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31, 2014

【岁月如歌……广汉知青生活回忆】----( 42 )

陈队长是一位很健谈的人.口才甚佳,随后他向我滔滔不绝地介绍成昆铁路通车后的客运业务蓬勃发展情况.他告诉我, 随着成昆铁路通车,大中小型企业如雨后春笋一样,在成昆铁路沿线簇生起来.其中包括若干个有名的工矿企业,如新建立的攀枝花钢铁公司,金口河的白云石、磷矿、硅石储量丰富的矿山等等企业. 成昆铁路1964年9月全面施工。1970年7月1日全线通车,1971年1月1日正式交付运营。那时候成昆铁路历经六年艰辛地施工后, 才刚刚建成通车.就开通了由成都至昆明及成都至渡口的普快和普慢客运列车.就这样,在偏僻的成昆铁路沿线,在那曾经全无铁路的时代,成昆铁路的建成通车,可以说多少是一个奇迹. 在我的一生之中,特别是在青少年时代,影响我最深的当然要算是我的父母亲.他们爱我,我也爱他们.他们一生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一部受尽磨难奋斗不息的历史.我们家里在我有记忆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有可观收入的发电厂的工薪阶层的家庭了,虽然生活水平好象并没有期待的那么高,,但在那普遍贫困的时代,,也好象我们家的生活也还算过得去的. 如果不是那时候苏主任招我到铁路上工作,或许等不到好长的一段时间,我父母亲工作的电力部门就会招聘我们去电力系统所属企业去工作了. 此时陈队长还一直在轻声细语地向我叙说着他带领的成渡车队下属的各个车班在成昆铁路上跑车的一些轶闻奇事,“他的谈话已经足够向我们描绘出一幅成昆铁路客运业务发展的未来的整体远景规划了,最后他的随兴所至的谈话突然间停了下来;而他的面部表情开始变得明晰了起来----对于已经明白了他的此时心情的我而言,这算得上是一个可喜的征兆,此时此刻,他很想让人们知道他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美妙的幽默感。 此时他正注意到我下意识地把自己的手指偶尔的放在所穿的衣服的领口上。他仔细看了看我身上穿的一套旧军服,他对我说:”为了明天能随车班正式地出车值乘,你得换上一套铁路制服了.” 随后苏主任向陈队长商量着要我去段上后勤部门---总务科去领取铁路制服.------“明天你就要随车班出乘了,为出乘作准备,你先去总务科领取你的铁路制服吧.” 苏主任叮嘱我说道. ------苏主任很慎重地交待我去段上的后勤部门---总务科去领两套铁路制服和两顶配有铁路路徽的帽子和两双解放胶鞋,这些制服,帽子和鞋子是要求列车员在列车值乘时必需要穿上的.-----啊! 我不禁欢叫了出来,太好了,那儿是总务科!我马上就去领制服.她向我指明了去总务科的方向,我就往总务科方向走去,没有费什么周折就找到了总务科。 段上的后勤部门---总务科是设在一楼,就在进大楼的左侧.总务科库房式的设置的光景真可说是壮观了.宏大的一列三间一连三进的房子,栉比着的房间中整整齐齐的堆放着无数硬纸板制作的纸箱,每个纸箱中码放着一打全套崭新深蓝色的铁路制服,而帽子,鞋子和一些劳保用品则分别装在另外的纸箱中. 一进门就要求填写一张表格, 表格上面列出一些需要填写的栏目,我填上自己的名字和需领取物品的名称, 表格填写完之后,我把它交到了一位办事人员的手上,连这也没费多少工夫,因为这是遵循制度行事,按规定领取工作服,而该部门的办事员对人态度随和,总是遇事通融,决不办事拖拉, 决不遇事刁难人,这位办事人员很快就将我要领取的制服,鞋,帽送到了我的手上了. 杨姓同志当时是我们段上管后勤的总务科长,大约因为平常工作过于忙碌,没有闲暇去理发的缘故吧,头发稍微看上去显得有点长,就越见显得脸庞瘦削,脸色有些苍白了. 当时无论境遇好坏他都对工作表现得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责任又是那么重大,掌管的事务又是那么的繁杂,工作环境有那么拂逆.许多工作他都是花费自己的精力,迎着困难去做. 自己朴实无华的外表也没有什么修饰,除掉每月挣得四,五十元钱好不容易养活一大家人之外,别的什么收入也没有了,两袖清风,做官清廉,这确是令人钦佩的.他的宁静,明朗,坚实,无我,利他,似乎这就象征着一种时代主义的精神了.但他们对工作丝毫也不敢放松,不能放松,不肯放松.可以说, 他不计得失地把自己的青春甚至整个一生都奉献给了客运段的后勤保障工作了。 不失偏颇地说,其实那时他们遭受到的也是一种不公平的待遇,在那物质财富极度匮乏的年代,只是和列车员比较起来,他们额外获得的紧俏商品的机会显得那么微薄.难怪他们之中的有些人平常会牢骚满腹地抱怨称他们就是专为客运列车乘务员干杂活,累活的后勤人员而已,总认为干这种后勤工作,不是油水丰厚的工作,不象跑车的列车员每次出车都能依靠自己多年经营的铁路沿线的关系网,搞到很多当时令人羡慕的紧俏的农副产品带回来. 那时在单位上的后勤部门工作的员工—--思想上,比较纯朴简单, 因那时物质也很匮乏,涉及到业务上有关的商业事务,公私两面都是很分明的.比如说后勤业务交易上发生吃回扣,贪污腐化,贿赂这些情况是很罕见的. 可以说这类腐败情况那时候在我们客运段几乎是不存在的.他们这些搞后勤的员工对于我们新招到段上来工作的列车员态度还算和善的.在我们这个规模不算小的客运段里,当时新招来的列车员占全段员工的比例起码在百分之五十以上,东南西北的人好象各省都有,因此杨主任他们对我们都是一视同仁的. 即使像我们这些刚从农村招回来的知青,他们对我们也是一视同仁,绝不歧视. 我听说杨主任是客家人,他的祖先是从福建移来的,原籍是福建长汀县.小时候听父亲说我的祖先的原籍是江西吉安,也是客家人,明末时我的祖先是用一根扁担挑着全幅家当上四川的. 这点恐怕是我与杨主任有相似的地方,特别是原来我们的祖先都不是四川的土著而是外来的客家人,然而时间已经过去了三百多年了,好象这些地方观念在我们头脑中早就荡然无存了.这些陈旧的乡土地方观念随着社会发展早就该打破了,现时在我们头脑中所谓土著与外省客籍人早就已经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了。 上个世纪末的 转型期社会矛盾的交织出现,对我们社会发展也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当时成都铁路局管内10多 条铁路干线纵横交织,既是川、渝、黔,陕,滇五省的主要运输通道,又是联结京广、陇海 .....等铁路干线的重要的铁路中心. 这样最值得我回味的印象是我刚到客运段的第一天就遇到这样的好事---领取到了两套随自己心意崭新的深蓝色铁路制服---这不消说对我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了,当然也是一件很光耀的事. 我即刻穿起了才领到一套崭新深蓝色铁路制服和戴上一顶镶嵌有铁路路徽的深蓝色帽子,在办公室里四处走动起来,大约得到同人们不少羡慕的目光.可喜的是这盼望了一生的想穿的铁路员工的制服的愿望得到了充分地满足,或者也可以说是盼望了一生这一令我感到幸福的时刻,却来得如此的快. 我欣赏着自己穿着的这一身行头,当时心里有说不清楚地感到有多么地愉快.这一身的穿戴所带给我的快感,实在是难以形容;或者不免夸张一些地说,我感觉着我就象经过了一次长期远航之后归来,所享受到的那种幸福的感觉. 当时的我们好象并不把名和利看得很贵重 .而事实上也确是如此.我还记得那时列车乘务员过着一种简单也很单纯的生活,举例说吧,就是如果轮到咱们车班休班时我们全列车班的人员就集中在段上政治学习一天,等到出乘那一天,由列车长带领我们上午准时进入火车站,去接搭档车班当天从渡口返回到站的列车,上车搞清洁卫生,为当天晚上这趟列车载乘客离开成都驶往渡口作准备. 我们每一个列车员就要负责把那庞大的一节车厢全包下来,自己一人把它彻底打扫干净, 清洁时便要用两三尺长的扫巴扫清每一张座位和茶几下的所有垃圾,所到之处绝不能留下任何没有清除干净的死角,车厢清洁扫除干净之后,要拿一张不大不小的灰蓝色的抹布,手提一桶水,沿着过道去将那两边对称的几十排的座椅和茶几上布满的灰尘搽抹干净. 车厢的地板是用塑胶皮铺就成的,呈出紫红色,毫无疑问也是要用拖把拖搽出其本身的颜色出来的. 拖地板劳作时,本人虔诚地在车厢过道上缓慢地走着,双手拿着沉甸甸的一个大拖把,一边走,一边费力拖搽着两边座椅,茶几下面的地板及过道上的地板上面浮泛着的一层污垢. 虽然车厢顶部安装的电风扇有不断的清风涤荡但仍感受着热意侵袭,汗流浃背,差不多都把所穿的衬衫脱下了,只剩下一件背心了. 背心也已经湿透了.只有 咬牙坚持, 继续振作起来拖完整节车厢的地板之后,才能稍为休息浑身放松一下. 或许更难清洁干净的要算是列车的厕所了. 干净清洁卫生的列车厕所,让旅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这本来是件便民的大好事.就是因为列车厕所的 味道常常让人 ... 难闻。而且太臭味道的列车厕所却让乘客厌恶之极,污腥秽物充斥着列车厕所让人看一眼就觉得恶心,更别说是让乘客安心地入厕了。 我一天下来,仅列车厕所,就要清理几十次之多。 .... 我还记得,每次出车我在我值乘的列车厕所里,专门放着一瓶清洁液,当车厢厕所里面脏了,我就要随时清洗干净。 那么大一节列车上的装置着的如此多的列车附件及众多的座椅和茶几, 大面积的地板,厕所,要清洁干净是很不容易的,那当然有时不免有些遗漏之处.在我们个别人身上因疏忽大意,搞清洁卫生,因检查结果不达标者,也受到了不少这样,那样的责难. 这虽然不免要给予同人们一种不受青睐的印象,但车班的同人们都只是为这位同事叹息,说:”假使他没有遇到这样严厉的列车长,检查结果就不会这样的糟,他总还可以弥补再将不足之处清洁一下,但绝对不是敷衍塞责式的糊弄一下就能清洁卫生过关的,这样他就不至于再遭列车长如此地责难了. 但是大约就是因为大部分列车员招自广汉知青,少数列车员是退伍转业军人的原故罢,一般这里的人文风尚比起其它的行业的服务人员也觉稍有不同,大抵上是要单纯得多,大家都有一颗宽厚怜悯之心,互相体谅帮助.本是本乡本土的乡亲们,让我们学会面带微笑的去对待每天工作,面对每天的生活。 如果列车长事后来按要求检查列车清洁卫生,每逢发现不达标的,那就会要求列车员要重新返工做清洁,少数情况严重者-返工做清洁仍不达标者,就有可能要闹出乱子来,被列车长反映到段上去. 但我们车班干群关系还是一团和气的,可真是做到了”虚怀若谷,四蕴皆空”的地步了.回忆起我们初到客运段曾经历过的新生活和新工作带给我们的刺激性实在是太强烈了,大家都被兴奋着,但也沉得住气.也不轻易地作出不满意的浮夸的叫嚣.等艰苦工作持久化之后,虚幻化让给了实践经验,脚踏实地很虔诚地做好自己列车员的本职工作,充实而平凡地度过每一天.

Sunday, May 18, 2014

【岁月如歌……广汉知青生活回忆】----( 41 )

【岁月如歌……广汉知青生活回忆】----( 41 ) 这辆公交车载着我们,喘气连天地颠簸着爬上了一段缓坡后便到达了琉璃场车站,但这车站是设在镇的南端.到了这儿,穿过镇去,相隔几十里路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名为石羊场的乡镇,那里已属于仁寿县管辖了. 我下了车还得朝西南走去.一条平坦的柏油路,蜿蜒得一两里路的光景,便抵达了母亲工作的那家工厂的大门口.我从琉璃场车站下车后,顺着那段缓坡朝下走,再沿着那条通向工厂的路走去. 回家进了门见母亲一人坐在卧室里一张藤沙发椅上.她笑着说:”XX,你回来了.”我也笑着回应她说:”我回来了.”此时,母亲也站起来迎着我-----“ XX,你回来了.你妹妹怎么样?她怎么没有随你一道回来,她还好吗?” ---“我回来了,妈,我妹妹还好,你不要担心她,她也很快就要回来了.听说昭觉寺附近一个省汽车队的修理车间要招她去当车工.”母亲说:” XX,你想,你们下乡的这两年,那时候全家人都是很担心你们的,生怕你把她一个人丢在乡下,一个人跑出来,她第一次一个人离家远行,谁个也会想到万一她不幸遭遇着这样的困难处境,她将怎么办嘞,这不免会使我感到万分惶恐焦虑起来.母亲很着急地忧心地说道. ------“一点都不会发生那样的事.”我特意说出这番话来安她的心.我坐在床沿边上陪着她.我从书包里取出那封客运段招工录用通知书出来,是我回家分送她的最佳礼品.我展开了录用通知书给她看,上面盖有客运段的公章,还有苏女士签上她的名字. 她颇感高兴地接过录用通知书细心地浏览起来,微笑着,眼睛里闪发着热情的光芒.似乎想说出更多的话,但终竟没有说出来.然后她似乎有点顾虑地对我说道”----“很难说这次招工的事还有没有什么变化,你应该当天就尽快赶到客运段去报道之后,再回家也不迟嘛,我就怕这件事突然间发生什么变卦.会影响到你的终身大事的. “----妈,你别着急嘛,我想似乎情况还没有紧张到那步田地.即使有可能也不会发生在我的身上.”我怕她焦虑,我安抚着她说道.我本来打算当天就去客运段报道的,因为身体感到困倦的种种原因,决计改在明天上午去客运段报到.母亲帮我收拾了一下行李,从衣柜里把铺陈抱了出来,然后走进了里面的房间,作了一番检点之后,不一会儿走出来,并告诉我的铺位都在里面铺好了. 奇怪的是此时我自己丝毫也没有什么样睡意了.这是不是一种潜意识在起作用呢.分明是感觉到很疲惫不堪的我,反倒是突然间感到清醒了起来.第二天的清早醒来,已经七点过钟,天雨.雨不断地下着,似乎有绵延下去的样子. 母亲走过来与我商量,她说她在三瓦窑集市上买了一新鲜蔬菜,有青蒜苗,青海椒,四季豆和黄秧白等,另外还买了些新鲜猪肉,我在家准备烹饪一些菜肴,等你回来,向你道喜祝福,让我们聚餐,为你调回成都大打一次牙祭.” 我和母亲商量着,查阅了一下天气预报,天气不会晴起来, 我要出门的时候,她也走出来站在那儿为我送行,她挥动着手向我打招呼:”你快去快回.我决计冒雨出门,想赶到琉璃场车站,搭公交车去九眼桥,再转乘无轨电车到火车北站,下车走过街心花园, 路右转至过街横行道,再顺一环路向西走一,两百米即到达客运段. 我手撑起一把雨伞,冒雨出门,步行去琉璃场汽车站乘车去九眼桥.十时倾乘无轨电厂抵达火车北站,下车后走路赶到位于火车北站附近的客运段大楼,我一上楼就直奔位于二楼的客运段人事科,一进门就遇见了苏女士, 苏主任,你好,她立即伸出手来与我握手.她紧跟着彬彬有礼地对我点头致意,很愉快地对我微笑着说道:” 你好,见到你很高兴.我们大家欢迎你来到客运段工作.” 我立刻将那封录取通知书交给了她.她非常和善地讯问我什么时候回来的?我告诉她是昨天回来的.我还虔诚地向她表示着我对她由衷的谢意.我们很高兴地交谈了一会儿.之后话题就自然转到我工作的分配问题上来了.她说经与成都---渡口车队的负责人研究后决定把我分配到该车队的第三车班当一名列车员.她征求我的意见,问我愿不愿意去跑成昆线,我当即回答说无论条件如何艰苦的铁路线我愿意去,坚决服从组织分配.她听到我的表态后,自然感到很高兴,并对我说了一番鼓励的话. 她打电话去把成都---渡口车队的陈队长叫来让我们相见. 不一会儿陈队长来了,她介绍我们相识.他是一位部队营级干部的转业军人.配到客运段工作有三年多的光景了.他的朴实无华的外表实在是令人钦佩.他表示热烈欢迎我加入他们的车队.要我作好长期艰苦工作的思想准备.他说着这番话时的表情和声调,不是激昂而是像唠家常话一般似的平易近人. 成--渡车队是他一手一足经营出来的,连首发的第一趟成都至渡口的客运列车都是由他担任的列车长.他曾是一名军人,做事很精细,极具组织能力,因而也就在群众中极具威望,同人们背地里称之为”成昆线上的铁道游击队长”他与车队的支部书记费了一年多将近两年的苦心经营,结果经营出了这样一支不寻常的车队. 他问我满不满意分配给我的工作,我自然回答说,我感到很满意,他希望我不要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努力圆满完成即将到来的繁忙的春运工作.就在我与陈队长谈话的亲密融洽意逐渐消散 的时刻,当我回味着我将面临着的这些现时问题时,觉得令人感到困惑,亲切又熟悉,我对陈队长讲的这番话,也表示认可.他话虽不多,其言谈也感到亲切。 我注视着他脸上表情的变化,我还想向他讯问一些问题。我紧张得语无伦次地结结巴巴地说了一声 ... 还没等我将问题表达清楚,他已经明白了,“你是想问这趟从成都到渡口普慢客运列车来回运行全程需要花费多长时间吧?…… 全程要花上四天的时间. 这算是很长时间吗?.和成都到沈阳的特快列车往返全程需要七天时间相比,这点时间就算不上什么长时间了.他言下之意,是你要是早点说不就行了 .... 他对客运业务如此熟悉,使我感到惊骇,“陈队长,你也曾经跑过沈阳的特快列车吧?” 我充满好奇心地问道.他摇了摇头很肯定的说道;“我曾代班跑过沈阳的特快列车,不仅是我 .... 我们车队太多太多的同志们都跑过这趟列车,那时我心里没有这种跑长途特快客运列车的特别印象,所以心里总在模仿着那些跑长途特快客运列车员的生活。 后来偶然有一天我得病了,病情不十分严重,估计怕是得了一场伤风感冒病,那天我就从渡口车班留下来没有随车班出车,请了几天病假,在家休息.病愈身体恢复后,我返回段里报到上班,派班员就分派我去跑成都到沈阳的特快列车了.这样我就在这趟客运列车上服务了好长一段时间.由成都值乘火车到沈阳的时候,那时候的列车是由国内的青岛四方机车厂制造的内燃机车牵引的. 如果在去沈阳行车途中有什么神秘景观出现,那深邃的翠绿森林,肃穆而广袤的华北,东北平原,似乎就可以称为神秘景观吧.但是那些倒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好深的印象,等列车越过山海关,早晨的薄雾逐渐化除了, 东北大平原的翠绿, 广袤的神秘意,乃至大自然给我的亲密意,也就逐渐亲密了起来,甚至连抗拒一下周围景色的诱惑力都是不可能的了 ... 我将会亲切地接近这所熟悉了的美好的大自然风光,充分感受到宏伟的大自然的力量,北方大自然的美是一种粗犷的美,它没有在南方所见的多是一望平畴翠绿的稻田的景色,其神秘性并无逊色,当我凝视着车窗外显现出东三省境内所呈现出的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时,我也与同行的列车员们分享着这一壮观的景色。 ----回顾当时的情景,我的确看得出陈队长对自己此番言谈话语的表现也感到很满足的。这是一个我们值得为陈队长感到骄傲的时刻,值得他炫耀一番的是他能在才招工来段上工作的淳朴知青列车员面前展示出了自己语言表达的才华向他们讲述了在成昆铁路建成通车后,成---渡车队在初创时期所取得最辉煌的成就---. 我们这些刚从农村招工回城的知青----在国内外还几乎没有见识过任何象这样具复杂地质性的铁路建设成功的先例,或者从未见识过具有这种完全不同建设风格的铁路---这条我国自力更生修建的高难度铁路当时带给我们内心的震惊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其工程之艰巨,为世界铁路建设上所罕见。 然而多年以后,当我回忆起与陈队长会晤时的情景及他所给我留下的印象,尽管我和他阔别多年之后, 当这段最值得令人回味的往事浮现在我脑海的时候,仍然使我感觉很温馨. 我想那一天怕是我感到最不寻常的一天,觉得也是自己一生最感无比浪漫的一天。在体验过那种单调乏味而又沉闷的无趣味的乡村的农耕生活之后,常常自以为是的洋洋得意,自以为是虚荣满足地,与还留在乡下的同学们相比。自己当时似乎还沉醉在一种心不在焉般地虚幻的空想中,这或许也就是所谓”国民性”的一种虚伪的表征吧.

Wednesday, May 7, 2014

【岁月如歌……广汉知青生活回忆】----( 40 )



岁月如歌……广汉知青生活回忆】----( 40 )

 (2014-05-07 22:10:06)下一个
岁月如歌……广汉知青生活回忆----( 40 )
 

火车费时约一个小时,抵达了成都火车北站.火车到站是正整上午10时许.我背负着行李随着人流一道走出了车站.走到车站前的广场上,站在那儿任凭冷风拂面,感觉着与这座城市彼此之间呈现着一种无言的亲密.和它阔别了的这两年似乎感觉分别了好长的时间,对它已经有一种生疏的感觉了,此时无疑心境有点渺茫,也有点感到荒伧.

自己竟然想不到的是在1971年的早些时候,一扇新的幸运之门随即出人意料地在我面前敞开了。当我回顾往事的时候,我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情绪那时是很??容易地接近崩溃的边缘.困守在乡下,前途的渺茫,不免增加了自己惆怅.常常想假如是换一个生活的环境,那时的情绪又会是变得完全两样的.

而此刻,我也没有必要感到有什么可失悔的了,当初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象有些同学那样千方百计地找借口,赖在城里,不下乡,如果真如此象他们那样的行事,这于我又有多大的意义呢?当上山下乡的运动象海啸一样,几个月期间席卷全中国的时候,谁又能冲破那种海啸,而能够幸存下来免于下乡嘞.我不知不觉陷入一种莫名的思绪之中带着一种 慰籍感似的来安慰着自己.

车站广场上的行人熙熙攘攘地从我面前经过,没有碰见一个熟人.为什么会在如此若大的一座城市的繁华大街上会轻易地就遇见一个熟人呢这或许也就是所谓自恋性的一种表征吧.我内心在暗问着自己.先往那儿去呢我在问着自己----到客运段去报道吧-----不行,太累了----还是先回家休息吧,明天再去.我终于定下心来踏上了返家之路.

广场上有不少三轮车夫前来欢迎着我.为了省钱,我决计走到广场对面的电车站去搭乘无轨电车回家.火车北站通向市内的大街是现代式的,很宽.架设在无轨电车上方的输电线一直顺着人民北路延伸到了东门的牛市口和九眼桥.我排队乘上了一辆开往东门牛市口转九眼桥的无轨电车回家.

电车载着我们,不疾不徐地在成都市区街道上行驶.驶过了人民北路人民中路,骡马寺,西玉龙街,顺城街,盐市口,再转向东大街.最引起我注意的是当电车驶经骡马寺时,我从车窗口向南望去,突然前方出现一幢庞大而中西合璧的现代式的建筑-----前面耸立着毛主席挥手雕像的成都人民南路展览馆------于文革初期1968年在折毁古代建筑皇城之后,在其原址的基础上修建的最初命名为"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

 这幢中西合璧的建筑,大率是当时成都市内最巍峨宏伟的建筑了.在市内大多数矮陋的街市房屋之中凸显出来,实在是显得有点不大调和,给人有种不伦不类的感觉.这座位于成都市中心的皇城,旧称蜀王府。北起东西御河,南到红照壁,东至东华门,西达西华门,周长2500多米,面积38公顷多,其建筑可与北京故宫媲美

整幢建筑坐北朝南,处处殿阁楼台、金碧辉煌。中轴线上的建筑主要有承运门、承运殿、端礼殿、昭明殿等。蜀王府一改过去历代成都城主轴偏心的布局,首次确立正南北的中轴线从而形成类似北京紫禁城的沿南北中轴线东西相对称的庞大建筑群。

虽为王府,它却俨然有皇宫的巍峨气派,故老百姓称之为皇城1951年为了扩充发展成都市区, 当时的市人民政府将皇城的城门洞以南的人民南路拓宽了70 接着成都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就开始了对皇城巨大的灰色城墙进行维修,城墙拥有的高度和厚度以前曾用来保卫皇城及其工作和就业于附近和居住在皇城外面及附近四合院和公馆的居民们

据初步统计,解放初期居住在这个城市里的老成都人曾经有不到一百万人口;文革时期大约有300多万人口。 1968115日,省市7000多军民抬着毛主席的巨幅画像,举着大幅横标和大红喜字,在皇城施工现场举行隆重的誓师大会,仅用15天时间就拆除了按常规需半年才能完成的"破旧"任务。

皇城仅存的石狮、城门洞、城楼及著名的明远楼,统统被折毁。广场上一对几千斤重的石狮子也被砸得粉碎…皇城内的基石坚硬巨大,为省事用炸药炸毁。围绕皇城的护城河金河御河被填平用以修筑地下防空工. 就这样它仿佛一瞬间就把已存在了2700历史浓缩在一个镜头里面而且在人们心中永存的一座无与伦比的丰碑似的古老的建筑皇城毁掉了.

我母亲小时候就住在皇城附近,我的外婆和外公常常牵着她的手去皇城坝散散步,看见卖成都特色小吃夫妻肺片小贩们蹲坐在一张小方凳上,前面摆一大木盆.里面盛满了牛脑壳撕下巴掌大小的牛皮筋肉,牛头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选料考究,制作精细,调味考究。

夫妻肺片每片都切得大而薄,切得有巴掌般大小,粑糯入味,麻辣鲜香,细嫩化渣。这些小贩们要算是这皇城坝上当时展示出的一道靓丽的风景了.我的外婆和外公牵着我母亲走到小贩跟前一看便对他说道:我今天又带我的小女来照顾你的生意来了,”小贩便高兴回应道:”谢谢你来光顾我的生意,你尽管挑选自己喜欢的吃,为什么不选定那种切得又大又薄的肺片吃呢?”

 小贩连忙伸出手里握住的一双长竹筷子,一面把挽在手肘上的白布汗衣袖朝上挽,一面笑着说:”我帮你选一张切得又大又薄的肺片.”他弓着腰,从盛满了肺片的木盆里夹起一张尚在滴着红油的切得又大又薄的肺片,用一根竹签穿上,递给我母亲.”道谢大伯卖的好肺片!”母亲嘴里念念不忘高高兴兴地说道.我外公连忙从衣服口袋里取出一枚铜钱递给那小贩.

抗日战争时期,成都经常遭遇敌机来袭,在全城投放了那么多的燃烧弹和炸弹,公然没有一次炸到皇城”,有若干次,空袭敌机炸碎了皇城坝上的一些石板,烧焦了一些碎石,路面上留下了一些并不大的弹坑,很快便被市政服务人员用碎石填塞了.

有时来袭敌机飞到市中心的上空来,故意地十分低飞,十分耀武扬威恶作剧式的盘旋绕圈子扔下炸弹而去,其实不然,这古老的皇城原是值得日本鬼子投下几枚炸弹来炸毁的,而它投下了,却没有炸中.差不多巴蜀历史文化全部精华都沉积浓缩在这皇城里面了.没想到过去敌人没有毁掉它,倒是我们自己的人现在将之毁掉了.这真是我们民族的一场历史大悲剧啊!

车行驶了好长的一段时间才到达位于九眼桥头的电车站.下了车,想寻找去琉璃场的公交车站.正抬起头来,朝四处张望,没想到它就立在九眼桥倒右拐的路的左边上,那是一座背靠府河孤零零地立在那里的装饰着半圆形棚顶的车站.此时下午一点钟的时间已过了.从天上云隙中洒下的阳光斜斜地照射到流淌过九眼桥的府河上河水流速颇为平缓.

 九眼桥街道两旁建筑灰暗的色彩,在阴暗而清冷的空气中向我呈现着一种无言的亲密.过去那些最值得我回味的印象又呈现在我的脑海里了-----1969年的一月,由成都沙河堡四川师范学院附中乘坐军用大卡车行驶去青神农村安家落户的时候,曾经就是从这九眼桥街道经过驶向青神的.这一令我难忘的印象和我阔别了两年,在我的记忆中好像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似的,此时它不但没有消失,还逐渐清晰了起来.

从九眼桥电车站到去成都琉璃场的公交车站还有几百米路远,我从电车站便开始往那里走去,拟乘公交车去琉璃场. 抵达车站后,我站那里苦苦等候了足足一个钟头的光景这时,从远处缓缓开来一辆来迟公交,开过来了,停在车站上.等车的人很多,车门甫一打开,瞬间就把这辆车挤满了,车的过道上都站满了人.

我搭乘的这辆公交车从九眼桥出发约略行驶有二十多分钟的光景便到了琉璃场.这是一个小小的乡镇, 上住有好几百户的人家,大部分人家都是抗战以来迁居于此的.  1950年代中期在这镇子的左边建立起来了一家专门生产输电线配套设备的工厂,它隶属于成都电业局我母亲就在这家工工作并在厂住宅区居住.
打印 ]
编辑 ]
删除 ]
阅读 (142) ┆ 评论 (0)

Thursday, May 1, 2014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基因可能在疼痛调节中起重要作用】(修改版)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基因可能在疼痛调节中起重要作用】(修改版) 一项新研究发现你的疼痛忍受程度可能由基因决定。 位于加州的普鲁维生物科学(Proove Biosciences)研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评估了2,721个被诊断为慢性疼痛服用处方止痛药的病人的某些基因。研究人员观察了四个基因分别是COMT,DRD2,DRD1和OPRK1。 他们把所有的受试者分编为三个组------有低疼痛感的归入低痛组。同时把有中度疼痛感的归入中痛组。最后,把有高疼痛感的归入高痛组。 低疼痛感病人较为常见地携带DRD1基因变异。而他们发现那些有中度疼痛感的病人较为常见地携带COMT和OPRK基因变异。同时,在那些具有高疼痛觉的病人中较为常见地携带DRD2基因变异。 Onojjighofia解释说:“研究确认一个人身上是否携带有这四个基因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对疼痛的感知,”。这项研究是由普鲁维生物科学(Proove Biosciences公司资助。 研究人员发现,较为常见的是低痛组中携带DRD1基因变异的人,比起高痛组的携带这种基因变异的人要多33%。在中痛组中常常发现,携带COMT基因变异和携带OPRK1基因变异的人要比高痛组携带这两种基因的人分别多25%和19%。和中痛组相比, 更为常见的是在高痛组中携带DRD2基因变异的人比前者高了25%。 研究报告的作者Tobore Onojjighofia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宣称:" 慢性疼痛会影响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现了在痛感调节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基因可以为我们开发新疗法提供有针对性的选择目标,并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病人对疼痛的看法”。 这项研究成果将于4月30日由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召开的年会上发表。 编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