

而如今李同学思念着的就是时时刻刻徘徊在他心头的一位女性。这是前年三月间的事了,两年前,在他插队落户的川西的蒲江县的一个小镇上的一次赶集天,他遇见了这位女性。那一天,从这个小镇方圆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农村来的很多知青都云集到这镇上来赶集了,真是美女如云;

 

然而有一位穿蓝色的外套,身形修长,阿娜多姿穿着一件外套面料高档的,皮肤白皙,脸蛋十分耐看的美女,走进李同学的视线,并且永远盘踞在他心头。但他对她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总觉得与她很面熟。好像曾在那儿见过她。但却又始终记不起他到底在哪里见过她。那时李同学简直不知道她姓甚名谁。

 

但从此之后李同学对这位女同学有了一种强烈的恋爱意识,一方面促使他想更多地了解她,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他的内心的更进一步的自悲,生怕那女士看不上他。他感觉着寂寞,感觉着他的生活就和沙漠一样枯燥乏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繁重的体力劳动。

 

他每天都要赶在晨曦之前起床出早工,收工之后忙完早饭,再和社员们一起出上午工,直到中午才收工回来做午饭吃,餐毕仅稍事休息片刻后,又要随社员们一道下地干活。傍晚当天色黯淡下来之后,在暮色中收工。到家后就要马不停蹄地烧火做晚饭。

 

白天辛苦劳作一天之后,好不容易熬到吃过晚饭后才能休息了,这时他忘掉了一整天的劳累,这也算一种享受吧。有一天晚上似乎是在李同学收工回家后,自己做晚饭,匆匆地吃过过晚饭后,他到本生产队的一位姓赵的是他中学同学的知青家去串门,正好这位赵同学刚吃过晚饭,正在听半导体收音机播放的川戏节目过瘾,打发时光。

 

他们就在他的房间里坐了下来闲聊,李同学问及赵同学是否认识那天他们在小镇上赶集的时候遇见的那位令他难忘记的穿蓝色外套,身材高眺,漂亮的女孩,不巧的是赵同学认识这个女孩,而且赵还告诉他这女孩的姓名是陈XX。更不巧的是那女孩竟和他们是同一个中学的同学,他与她曾有一面之交。

 

最不巧的是赵同学非常热衷于爱管这类闲事,赵说:“陈同学本是成都人,她在我们中学和咱们同过两年的学,我们和她都是1964年秋天分别从本市的小学和初中毕业同时考进我们学校的初中和高中学习,不过她是初六七级的学生,而我们是高六七级的学生罢了,并且我们同是六七级同学联谊会的成员。

 

不过因为文革的原因我们的学习刚好学满两年便没有继续学下去了,之后便是在学校里停课闹革命搞运动,五六年来我和她就没有什麽联系也不知道她的近况如何了。”

 

后来赵同学竟把他们两个介绍互相认识了。于是平静的李同学的心开始波澜壮阔起来了;突然降临的这场爱情来考验李同学的能力,考验他有没有魄力来赢得这位陈女士的芳心,最终是否能够赢得这场爱情。

 

他们的友谊逐渐加深了,同时他们面临的困难问题也暴露出来了。陈女士的母亲-----一个护女心切的女士,思考着能成为她女婿的人该是一个在各方面都是非常杰出的男士才行。而陈女士被父母亲视为掌上明珠。虽然家境尚可,但在父母的宠爱下长大,陈女士过得非常幸福。

 

她有的是远大志向和孝心。所以在他们恋爱之后不久,李同学就看出来了他们之间存在着的差距,男方是一个自承怯弱,为了她宁愿抛弃了自己高远志向,甘愿做一个平庸的等闲之辈的人。为此陈女士曾经表示过,一个男人的事业是最有意义的是对于社会的贡献,李同学便决定要在开拓自己美好的事业上下一番功夫来转变自己目前的困难处境,顺便也想做出一番成绩来让陈女士看一看,以改变她对自己的不利看法;

 

他接受了我的建议劝说他父母早点退休好让他俩兄弟来顶替,他为此用心做他父母亲的思想工作还不到三个月,当初以为做这事不会遇到多大的困难,这至多亦不过是等待一段时间就能办成功的事情,而至今为止对办成此事都还没有看见取得什麽实质性的进展。

 

现在能够顶替他父母亲从农村回到省电力科研院工作成为他达到憧憬的唯一的途径。如今他已下定决心非得成为省电力科研院的一名员工不可了。他自认为他这动机是纯洁而美好的, -----不为名利,而只为爱情;这更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了,他确信他有把握实现这一理想。

 

就在李同学幻想着他就要很快实现他的美好的恋爱的憧憬的时候,自然,他就怀着十分愉快心情,走在布满泥巴的乡间的小路上,幻想着即将奔赴他新的工作岗位而大展宏图。残阳余辉拖长了他的身影,在路边的桦树林中晃动。天边悬挂着的一轮明月也已在大地上洒下了一层青幽的月光。

 

 

 

 

打印 ]
编辑 ]
删除 ]
阅读 (3) ┆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不支持HTML代码

Sunday, November 21, 2021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162)

 

一只泪流满面的母猪(162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162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Years ---- The Reminiscences of My Workers-Peasants-Soldiers -Students Life from Autumn 1973 to Spring 1977 (162)

 

照片为西南师院校园及北碚城区的照片   摄影:清衣江 




     

此文为原创。

为什麽近来我们要强调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当代中国文学作品英译的这个问题,主要原因是我们必须让更多人意识到文学翻译是一门硬功夫需要通过艰苦的学习才能掌握的,不是每个懂得中英双语的人都可以成为译者。

 

大体上虽说翻译是没有一定的标准,这在文体上是可以说得过去的,但翻译的错与不错,对与不对这是有一定标准的!原书具在,人的判断力具在,这是有一定标准的。理解原文只是翻译过程的起点,不是终点。对于那些确实具有翻译潜力的人来说,当务之急就是要强调这种显而易见的道理,还要适当提高这种意识。

 

而最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开办一些研修班或大师班,每个班的人数不超10人。大家化一两周的时间互帮互助,提高对英语语域的敏感度;但对英语不是其母语的译者而言,这种英语语域的敏感度的提高是很难奏效的。一门语言,如果译者没有从小就生活在其中,要想既能够驾轻就熟地使用英语,又敏于捕捉英语的句子节奏和语域,要想达到这种熟练程度是相当困难的,尤其是那些更为口语化的语域中更是如此。

 

另外,还要比较不同的翻译方法,比如说翻译《红楼梦》时杨氏夫妇(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的极简主义译法和霍克斯(英国著名汉学家)的极繁主义译法。其次,还要保证出版物编辑工作上要称职,甚至有时候不要将出版编辑工作做得一塌糊涂。

 

英语读者对当代中国文学作品缺乏兴趣,国内的出版商对此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因为他们很少在英语国家出版这类作品。至于那些在中国国内出版的英译本,国外的推广和发行工作做得非常糟糕,在国内出版英译本的唯一一点好处,就是保证少数对中国文学颇感兴趣的读者能够轻易地获得此书。在国内出版中国文学英译本的做法,降低了国外出版社出版这些作品的可能性。

 

我们除了要避免因出版编辑的错误而造成对英译中国文学作品的损害之外,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积极有益的译文校对工作。我们应该不断地润色译文,直到忘记了它们是译文,当英语读者阅读这些中国文学的英译文,而是象一扇明净的窗子一样,即便把我们和我们所观察到的事物隔开,也无所觉察。

 

另外,我们对于翻译素来是不赞成逐字逐句地直译,我以为译文在不损及原文意义的范围之内,为韵音起见可以自由移译原文中的字句----或先或后,或析或综。我们必须打破逐字译法的主导地位,鼓励译者们更加努力地捕捉文本的情调和韵味,而不要总是担心是否与原文做到了字字句句对应,特别是译诗更不能字字句句对应的翻译。

 

译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把原文看懂了,还要译出来是“诗”才行,原文都还没有看懂,那就说不到甚麽译诗不译诗了,若有人在国外读书,与西人接触较多,请把我们上面陈述的理由直接向他们问问,或者你就不回怀疑我这个道理了。

 

逐字翻译的方法适用于翻译法律文件一类的文本,因为对于这类文本而言,是否与原文字对应比阅读时通不通顺更重要。政治分析家们在读《人民日报》社论时,倘若发现没有“four modernizations”,而只有”modernization”,他们就可能会明白这究竟意味着什麽。

 

因此,如果这一类原文中确实含有“四化”或者“四个现代化”,我们就要完整地翻译出来,不能随随便便就把“four”给省略掉了。但是,如果在一部长篇或短篇小说的对话中,某个务实肯干的人物只是顺便提了一下“四化”,那么”modernization”甚至是“getting up to date”可能比其完整地翻译出来更能抓住原文的意思。

 

做小说或者翻译小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翻译诗歌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话是很正确的,我们对于任何事情都不要把它看容易了,因为山外还有山,人事的进步是没有止境的。但是如果若有人问,做诗是怎么样的一回事呢?做诗究竟容不容易呢?有人说做一般的打酱油的诗是很容易的,不过做得好,做不好,那是另外一回事。

 


照文学发展的顺序来讲,诗歌是最原始的东西,最早的文字是诗歌。诗歌发展到了某种阶段的时候,才知道尊重散文。由散文更进一步才产生了有组织严密的小说或话剧之类。所以,原始诗歌就好像原始的单细胞动物一样,极其简单。

 

我记得德国人格洛舍,所著的一本叫着《艺术之起源》,其中也谈到诗歌的起源,他引用了原始人的诗歌来做例子,有一首诗是澳洲西北部的土著人所唱出来的,是嘲笑一位跛脚的人。

那诗是---------

哦,那是什麽脚哟,

哦,那是什麽脚哟,

你这混蛋有的袋鼠脚哟!

 

 

袋鼠是前脚短,澳洲特产的动物,就以这样简短的两三句话便组成了一首讽刺诗。这似乎已经够简单了,但是还有比这更简单的,只有一句话便可以成为一首诗。例如:

酋长是不晓得害怕的哟!

据说这是南美洲的波多黎各人赞美他们酋长之歌,只是把这样简单的一句反复唱出,便自然成了节奏。

 

为了减少原文的总体损失,成功的文学翻译必须要译者对原文的某些方面做些改动。诗歌翻译就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例子。但译者本人现在不想太深入地讨论诗歌翻译问题,译者只想说一个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任何一首上乘的诗作都是用词,节奏和韵律的有机结合,缺一不可;

 

所以译者不可能用另外一种语言再现原诗。他只能在两种选择之中选一种:要么尽量将原诗的表层意义译出,刻意将原诗的氛围冲淡,就像给电影配字幕一样;要么就在原诗的影响之下重新创作一首诗。这两种策略间的差别在高本汉(瑞典著名汉学家188910月-197810)和庞德(美国著名诗人188510---197211月)对《诗经》的处理中体现得最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