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26, 2020

尼柯尔·藤田(Nicole Fujita),“一件白色T恤和一双赤脚放松““守候 在镜头前”的狂热粉丝,「我忍不住渴望见到她!」



尼柯尔·藤田(Nicole Fujita),“一件白色T恤和一双放松的赤脚“守候 在镜头前”的狂热粉丝,我忍不住渴望见到她!

 
© クランクイン!( 加油!)
 
模特藤田尼柯尔在四月25日更新了自己的Instagram,并从发布的第一辑名为"你会喜欢吗?“的照片中选出一张户外拍摄的照片张贴网上。这张照片展现 出藤田穿着一件白色的T恤,身体放松,显出很可爱的样子。

藤田说,"从发布照片专辑中选出于户外拍摄的照片中,我们发现了拍摄得很可爱的照片。 我选了两张照片贴在网上。

在日本房屋的室内,穿着白色T恤的藤田突然躺下,面带微笑,后面看起来像是跳舞,这两组镜头都传达出一种愉快的情调。


我没有穿下装,我可以看到我的性感的赤脚也闪闪发光。
 
而在外出拍摄工作紧张有序进行中贴出这篇文章时,就有狂热粉丝说,"可爱的""我忍不住渴望见到她!“看起来像是男朋友的眼睛 ""招人喜欢的你!!! "我想和你在一起""你是最好的模特儿。"云云,并在网上受到众多网友的好评。

引用:「藤田ニコル」インスタグラム(@2525nicole2)(藤田尼科尔"Instagram@2525nicole2

编译自:藤田ニコル、白Tシャツ&生足でくつろぐおこもりショットにファン「彼女感たまらん」

Wednesday, April 22, 2020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106)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106



照片为西南师院校园及北碚城区的照片

如果你要想欣赏一下有趣的小镇过年的景象,根本用不着花什麽钱,我劝你在农历新年除夕那一天到邻近我们‘开门办学‘的这所中学的小镇上去走一趟,保管你有收获。

随便在镇上的哪一家旅店里开一个房间,临窗坐下,望着街上。在你眼前就会展开一幅奇异的图景。清晨,街上还很冷清,飘着蒙蒙的细雨,但是大多来自小镇附近农村的一些男孩和戴着竹編斗笠的女孩,已经在铺着青石板的街道上走着了。

他们用竹扁担挑着两个竹箩筐或背在背上的竹背篼,他们走起路来飞快,想卖掉箩筐或背篼装满的农副土特产品,多挣点钱买些年货回家,好过上明天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啊。

小镇上过年的气氛是很浓郁的。赶集的农民到达时,小镇街道上热闹非凡,一切都欢欢喜喜,明明亮亮,当黄昏来临,赶集的农民走掉时,也就一切都变得暗沉沉,阴郁郁了。

那位受我赠书的女同学姓曾。有时候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一个人在一天之间所获得的知识比十年所获得的还要多。这样的比喻用到曾同学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当曾同学获得我赠送她的一本狄更斯的著名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的英语简易读物后,就突然感到她知识增长了不少------她既是个和从前那个的女孩子一样,但又不像以前的那个女孩子了。

此时,我对她已经另眼相看了。毕竟,她还是一个渴求知识的青年人啦-----她手捧着我赠送她的那本书,显得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把头一低,睁大了眼睛,慢慢地一页页翻着,然后翻到被狄氏的继父送他去工厂当童工那一页叙述上,把书递给我看。

‘去工厂当童工。’我微微一笑说,那意思仿佛是说:“你还真能挑选。你一下就挑到他童年生活中最苦难的那一段岁月的文字描述上了?”

‘他童年去工厂当童工的生活‘,她说,“这样的生活可不象你想的那样容易度过。你得懂得它才行。”

“这话说得实在,”我说,还笑了一声。

狄更斯童年度过的最苦难的那一段生活唤起我对自己童年生活的许多回忆。我坐在她旁边,随即就抑扬顿挫地低声朗读起这段英语来。在朗读的时候,我注意地观察着她脸上表情变化。在她的面孔上,我看到的是一种无比的骄傲和高兴,而不是一副唯恐我读错的神情。她的两片嘴唇默默地跟读着我发出的每一个单词。

我说:“今天我很高兴来朗读狄更斯小说的英语简易读物给你听听。我不知道你觉得怎样,不过在我来说,可再没有比能朗读这位英国著名作家的小说更好的事情了。“

早在我初中一年级开始学英语的时候起,我就一门心思地想着如何学好英语。三年过去了,这是我要进高中以前的三年。这段时间可真不好过。我的英语学习成绩一般,这让自己一直感到忧心忡忡,即将面临的高中升学考试的时候,自己心里还一点底气都没有,一直担心自己报考重点高中时的英语考试成绩不及格而落榜或者只能被一般的高中录取时自己心情将会受着怎样的煎熬。

多少个夜晚,我老是纠缠着这个问题而不能入寐,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一直快到天亮了都睡不着觉。我不能入寐,是因为老是牵挂着如何度过高中升学考试的这道难关,如果考不上高中,我将面临怎样的一种尴尬而难堪的局面。

我睡不着觉,则是想要准备如何应付这场考试。幸运的是,我在考试中,成绩过关被一所重点高中录取了。

但我班上的另一位小名叫明的同学在高中升学考试方面却没有我那麽幸运了。明给他朋友写信说:“如果毛主席保佑我能通过高中升学考试,我就来看望你,我的好朋友,而且将和你们在一起愉快地度过整整一个暑假。”

他的朋友等待着他考试的好消息传来,就像一个虔诚的信徒等待着救世主来拯救他。夏天的暑假终于来了,但明没有来。他给朋友的信来得比前少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信也写得越来越简短,越来越意气消沉了,他只是在信上说,某月某日他将考这门课,或者要考那门课。

“下次考试,”明在最后一封信中写道,“是我的最后决定日。如果我考试成绩不及格,我就进不了高中了,而如果我进不了高中,那就不得不等上一年。谁知道下一年又会怎样呢?也许,下一年甚至会更糟糕。“

“那怎么办?我会出现什麽情况呢?我这样辛辛苦苦为考试而奋斗,弄得疲惫不堪,是为了什麽?这样为了应付考试而刻苦复习,天天饱一顿饥一顿,饮食常无定时,在没有电风扇的屋子里热得大汗淋漓,度过许多不眠之夜,又是为了什麽?“

“提出这些问题的,不只我一个人。有许多象我一样的同学,他们从去年起就因考试不过关给卡住了,上不了高中,因为考试成绩不及格。我不知道我将怎麽办好……。

明的朋友看完信后茫然不知所措。他不明白,为什麽突然间明的来信变得这样忧郁。他请明的一个亲戚给明写信,问他’考试不及格‘是怎麽一回事。总之,他要求明来信说明一切,并叫他不要担心,只要信赖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就行。

最要紧的是,他仍然应记住他是一个绝不轻易言败的人,只要有奋斗的决心,一切都会顺利……。

可是这封信始终没得到回信,后来明的朋友又寄去几封信,也都没有回音。但他还是不断地写信,写了又写,一直到后来,他再也不好意思到明的亲戚那里去了,这才不写信。

“明究竟发生什麽事啦?”明的朋友问明的亲戚。“明怎麽就没有来信了。”

他得到的回答是:“你以为怎麽啦?他就只有这件事吗?只写写信?等一等。让他把要做的事都做了,他就会写信来的!”

可明的朋友却对明没有来信的事感到很蹊跷。他觉得明应当是考试不过关,高中升学考试录取落榜了。当时明究竟发生了什麽事,别的人可能是永远不会知道的。

明的朋友每天晚上尽做梦,梦见了明在昏暗灯光下刻苦学习,房间周围一切都是黑的……。

“曾同学,你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也许你是第一次听到我讲我的初中同学明在当年报考高中时所经历过的如此痛苦的磨难和挫折的真实的故事吧。”我说。

“是的,老师,你讲的这故事的确是我第一次才听到的。”“这真一个有趣的故事啊!希望你的同学将来再不会遇上这样麻烦事而能交个好运了。”她接着说。


“你那同学倒是一个机灵鬼,但为什麽老是考试不及格,欢喜跟自己的命运开玩笑(尤其欢喜跟一个关心他的朋友开玩笑)。”她问道:“喂,X老师,你那同学后来怎麽样了?”

“什麽也没有了。”

“这是什麽意思----什麽也没有了?”

“那位同学后来没有跟我打交道。我好久没有他的消息了,真是感到挺遗憾嘞!”我说道。

曾同学听到我这一说,立即沉静下来,一声不吭了。当时曾同学真正遇到了什麽难理解的问题,我已不知晓了,只记得是当时我的全部思想都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我的初中同班同学明的身上,他连续考两年高中都没有考上,最后考取了一所技工学校。

光是这件事已够叫他烦恼了,他甚至于把自己崇高理想都忘掉了;因为他从小的时候起,就想长大后当一名工程师。我猜想除非他发了一笔横财,否则,他绝不愿意上那所技工学校呢。

唔,照当时年代的风俗习惯,要是你想自己有出息,你得努力学习,初中,高中毕业后,考上大学,大学学习四年后国家负责统一分配工作,这才算是一个同学完整的一生,而不是支离破碎的一生,或者不如说不是人生的残块断片。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刚开始的时候都好好的,那麽富有诗意,-----一些人昙花一现,一切都很快过去了。而另一些人则完全不同,他们能他们的人生轨迹向截然不同的幸运方驶去

关于我自己,我就不说了。我不在其内.我想说,当年我们高中升学考试结束后,我每天都上同学明那儿去,一整天,一整天地陪他坐着,我们谈过去在学校度过的欢乐的日子,我们回忆我们读初中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所遭遇的难忘的经历印象最深的就是整天肚子饿。 我们老是觉得自己吃不饱,成天没完没了想的都是如何找到食物填饱肚子的事,坐在课堂上根本没有心思听老师讲课。

每天中午十二点听到下课的钟声敲响,下课后走出教室透过我的眼睑,看到照耀在教室外的阳光是通红的。肚皮发出的饥饿声与人群的喧闹混成一片。同学们象好勇狠斗的公山羊那样向食堂冲去。

冲进厨房,聚集在灶台周围,锅里的蒸笼此时正热气腾腾蒸着米饭,揭开竹子蒸笼盖,迎着一股热气腾腾扑面而蒸汽,不顾灼热高温蒸汽烫伤手,伸出一只不戴手套赤裸裸的手从蒸笼里飞快取出自己用搪瓷碗蒸熟了的米饭。此时,我感到,几乎是有触摸到开水的感觉,我离烫伤手仅一步之遥了。

“烫伤自己的手算不了什麽,饥饿也算不了什麽,”我喃喃自语。

可是正是这个“算不了什麽”构成‘三年困难时期’生活的一幅图景。那麽这幅生活的图景又是什麽?是物质呢?还是精神?是磁力,还是引力?生命又是什麽?困苦是什麽?信心又是什麽?

我们谈过去的欢乐日子,我们回忆我们的好朋友林同学的一些往事,回忆我们诚恳而高尚的教语文兼我们班主任的张老师,回忆博学而且能解很多数学难题的数学老师,关于他,后来听有的同学说,他在那一行里,在数学方面,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还回忆教书诲人不倦的我们的英语郑老师,他看起来才不过三十多岁。他那高大的个儿不弯腰不曲背。他长着高高的前额,黝黑的眼睛,高鼻梁,头颈很长,喉结突出。他脸色红润,象个注重健康的践行者。

他穿着一件褪色的藏蓝色中山服,一顶揉皱了的便帽,和一双质量不够好的皮鞋,上课时在讲台上来回踱步。讲台桌上放着一本教科书和一个里面放着补充教材资料的卷宗。

自我们班同学初中毕业离开学校后,我天天都怀念着他们,我懊恼地自己问自己:在过去三年里,我干吗这样愚蠢地浪费我的时间不好好学英语?我常犯的英语学习的错误是什麽?是语法?是句法?是语音语调?我将在什麽时候能改正这些错误?我常常从内心里这样责备反省自己。

他们三位老师,我都喜欢,对我来说,三个人都是我的良师益友,他们中除了张老师是女教师外,其他的两位是男教师。这些就是几十年前我在成都一所初中毕业后考上高中的全部故事。

 

Friday, April 17, 2020

译美国现代诗人罗伯特·科丁《杯子》一诗(第二,三节)



译美国现代诗人罗伯特·科丁《杯子》一诗(第二,三节)

 
The  Cup                                                               杯子

 By  Robert Cording                                           By罗伯特·科丁


And yet, after the days         然而,在几天后
Had lost any gleam of welcome,       失去了受欢迎的一丝希望
After sleep had become a battle        睡眠也成了的一种痛苦的挣扎
To wake to another pain, it only our voices   醒来感受另一种痛,只需我们声音
To call you back. There we sat, at bedside,        便可将你召回。我们坐在床边,
Saying your name.      说你的名字。

As a human voice could dispel the dream就像人类的声音可以驱散梦想
You wanted to become the world,                你还留恋尘世间的温暖,
You stayed. Or as though you had learned         你留下了。或者好像你得知
from all those years           那些年
of sitting at dusk with neighbors        黄昏时分与邻居
one or two a stoop, the close houses     三三两两坐在门廊,紧密的房子
like sunstruck metal giving back the day’s heat, 像中暑的金属散回白日的灼热
that there is no place else to go.   并没有其他的地方可去。
Or perhaps the cup of unhappiness you drank from   或许这只杯子盛满了人生的                                                                                                                           不幸,你一生都在从中汲取。                                            
Was not emptied   而它永不会空
Until we could say, ”You must go now,  直到我们竟然说:“你必须现在去消隐,“
Your suffering is too much for us to bear.”   您的苦难太沉重让我们无法承受。”



罗伯特·科丁(Robert Cording)(1949-----),美国当代著名诗人,出生于新泽西州,毕业于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后在波士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教于美国圣十字学院英语系,主讲17世纪和二十世纪的诗歌以及诗歌的创造性写作。

其发表的作品有:《使我们与这世界紧紧联系的》(What Binds Us to the World,1991,《沉重的优雅》(Heavy Grace,1996,《对抗的慰籍》(Against Consolation,2002 )等作品。他曾是弗罗斯特博物馆的常驻诗人,目前在美国康涅狄克州的伍德斯托克居住。

科丁的诗作获得无数了无数赞荣,包括国家艺术基金会,康涅狄克艺术委员会和布雷德洛夫作家创作班的奖学金。

受到威尔士诗人乔治·赫贝特(George Herbert)的影响,科丁围绕精神信念,悲痛,优雅等主题展开诗歌创作。在接受《圣十字杂志》采访,科丁道出了他诗歌创作的初衷:“我们常常反思自己与死亡,与这个世界,与那些诸如/我们是谁?‘’我们要去哪里?‘  ’我们为什麽在这里?‘等等基本问题的关系。正是这些基本问题激励我开始创作。“

全诗分为三个诗节,没有韵式,是自由诗。四二三音步错落排列。以扬抑格为主。这是诗的二,三节。二节诗共六行诗,三节诗共九行诗。


 

Wednesday, April 15, 2020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105)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105

照片为西南师院校园及北碚城区的照片

初冬夜晚小镇集市的街道寂然无声,还没有醒来呢。两三盏昏黄的街灯摇曳闪烁。阵阵寒风不断吹来。黑沉沉的天穹布满了繁星---有绿星,有红星,有黄星,有蓝星;

有大星星,小星星,眨眼的星和不眨眼的星。有些星星簇拥在一切,成为密密的一大群,有些星星却是孤零零的。

每天当商店打烊时,店铺临街的一用一块块的门板连接起来,把铺面关上。小镇的这条几百年历史的古老街道用木板当门已使用二百年了. 有些居住这小镇上的老人从小就是在这条街上长 大的...

会议中途休息的时候,我和李萍同学站在会议室外面的走廊临窗的一角落里谈话谈了近十多分钟,话题谈的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工业革命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

她穿着一件带小朵花的蓝色的便服,脚上穿着一双绣花布鞋,清洗过的头发,散发着一股清新味,她随意在脑后用一条丝巾扎成一束很特别、很好看的。她是高个儿女孩。

“啊,为什麽你单单要把这个环境污染问题挑出来说呢?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工业革命浪潮曾经席卷欧美,最后渐渐蔓延到全,它还标志着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变。它对推动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的重大献远超过它对环境带来的污染。那麽你对此问题又是如何看待呢?“她问道。

”你这个问题的确问得好!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兴起的工业革命可以称之为世界奇迹。如果我们不是深信世间的万事万物无不合乎自然规律,谁也不会否认这场起源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伟大的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发生的改变。“

”它至今已深刻影响全球二百余年了, 并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 发展, 深刻影响世界文明发展进。但工业现代化对自然的超限度开发又造成深刻的环境危机。造成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因为由工业革命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过去的确是存在过的,它至今造成的影响也并没有消失。“

”狄更斯在他若干本小说中对此问题都有所描述。谁也说不上来今后在我国工业发展过程中是否也会面临同样的环境污染问题呢。“我说。

李萍同学忍不住笑了起来。我问道:“噢,你难道还在怀疑我说的话,是吗?”

“不是的。我只想对这方面的情形有更详细的了解。”

“唔,如果你想了解得更详细。我会让你读狄更斯的几本原创英语小说的简易读本,如他的半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荒凉山庄》...。如果你读了这几本书,你就会对此问题就有了更详细的了解。”

我们正在继续聊着,开会的时间到了。陈同学来到走廊上招呼大家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接着开会。

待大家坐下来安静后,坐在横着放的长条形会议桌中间座位上会议主持人陈同学开始讲话:“我们经过了先前的一番冗长的讨论后,现在大家有的是时间来考虑教材修改问题了。所有的讨论问题融合为一个------为什麽要修改教材?“

陈同学建议下一个讨论的议题是英国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著名作家狄更斯和哈代的小说对社会主义时期现实主义写实文学的影响

此时有烟瘾的郑同学又想抽烟了。那时会场上并没有严格规定不准抽烟,而且在当时还没提倡在公共场合禁烟,会场烟雾腾腾是常态大家对此早已习以为常,可以说,抽烟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思考。
郑同学通常是喜欢抽烟的,但大多数时候抽的是价钱便宜,质量一般的香烟,当时牌子流行的香烟,如《锦竹》,《白芙蓉》,《大前门》等,但开会时除了香烟之外在没有什麽能把他的心窍给迷住了。

这时在他身上长期隐藏的烟瘾苏醒了。他打了个哈欠,把手伸到放在衣服口袋里的烟卷,他从拿出来的烟卷盒里掏出一支香烟含在嘴上点燃,虽说他才只抽了一小口烟,他仿佛觉得很享受似的。露出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情。

“你为什麽喜欢抽烟呢?”我问道。

“它使我保持冷静有利于思考。”

此刻烟味却显得辛辣起来。它使有些同学的喉咙感到刺痒。这时他听到有些同学发出不满意的嘟哝声,随后他便克制住自己的烟瘾,把烟往烟灰缸里一插灭掉了。这也算是不愿引起众怒,减轻环境污染之罪的一种明智的举措吧。

陈同学嘴唇微微卷曲继续说,“当然,对我们在座的同学们和老师们来说, "到目前为止,我们不该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和作家身上浪费太多时间来进行文学批评方法论的研究。这是自寻烦恼的事, 但我发现我们的虚荣批评家们完全一些略带幻想色彩的不完、零碎的,或许还需要考证的史料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评论。”

“我们上午的讨论一直都是围绕着狄更斯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工业革命的小说以及与狄更斯同处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著名作家哈代的小说进行,哈代的几部小说都以他熟悉的英格兰荒原地区为背景,描写当地人民的悲惨而坎坷的生活。”

“作家对英格兰荒原是非常熟悉的。可以说哈代的几部著名小说是一组色彩浓郁的荒原乡土画似的小说。十九世纪中叶英格兰荒原地区的自然景色,风土人情,当地人民的劳动和生活,他们的向往和绝望,在这几部小说里都有鲜明而生动的反映。”

“这两位著名作家在创作方法上属于批判现实主义写实一派的批判主义作家。从他们的小说中,也可以看出作家曾受到他们早年所度过的艰难困苦生活的影响。他们创作初期也曾受到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影响。他们小说里的主角或是配角,都落笔很重,从各个方面着意刻画,使读者在读毕掩卷之后,书中的人物还栩栩如生留在脑海中。”

“对于社会主义时期现实主写实文学作家来说,他们写诗歌用的韵律和写文章使用的语言本身是没有什麽不一样的,只是在写作手法上有差异而已。那种认为文学强调的形式只能包括一些固有表达或模仿方式的想法,可能这都是令人极其反感的……。“

 
陈同学的话讲完后,会场上沉默了片刻。一些同学,不,也许是大多数同学,微笑着点头表示赞许她的讲话,他们互相轻击手掌表示祝愿。对他讲话感到不甚满意的少数同学皱起了眉头,咬着嘴唇,他们开始快速做笔记。

随后在由拥护社会主义时期现实主义写实文学观点的郑同学主持的咨询会上,提问的同学表现得非常活跃。

我身旁坐着一个穿青花布衣裳劳动布裤子的女同学。她头发淡黄,脸蛋绯红,我注意到她手因常做农活显得有些粗糙。

当陈同学夹杂着英语说话时,她皱起眉头,用一块花手绢擤鼻涕。我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水对她说:“你赞成陈老师刚才讲的社会主义时期现实主义写实文学创作的观点吗?”

“是的,我同意,赞成。”

“这是我听了她的讲话后留下印象后得出的初步结论。对此问题,虽然我不总是拿得准,作家花费那麽大的精力写出一本小说来,还不是为了满足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广大的读者的阅读需要。但是我相信这些作家是有自己灵魂的。他们这当儿就和我在一起。我在你们身上看到了他们”

“这怎么会呢?我和他们的职业,人生的经历和性格都截然不同。况且我与他们的写作水平相比也相差甚远吧。”

“这只是你自己那麽想象罢了。当一个作家写完了一部小说,他或她的灵魂就进入了他或她的这部小说中,那些与他们写作关系密切,喜欢他们小说的读者,就是他们的好朋友。”

“有一个时期我读了俄国著名作家和诗人契诃夫和普希金的小说和诗歌后,我仿佛觉得我和他们就成了好朋友,陈老师刚才讲话时提到契诃夫和普希金的名字时,我有一刹那就想起呈现在他们小说和诗歌中的他们的优雅的音容相貌。这类事情是没法解释的。”

“我靠近你坐着,却感到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作家哈代的存在。他是你最喜爱的作家。他的小说常常提到英格兰的荒原。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诗人华兹华斯的许多诗歌中也常常提到英格兰的荒原。几天之前,郑老师在给我们上英语课时,他对我们谈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作家狄更斯和哈代谈了整整半个多小时。”

“他说些什麽?”

她看着我,带着一种毫不畏惧的,感到有趣但又压抑不住的激动的神情。

“这还真不是什麽秘密。”

我知道自己处在这位好奇女同学的穷追猛问的尬尴境地,一不小心就会露出自己知识欠缺的可怜相,但我还是抬头看着我手里拿着的这本书,问道:“你猜这是谁写的一本小说的英语简易读物?”

她既紧张又高兴起来:“怎麽?你难道要把它借给我看吗?我从这书封面印的头像看来像是狄更斯留有山羊胡的头像。这是他的著名作品之一吗?”

“这部小说使我想起他度过的不幸的童年生活,”我不由自主地回答,就好像另外有个人通过我的嘴在说话。

“坦率地说到目前为止,狄更斯的书我还一本都没有读过。”她遗憾地说。

我告诉她请她再不要为此事感到有什麽遗憾了,我说:“我今天就把这本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小说英语原著的简易读物送给你!”

她不可置信地看了我一眼,好像不太相信似的。我是认真的。我能想象得到象她这样的刻苦好学的女同学,此时她内心的喜悦之情实在是难以言表的。

我兴奋地对她说:“这是狄更斯留下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他也没有写过什麽回忆录。”

她一脸绽放着的灿烂的笑容使她整张脸都放射出幸福的光芒,似乎我赠送书只是普通而再平常不过的一幕戏剧,但表明了我们和他们相互间的亲密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