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28, 2013

【美国战役策划打击叙利亚迫在眉睫】

【美国战役策划打击叙利亚迫在眉睫】 一场短促而快速的,犀利的,惩罚性的目的在于挫伤而不在于摧毁阿萨德政权的打击行动已经迫在眉睫----这是白宫正在迅速采用的一个充满风险的策略-------把遭受战争蹂躏的叙利亚推回到远离化学武器的警戒线之内。 与此同时,美国情报官员表示白宫将在今后几天里会把对化武的怀疑置于公布的确凿证据的基础之上,据信其中还包括遭截获的通讯记录,这将把阿萨德与大规模的化学武器的攻击紧密联系起来。 当美国官员们支持军事选项时。 “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宣布,”我们已经作好随时打击的准备“这些选项被认为包括发射装置在四艘美国海军驱逐舰上的”战斧“巡航导弹和若干艘数目密而不宣的部署在该地区的潜艇。 五角大楼的战役部署的策划者已经准备好的选项旨在于瞄准叙利亚军队发起进攻,而不是对可疑的化学武器库实施打击,由于担心,对后者的打击可能引发出一种比解决化武问题更可怕的后果。 经过两年多对叙利亚战事保持谨慎的态度之后,而且尽管早期证据表明只不过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化学武器的攻击,奥巴马政府现在明显仓促地决定采取行动,已引起了共和党广泛的批评。有些人给这样行动贯以规模太小,时机太迟的不实之名;其他人质疑这样行动缺乏一种更广泛的应对策略,来接纳许多可行的方法,选择军事干预可能是错的。 前众议院议长纽特•金里奇说:“如果我们发射20枚,30枚,40枚战斧巡航导弹,问题就就出来了。 “然后怎么办呢? “在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感情冲动的背后没有计谋,没有应对的策略。”“是的,我们有强大的武装力量。盲目使用它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克鲁兹告诉福克斯新闻:“美国武装力量不是作为一名世界警察而存在的,而我无疑希望我们的反应绝不只是发射出一些巡航导弹来反对阿萨德的屠杀人民的残暴行为”。 摘编自;TORONTOSTAR” U.S readies battle plan to hit key Syrian posts”

Wednesday, August 21, 2013

【英译当代诗人食指《相信未来》一诗】

【英译当代诗人食指《相信未来》一诗】 Beijing,1968 《相信未来》/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 Believe in the future by食指, index finger When cobwebs mercilessly seal my stove, When its smouldering ashes sigh for grieved poverty , I ‘ll still stubbornly spread out flat the disappointing ashes , To write with beautiful snowflakes : Believe in the Future.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 When my purple grapes become late autumn dew, When my fresh flower lies in someone else's arms, I ‘ll still stubbornly write on the land of desolation , With a frosted withered vine : Believe in the Future.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 I point to billowy waves surging forward to the horizon , I want to embrace the sea that hold the sun in the palm of my hand , I use a beautiful warm pen swaying with the dawn , To write with a childish handwriting: Believe in the future .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 The reason why I firmly believe in the future, Is that I believe in the eyes of the people of the future. Whose eyelashes that brush away the clouds of historical ash, Whose pupils that can see through the chapter text of history.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 No matter whether people shed tears of touching heartfelt sympathy, For our rotten flesh, or our stray melancholy, or the pain of our failure, Whether they sneer at us , With a contemptuous smile or a biting sarcasm .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 I firmly believe that people’ll certainly make , An enthusiastic, objective and fair judgement, Of our spines, our numerous explorations, losses, failures and successes, Yes, I am anxiously waiting for their judgement .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 Friends, let’s firmly believe in the future , Believe in our unrelenting efforts, Believe in our youth who can triumph over death, Believe in the future and love our lives. 1968年 北京 Shizhi in Beijing in1968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作者介绍(1948﹒11﹒21—-------): 郭路生(1948年出生于山东省),笔名食指,他是一位有影响力的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诗人,被认为是“中国新诗歌运动的发起人”。[1][2] 他的诗率先与毛泽东风格的古典诗歌决裂,表达了“红卫兵一代人”的困惑迷惘。年轻读者以手抄本的形式广泛地传阅他的诗,他是一个能为知青一代人带来好运气的吉祥的人物 - ---知青---是文革期间被送到农村锻炼的知识青年的简称。这场地下诗歌运动一直持续了30多年,他引发了若干现代化的诗歌运动,其中包括诞生朦胧诗诗人的朦胧诗歌运动。[3] 郭路生的父亲郭云轩曾参加过红军,像许多红军战士的妻子那样,他的母亲也曾伴随着部队行军,他出生在1948年一次寒冬的行军途中的路边上。路生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在路边上”出生。 早在他开始写诗的时候,他的诗歌引起当局注意,一位欣赏他诗歌的学校老师指出,他的诗歌带有“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他同张朗朗和董沙贝一起,组成了一个地下文学沙龙'太阳纵队',该组织在1966年被瓦解,有许多成员自杀或判死刑;郭本人被逮捕并遭到殴打[4 ] 尽管他被释放,他已经被加上了“右派学生”的罪名,可以感觉到他周围存在的所有危险。 在1968年文革期间,郭路生被送往山西省杏树村下乡当知青两年。在此期间,他爱上了一位维吾尔族女孩丽丽,并写下了一些悲怆的爱情诗。返城之后,他正式参军入伍解放军,并期望他的诗歌能够由此得到发表。之后分配给了他一个部队文职办事员的职位,因此他的情绪变得很低落,想从令人压抑的情况下解脱出来;他很快就退伍复员了。 随着他所有的朋友分散到全国各处,郭路生把自己封闭在他自己的房间里,变成了一个老烟鬼,一枝接一枝地吸烟。随后不久,他的父亲看到他画了一幅画描绘一个人手拿着一把长刀刀口对着自己的脖子,并担心他可能想自杀。家人带他到一所精神病院就诊,从那时起,他就一直在不停地往返于家庭和医院之间消磨时间。于1973年,最终,他被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5] 在病情减轻从精神病院暂时出院期间,他遇到了李立三的女儿阿拉•李[4],后来和她结婚了,李立三曾是一位中国革命的早期领导人并曾担任过劳动部部长,他的死因令人费解。 尽管郭路生声望卓越,虽然他诗歌的重整复兴目前正在悄悄地卷土重来,但在改革开放时代郭路生却在很大程度上被大众遗忘了。多年来他曾一直与50个别的病人一起住在北京的一所精神病院的病房中[6],但现在他住在家里。[7] 2002年,郭路生在广州举办的诗歌节上朗诵了自己的诗歌作品[8].200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 “当代世界文学研讨会”上,他朗诵了自己的诗歌作品。[9]

Saturday, August 17, 2013

【译英国诗人艾丽斯•梅内尔《牧羊女》一诗】

【译英国诗人艾丽斯•梅内尔《牧羊女》一诗】 She walks——the lady of my delight——   A shepherdess of sheep.   Her flocks are thoughts. She keep them white;   She guards them from the steep.   She feeds them on the fragrant height And folds them in for sleep. 她款款走来------我的快乐的姑娘------ 一个正在牧羊的姑娘. 她仔细照料羊群 .让它们保持洁白; 她小心呵护不让它们坠落悬崖。 她放羊于一片芬芳馥郁的高地上 再把羊群赶回羊栏安然休憩   She roams maternal hills and bright,   Dark valleys safe and deep.   Into that tender breast at night   The chastest stars may peep.   She walks——the lady of my delight—— A shepherdess of sheep. 她漫游在母爱般的群山, 游荡在明亮,幽暗,安宁而又深邃的山谷间。 夜晚安卧在她温柔而宽广的胸膛 最纯洁的星星,或许正在窥探。 她款款走来------我的快乐的姑娘------ 一个正在牧羊的姑娘.   She holds her little thoughts in sight,   Though gay they run and leap.   She is so circumspect and right;   She has her soul to keep.   She walks——the lady of my delight—— A shepherdess of sheep 眼下她别无他想只为牧羊, 虽然羊群愉快奔跑和雀跃欢欣。 她却是如此行事有序和小心谨慎; 她会始终守护着自己纯洁的心灵. 她款款走来------我的快乐的姑娘------ 一个正在牧羊的姑娘. 作者介绍(1850-----1923)(continued) 梅内尔的小孩莫妮卡,激发了全家人拯救他母亲的强烈的情感,他们尝试把她的母亲从文学迷恋中解救出来,是这些使人读后感到大为开心的句子,把这种情况描述为“痴迷”: “亲爱的母亲,----我希望你能及时地放弃你的有关文学的荒谬想法。每当我想到你遭受太多的折磨时,这就使我感到十分焦虑。我正开始感到害怕称呼你”我亲爱的母亲“,因为你将开始会很认真地把它当回事对待。只因为亨利先生和那些表里不一的人们说你所写作的东西非常简单明了易懂,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他们不奉承你,他们将永远不会为其作品创作成功获得什么有用的东西。现在母亲接受我的忠告吧,不要那么痴迷于文学,在世人面前你一切都会仍然取得进步的,或许会变得更好,因为你将会受到人们的敬重。现在就能看得出来。-------莫妮“。 不管爱丽丝•梅内尔会选择什么形式的写作,她的作品总是她的心灵的一种反映。她蔑视多愁善感,及“轻而易举获得的文学的机遇,” 瞧不起懒散马虎,和“极度地想炫耀自己活生生的一幅自以为是的样子”,并使自己远离它们。她晚年花时间收集自己的诗作,修改她早期的散文,并把其中最好的散文发表在” 散文写作”杂志上。她于1923年去世。 有些遭放弃的诗歌于1876年出版。从那时起,她的各种诗集和散文集已经不定期的每隔一段时间就出版发行,1923年查尔斯•斯克里布内尔的儿子出版了“爱丽丝•梅内尔的诗。从最早的内敛谨严的诗句到后来变得更矫揉造作牵强附会的诗句---------一种占了主导地位的诗歌的旋律是:带有宗教情感色彩的音乐般的诗歌。显而易见地,这就是受到情感的控制,几乎完全理智化。然而,诗歌永远是不会单调乏味的。读者总是会意识到一种受到约束的特性,但是,对于所有它本身自我强加的约束而言,这种受到约束的特性是充满情感,富有灵敏的交流沟通的能力.。 由威尔弗雷德•梅内尔撰写的一篇极有价值的导语作序言的爱丽斯•梅内尔诗选(1931年)是一部从她最佳诗歌中精心筛选出的作品,虽然她最好的抒情短诗(“钟声”)被遗漏了。这本诗集恰如其分地首先以一首自然而别具一格又完美绝妙的名为“一封来自一个女孩致她晚年的信”的诗歌开头,而以罗斯金,梅瑞狄斯,考文垂•帕特莫尔,切斯特顿和其他人的赞美之词结尾。 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认为她的诗歌“放弃俗欲”是女诗人曾经创作过的三首最好的十四行诗之中的一首。诗歌 “宇宙中的耶稣基督” ”致一朵雏菊花“和”一只黎明前的画眉鸟 “,显示出一种典雅的文学风格以及她和弗朗西斯•汤普森之间的精神境界方面的密切联系,但在这一点上汤普森太过于有点的华而不实,梅内尔夫人对生活过于挑剔, 节俭表明了她的一种美德。

Thursday, August 8, 2013

【怀念父亲】--------(3)

【怀念父亲】--------(3) 盛军代表告诉我父亲,新政府已经下达了正式文件鼓励全国工矿企业要保持人民生活必需品的正常生产,并要求扩大自己的工厂的生产规模,以满足新中国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努力生产更多的产品以满足我国5亿人口的绝大多数人在解放前还买不起的那些商品的日益增长的需求。文件还提到了------为迎接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到来,对某些行业实施快速扩张是势在必行的。 父亲很善解人意地理解到盛军代表急切地想恢复生产的愿望.旋即安排有关人员下基层去咨询征求大部分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意见,他们中的不少人都到厂部办公室来反映要求最好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发电机组的检修上.为了争取时间早日完成发电机组大检修的任务-----父亲身先士卒去担任了这项工作,这话倒并不是我在这儿故意夸大其词地说大话,就员工们所亲自见到的, 父亲为了排除锅炉出现的故障,他冲在前面。穿四层棉衣只身一人钻进高温炉膛内维修。锅炉即便进行了散热,炉膛内依然近百摄氏度高温,他穿了四层棉衣钻进了炉膛里,“脸被烤的火辣辣的,里面缺氧,还可能一氧化碳中毒,两分钟就得出来,否则有危险。”后来父亲回忆说,当故障排除后,从锅炉出来的时候,他差不多全身都覆盖着漆黑一团的煤炭灰,像一只煤球从锅炉内掉出来,最后只剩下一双眼睛还能辨认出来。 大家都在日以继夜,争分夺秒地勤勤恳恳地工作.父亲后来说他得承认,这是他最受感动的一幕,见那些都是厂里的朴实无华的工人和技术人员,明明白白地知道在没有任何额外酬劳的情况下,还都接受了邀请,毫无怨言地担任起了这项繁重的大修任务.在发电厂的主厂房,此时正在进行发电机的一级检修及发电机的改造的职工们正忙得热火朝天,一切的工作正按计划紧张有序地进行,当天的工作是为配合开展好发电机定子和转子的增容改造的各项工作展开的,工人们将发电机定子线棒下线及发电机的转子铁心磁轭折除,那天厂房内的气温是相当寒冷,起码温度总怕低到只有几度吧.大家克服了工作环境低温和工作强度大的困难,保持精细化良好检修的势头, 并保证工作现场安全,工程进度质量也保持稳定. 正当大家在检修现场工作仍就忙碌之际, 盛政委代表厂军管会深入生产现场看望辛勤劳作在生产岗位上的员工们,向他们致谢并送去了温暖和关怀.然而我们得承认在这大检修关键时候,替我们解决问题的却仍然只有这些勤恳劳作在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和技术员们!在宜宾发电厂这台正在运行的发电机是从德国进口的,是德国上世纪三十年代制造的产品,制作工艺精湛,如我父亲所知晓的,这台发电机运行状况曾与在乐山五通桥发电厂安装运行的那台发电机的运行状况相差无几,这两台发电机都是在德国同一工厂制造,后者早于宜宾发电厂的那台进口安装在乐山五通桥发电厂运行发电.技术条件类似于已经安装在宜宾发电厂的这台发电机,我们早就知道德国制造的电机工业产品,其质量就是过硬。 自抗日战争爆发前算起,这台发电机已经运行将近三十年,那时我父亲很想重返他曾经工作过的乐山五通桥发电厂亲眼看看那台相同的发电机组经过长时间的运行之后有可能从技术角度上考虑会发生些什么样的变化,工业技术一直以来都是旧中国发展的弱项,自辛亥革命爆发以来的过去30年中,四川省社会名人志士一直憧憬着实现他们的地方工业革命化的梦想。但在残酷现实面前,他们感到无能为力实现自己所憧憬工业革命化的宏伟目标,只得任凭其多年怀抱的工业强国之路梦想破灭. 在最繁忙的发电机组大检修时期. 父亲为了掌握更多的有助于检修这台发电机相关的技术,这样还是抽空去了一趟五通桥发电厂考察,父亲曾花上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在乐山五通桥发电厂度过.离开宜宾是清早,乘的是从宜宾沿岷江溯流而上的一只老式的小客轮,这艘小客轮大部分时间是沿岷江的河道航行,岸边的土路伴随着河流逶迤前行.河流很湍急,使这条河在夏季航行时变得很危险,如在航行途中发生船难带来了人亡的災难,这将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同时也想不到有什么预谋的补救之道可以应对.而旧客轮是按照当时的设备条件和技术水平修建的, 要在途中加速航行,确乎难度很大. 从船舱中望出去,只见河岸上每隔四,五里路就有一个乡镇,每个乡镇都设有小客栈,饭馆和商店. 客轮沿岷江逆流而上行驶了两天,途经一百多公里, 客轮的驾驶舱中有两个大副轮流驾驶.我父亲坐在客舱安置的床铺上已经将近有七,八个小时了,情绪相当寂寞.早晨七时船从宜宾港启航,傍晚五时就到了停靠犍为港口, 当晚夜宿在岸上的小客栈里,花销的费用也不大,为了节省钱,简简单单地在旅店附近的小饭馆用餐.第二天清早,我父亲随夜宿在同一小客栈的乘客一道返回港口上了船,船上的管事们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把乘客安排停当后,一声汽笛长鸣,船缓缓地驶离停靠的码头,载着一船乘客逆流而上向乐山港驶去.到了乐山后再转航茫溪河抵达 五通桥... 五通桥电厂坐落在长着高大的黄桷树,枝繁叶茂,浓荫如盖的流经五通桥坝子的茫溪河岸边上,附近尚还留存着一条往返滇缅地区通达西亚乌孜别克,伊朗的古老的丝绸之路,自古以来,马帮商队载运着贡茶和丝绸, 浩浩荡荡地从这里出发…….一路蜿蜒西行万里之遥的欧亚大陆,向那里运输珍稀的货物. 甫一抵达五通桥,父亲就想到了在成都工业学校的同窗好友瑞秋伯父,他们完成了四年的专业课程从成都高等工业学校毕业后,一起分配到乐山五通桥发电厂. 之后父亲调到宜宾发电厂,他仍在五通桥发电厂工作.在父亲来访前, 父亲曾捎信给瑞秋伯父,告诉瑞秋伯父他要来五通桥发电厂,想来拜访老同事和朋友们,顺便也打算看一看厂里面正在发电的这台发电机的运行情况怎么样,但不希望给他添麻烦. 时逢旧历年, 瑞秋伯父邀请一帮老同事和朋友在家中为我父亲举行一个便宴表欢迎,席面是很丰盛的,有好些熟人同席.在不甚宽畅的居室中,竟然摆了两桌酒席, 瑞秋伯父执意要父亲坐在第一桌的首席,我父亲先不肯就坐,在他的一再坚持下,于是只好就坐了.大家分别几年后在这样的情形下又相聚在一起时,都百感交集,回忆起那时他们俩人都是那么年轻,充满活力,而经过岁月的洗礼,现在则变得那么成熟,不过很快又将变老。他想到好些曾与他共同在一起工作过的同事,曾亲眼目睹他们结婚,建立家庭生子,也曾亲眼目睹多少有小孩的家庭,伴随着他们孩子们一起幸福成长. 便宴终了, 瑞秋伯父执意要送父亲回到他住宿的旅店,向着我父亲说,以前在学校我们是顶好的朋友,现在我作东款待来宾,我也不能亏待你啊! 瑞秋伯父在外表看来,好象超脱一切,他对于我的父亲的美心,竟如此周到.他既使父亲享用了美餐佳肴,又要热情地陪送他回住宿之地. 父亲在心里着实感谢着他.无怪呼古人要把朋友算作五伦之一了. 乐山五通桥, 父亲在一九四五年学校毕业分配到这里工作后,整整隔了四年又到旧地重游了.市面并没有什么改变,只是在镇外听说多开拓出了一些住宅区.父亲离我们远行已经两年多了,我感到他就在房间里,因为写字台上还放着他读的书,书旁边是他的照片,从照片中我认出有我以前心中珍爱着的伟岸的父亲的形象.我望着父亲,祥和的面容,心里充溢着无所不在的思念 ...我把他的照片竖立放在我们合影照片的旁边,由此而来向我提供了我对他最后留念的崇敬的优雅形象;想一想,照片中的他就是一个我一生中所见到的最温柔慈祥的父亲. 在他曾经工作过的五通桥发电厂,父亲看到了与宜宾发电厂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出现在眼前的是人们穿着还不太整殇,但社会习俗在改变,抗战爆发之后,当时厂里的许多工程师和技术员是从与上海接壤的江浙等省份流亡到五通桥来的.有的则来自与苏联接壤的东北地区,与中国的大西北一样,那里北方的气候,森林植被,房屋建筑与中国西南部都炯然不同。流亡寓居此地的北方人对此差异有了进一步深刻了解。 他们膺受着家乡沦陷的痛苦的,长途艰难地跋山涉水流亡到四川来去寻找一块栖息之地,寻找新的精神家园。尽管当时经济物质均极困难,许多人流亡西南,家无接济。但在山区乡村陋室,桐油灯下,仍 努力学习,工作.克尽职守.。回想起他们是怎样曾满足于孜孜不倦地追求他们自己选择要前行的那条孤独寂寞的人生之路------孤独寂寞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有时在他们曾漾溢着幸福的笑脸上看到了一丝忧郁的阴影,但那绝不意味着是悔恨和绝望对他们心灵上的一种惩罚。而今八年抗日战争胜利了,异乡的飘泊生活却成为他们追忆的往事了.他们已经急不可待地要返回到自己的故乡去了,就跟春来的紫燕一样一定要迁徙飞回到自己的鸟巢去的.

Thursday, August 1, 2013

【译英国诗人艾丽斯•梅内尔十四行诗《致--一朵雏菊花》】

【译英国诗人艾丽斯•梅内尔十四行诗《致--一朵雏菊花》】 To a Daisy By Alice Meynell 艾丽斯•梅内尔 致----------一朵雏菊花 SLIGHT as thou art, thou art enough to hide, Like all created things, secrets from me, And stand a barrier to eternity. And I, how can I praise thee well and wide 你那么微小隐藏得不见踪影, 像天地万物,让我神秘不解, 如一道耸立在永恒之间的屏障。 而我,该怎样十分恰当地把你称赞。 From where I dwell—upon the hither side? 5 Thou little veil for so great mystery, When shall I penetrate all things and thee, And then look back? For this I must abide, 从我居住的地方----到达这一边? 你这小小的带着如此美妙神秘色彩的面纱, 此时我将穿透万物和你发现奥秘, 之后再回首张望…?我必须严守这一奥秘, Till thou shalt grow and fold and be unfurled Literally between me and the world. 10 Then shall I drink from in beneath a spring, 直到你确实在我和世人眼前 成长壮大,含苞欲放。 之后我将畅饮从地下涌出山泉, And from a poet’s side shall read his book. O daisy mine, what will it be to look From God’s side even of such a simple thing? 从诗人角度描述的,读读他的作品。 啊我的雏菊花,按上帝的旨意,即便是如此简单 看上去它会像什么样? 作者介绍(1850---1923) 爱丽丝•梅内尔(克里斯蒂•汤普森)出生于1850年,接受过家庭教育,她的早年大部分时光在意大利度过。后来,她嫁给了她的朋友,编辑和弗朗西斯•汤普森遗嘱执行人---威尔弗雷德•梅内尔。她为自己丈夫担任主编的”记事本周刊”杂志及 其他期刊的专栏撰稿长达十八年之久,发行了几卷本诗集,她承担起最重要的责任是赞助弗朗西斯•汤普森,把他从破产中解救出来---- ---所有的这一切都与伴随她成长的一个庞大的家庭有关。梅内尔有7个孩子,其中有弗朗西斯,他后来成为一名印刷商人和诗人,维奥拉,成为小说家和散文作家,莫妮卡,成为一名颇具影响的评论家,埃弗拉,是”弗朗西斯•汤普森的生平”一书的作者。如在授权她的女儿,维奥拉所发表的回忆录“爱丽丝•梅内尔(1929)一书中所描述的,孩子们模仿他们的长辈,构思,编辑出如一种的室内运动,并编辑出了自己的报刊。其中还有一件轶事,孩子们尝试答复梅内尔夫人的评论,潜意识地评价了她: “寥寥无几的作家能产生她的那种思维。那是神秘而独特的。对于在文学上尚达不到充分了解神秘的风格的读者而言,她是有点晦涩难懂.....梅内尔是一个性情很温和的,十足的富有同情心的女作家。听她正在演唱一首表达同情心的歌曲时,你就可以从中得知,一定在她头脑中存在着某种完美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