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22, 2016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9 )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9 )

 (2016-06-22 22:27:01)下一个
照片为西南师大校园风景之一

我们七三年十月入学离美国总统尼克松七二年二月访华仅隔了一年零八个月的光景, 理查德·尼克松访华,打开了中
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大门。由此而来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有了较大的改善.而此时苏联仍坚持推行反华政策. 双方紧张关系持续,战争一触即发,战争的阴影时刻笼罩在中国人民的心头.为了适应当时的国际和国内已经变化了的形势,我国政府对广大民众的动员工作是没有放松的, 军民被逼得拿起了武器,在军事上已作好了打仗的准备,在政治上时而做些不妥协的姿态,在思想上也丝毫没有闪现出一丝轻敌的念头,试图以永不妥协的精神姿态跟苏联--这个超级大国
对抗到底。

  为了在斗争中把握住对敌宣传的主动权, 以应对中苏两国武装对峙的这样的紧张局势.自七零年大学开始恢复招生工作以来,国内有好些地方院校在开办短期的俄语训练班,想火速地训练出一批俄语翻译人员,专门从事监听苏方的广播电台,从中破译出具有战略价值的军事情报.至少为备战而培训人才,这在当时是不算违禁的.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外语系也趁此机会利用俄语班的雄厚的师资力量及时开办起了训练班来为部队培训俄语人材, 一些部队的官兵被从军营招来接受外语系开办的俄语训练班的培训. 培训课程的核心内容:一,是如何对苏联的报刊杂志的资料进行书面翻译;二,是如何对苏联军方广播电台监听后开展军事情报的破译工作.

除了将部队的军人调来参加俄语培训之外,系领导班子对本校俄语班工农兵的学习似乎也非常重视,而其实在大学毕业之后他们当中有一些学习成绩突出的学员就被分配到边远的军区---与苏联接壤的位于东北的沈阳军区和位于西北的兰州军区,专门从事苏军电台监听,破译军事情报的工作.他们在各自的工作中都能有所成就,并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我相信我们学校外语系俄语专业教师们能取得这样显著的培养人才的成就,恐怕与一位富有教学才干的俄裔中国籍的教师的辛勤工作有关.中国社会是尊师重道的,只要你有教学才能,你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就是隆重的.这位名叫安娜的俄裔中国籍的女性教师的身世而今我已无法考证了,她人甚和蔼,当时我在校读书时,她的年龄怕将近五十岁了.

她是上世纪初苏俄十月革命后流放到中国的白俄人士,解放后就一直在西南师大外语系教授俄语.她的俄语程度甚高,她的教学极受同学们的欢迎.虽说在中国居留很久了,但她的中国话仍很不纯熟.她有一双金发碧眼,身材高大,长相漂亮的儿女.她们一家人在学校的知名度很高.

 对我们工农兵学员如何在当时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自己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同时也为了让我们更好地适应把握住当时的复杂化了的斗争形势, 在我们入学之后,校革委会一直重点的对我们外语系全体师生进行外事纪律教育,这可能是因我们外语系语言学习的性质和其他系的专业学习性质不完全相同的原由,所以在这方面对我们系的全体师生給予特别关照,系领导要时常对我们开展进行强化外事纪律教育活动.

大抵上进行这项外事纪律教育活动是由学院外事办和系党总支共同负责来开展的,在这样对我们特别关照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服从学校外事办为我们制定的所有的外事纪律了。事后我才知道如果自己今后稍有一次不谨慎的泄露真实想法的失言就可能让自己摊上大麻烦。

进校之前我太天真还知道有这些外事纪律存在,那时我所知道的就是不管干什么事,只要凭自己的革命热情干就是对的。后来我才得知如果今后自己还持有这种想法,恐怕将来不干出格的事都难.在校读书几年我没有怎么过问政治,在专心学习,是典型的既不”红”又不”专”的学员,号为”逍遥派”的本人,难道还想逃避这样的外事纪律的约束吗?

在校学习期间,我们居住在一个相当封闭的校园小圈子里,完全过着一种与外界隔绝的生活。为了能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我们班上一些同学进校时随身携带来一部在大百货商场购买的能收到外国电台所播的节目的无线电短波的国产半导体收音机,开学后使用这样的收音机来收听到美国之音,BBC等国外电台广播的英语新闻节目,这对练习提高他们英语听力方面确实是发挥了一些作用.

虽然由于文革时期受着不允许个人私自收听国外广播电台严格规定的限制,要想用收音机收听美国之音,BBC电台的广播节目并不能随心所欲般地顺畅展开,而经常还需要采取更灵活方式来收听这些电台的广播,为了避免冒着随时有人向班级辅导员和系领导干部告发自己收听敌台的风险,每天收听外台广播的时间一般都定在每晚在教室上完夜自习之后,返回到宿舍盥洗毕,脱衣上床就寝躺在棉被里的时候才开始带上耳机打开收音机调到美国之音,BBC等广播电台的相应的频率上,收听到广播的节目.

而此时自己内心好象总受着人们的严辞谴责,自己心里越发是感到害怕起来,真的,那时我实在是担心怕被同寝室的某位室友向系领导告发我收听敌台.但我们班上收听国外电台广播的同学,除掉我之外,尚还有其他同学收听.不仅从成都来的,还有远自甘孜州康定,川西北和省内其它各地来的,自然的结果是这件事很快就传到系领导的耳中,但这件事属于系领导,---即外语系党总支书记,----他个人权限范围内可处理的事---也就是意味着在他的职权范围内,他可以很乐意地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原则来处理这件事.

他虽然是一位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政工干部,而对于国学却有深湛的素养,他在先秦诸子中最喜欢墨家的逻辑,他为人和善,处事通融,而在生活上也颇有那种勤劳节约的精神.但他愿意为同学们服务.这就使得他靠着自己这种稳健的作风,使我们收听敌台这件事也没有受到什么大的阻碍,也没有对我们采取文革时期的那种盛极一时的急风暴雨般的批斗会形式,就将此事平和地处理了.这实在是很值得我们大家庆幸的一件好事.
打印 ]
编辑 ]
删除 ]
阅读 (1051) ┆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发表评论

Wednesday, June 15, 2016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8 )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8 )

 (2016-06-15 10:41:34)下一个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8  )

照片为西南师大校园风景之一

 一般地说来,我们刚进入学校读书的那时期起,-我记得大家就不怎么热衷于搞文革运动了. 尽管每天各类报刊
连篇累牍地发表由中央文革小组领导的写作班子撰写的文章大肆地宣扬评论《要深入持久地开展无产阶级教育革命,改革不合理的旧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以及要在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无产阶级教育革命云云”,》………

文章发表后也没有引起我们多少关注,当时我们这些工农兵学员们却不愿花费更多的时间参与运动了,反而不顾一切地在学校埋头读书学习了.象文革初期那样非常活跃地投身于运动, 到基层的工矿企业去发动群众搞运动的机会是绝少见到了,而努力地学习到有用的书本知识却更能唤起了大家的共鸣.

随着这实际的情况发生了变化,这就决定了我们心境也发生了变化,我们早已将过去做工时穿习惯了的用劳动布制成的工装换成了用蓝色哔矶布制成的干部装, 这不也就是证实我们心境已发生了极显明的变化的一个例证吗?这表明了我们大家已下了很大的决心,要静下心来努力学习了.

还有一件事情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我们学校的革委会对上级领导制定的” “工农兵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简称工农兵学员的’上管改大学’ 决策是作为一项很重要的中心工作来抓的.这项决策所体现的意思是工农兵学员要肩负起上好,管理好和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好大学的重任.我这篇文章对此记述得很简略,确实算不上是什么难得一见的资料(我要告诉读者,我这篇回忆文章差不多是完全凭着回忆在写,连当时留存下来的参考资料也遗失了.难免会有不少遗漏之处.) 但是大体上还记得当时的一些情形.

那时候,学校革命委员会的主要领导成员和学生会的主要负责人都是经过三结合之后进入领导班子的老干部和造反派的头面人物及挑选出的工农兵学员的党员代表组成的。记得只是在军训时期我们全年级的同学生曾实行过军队式的编制----那是在我们入学不久下部队搞军训的那一段时间内是完全按照军队的体制来进行编制的.下设连队,连队下设排,排下设班,每天清晨同学们都要以班级或连队的形式出早操,每天上、下午的军训都要像军人一样排着整齐的队伍,喊着雄壮嘹亮的口号奔赴军训场地参加军训,而每当军训完毕后,也是按照去的时候一样,集成队列,高呼口号返回宿舍。

当军训任务完毕,从营地返回学校,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后, 系党总支就开始着手在系上的各年级,各班级建立党组织.当时由于学员中的党员人数有限,系党总支在各年级中设立了党支部。各班级中只建立了党小组。我们----我和班上的其他同学是七三年十月中旬报道入学后正式开始学习生活的.上世纪70年代初的每个工农兵学员们进高校是肩负着“上管改
”的历史重任的。即: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这是一项由中央文件确定的工农兵学员上大学要完成的任务. “上、管、改”是 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的简称。

1970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批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规定废除考试制度,“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并确定工农兵学员的任务是“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尔后中共中央将”工农兵学员上管改大学”这一形式确定成为一项政策,推广到全国各高校要求贯彻执行.

当时“我们系党总支书记王XX是宣传,落实我们系的工农兵学员上管改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对展开这项工作还相当认真,他经常参加指导班级,年级讨论会、大批判会、亲临现场观摩教室墙壁上张贴出来的大小字报、黑板报、油印小报、观看专题文艺演出、诗歌朗诵会等等.这些五花八门,凡所应有,无所不有的宣传活动刹时间把这所大学校园内保持了多时的沉寂打破了,从而唤发出了一片蓬勃的生机。

当时主要是由校革委会和各个系的党总支来负责这项”工农兵学员上管改”工作的,虽然在形式上搞得十分轰轰烈烈,但总感觉到有些流于形式,总得不到基层单位(各班级)的充分配合.没有发动多少群众来参与这项工作.

院系领导对于这项”工农兵学员上管改大学”工作是规定了以采取以下这些步骤来展开的:一,为了体现工农兵学员肩负的”上管改大学”的重任,决定在院系两级领导班子中增添工农兵学员的代表,如我们年级一班的女性党员学员李XX同学就结合进了系领导班子,成为系党总支的一名委员;

二,  具体措施还包括建立一支“三结合”的教师队伍,“达到教师会做工、种田,工人能教学、搞科研”;三,  课程设置方面则是:“文科要以毛主席著作为基本教材;四,  外语教材要‘七分政治三分文学’,适应国际阶级斗争需要;五,  理科教材要不断总结我国工农兵的发明创造,批判吸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六,  另外,建设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不断增加学校经费,五年后“实现全校粮食基本自给”。

七,  组织各系,各年级的同学深入研究学习中央制定的工农兵学员上管改大学的这项方针政策.--------但这些工作在我们留校期间所做到的是非常有限的.院系有关部门编印了《工农兵学员上管改大学宣传资料汇编》一册三十二开的厚本子,分发到各系,各年级各班级的同学组织学习.此外还印刷了若干份补充学习资料,好象大家都没有怎么认真阅读学习这些资料,事后大家都不负责任地,有的用来垫衬东西,有的任意扔掉.系总支书记曾经建议过多次,想以班为单位来组织大家讨论学习这些资料,以便今后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但都遭遇到了大家的冷遇.

八,  从各系,各年级,各班选派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随教师一道编写教材.-------记得当年(七三年)十一月份的一天,外语系从我们年级中选拔了六名优秀的学员参加外语教材的编写的研讨会。当选的学员代表中既没有女生,又没有农民,工人或解放军学员的代表。大家对此都感到相当的气愤。

次日上午,系党总支的王书记为此专门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对这六名学员如何被选来参加外语教材编写的会议一事向同学们作了说明,并为今后如何选拔教材编写的学员代表制定了一些基本规则。他表示:“我们在本次召开的会议上暂不讨论究竟应该选派谁去参与教材编写,但只讨论我们是否贯彻执行了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正确路线,云云”。王书记的讲话并没有博得全场听众的多少喝彩,赞叹,有的同学实事求是地陈述了自己的不同观点,有的甚至直言不讳地提出了反对意见,不赞成派遣已选拔出的那六名同学去参加教材编写研讨会。

我们班的 学习成绩很好的张同学没有被选上参加教材的编写,他还一度为此感到很懊恼。王书记讲完话之后.他首先举起手要求发言,他抱怨说我们系上的一些的老师很痴迷于维护自己个人的形象。他说:“主持我们系的教材编写组的教师们声称如果系上不挑选最具才华的学生来编写教材,他们害怕学校恐将失去它曾享有盛名的学术声誉,”大家听了张同学发表的这番讲话之后都纷纷点点头表示赞许。有一位同学还说:“老师害怕选派学习成绩水平一般的学员来编写教材会给他们带来不利的影响。”

一位农民同学更发表了一番深深打动人的谈话,她说:”即使我被挑选上了,“我也不敢去。即便没有什么人来同我竞争,我也没有能力去应付这份工作”而另一个同学说,能参加这次教材编写会议让我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如果总是挑选那些最优秀的学生去参加教材编写的话,那么学习差的同学与他们之间的差距就会不断扩大。一位同学还说:” “我们就像一支军队。绝不让一个战士掉队,“。

一位女同学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全班同学的学习水准必须一起提高。当每次从我们班上挑选同学去参加编写教材时,我此刻不禁要想起,“----他们当中有没有我们农民学员的代表?”最终,也还是最初选定的那六名学员去参加教材编写研讨会。可见即使是教育革命也有其局限性。

读者或许会问,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同学都想争着去参加教材编写研讨会,这点倒不妨在这儿略略加以说明,校文革委在我们入学之际实时地提出了”工农兵学员上管改大学”的口号,但可惜当初只能限于口号.并没有真正地去落到实处.后来才逐步付诸于实践的.我们有些同学正是抓住了这一机遇进入了教材编写小组.

他们之中的个别人太好大喜功,他们那种极于想表现自己的虚荣心在我们进校初期实在是表现得太强烈了,大家都被这事兴奋着,沉不住气.结果就使得其中的一些同学浮泛的叫嚣着为了实施”上管改大学”,必须动员群众,组织群众.而他们也欲趁此抓住这难得的机会挤身于这教材编写小组.于是在动员,组织群众的基层之上,这种浮泛的叫嚣风气就更盛极一时了.因而也就有少数的个人英雄主义索性高蹈,他们不甘寂寞,极愿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才能 于是就极想争着去参加教材编写研讨会------这就不足为奇了.这或许也就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的情调的表现吧?

打印 ]
编辑 ]
删除 ]
阅读 (298) ┆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Saturday, June 4, 2016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7 )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7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7 )

 (2016-06-04 17:28:37)下一个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7  )
照片是西南师范大学校园景色
 
第二学期校方又为我们增添了一些新课程,主课教师没有换,还是李老师担任.最令我们喜欢的是教我们写作课的郑老师,她教了我们一些英语写作的基本知识.这是比较有趣味的一门功课.她把一本很浅显易懂的英语写作教程很祥细地教授了我们,同时还征引了一些辅助性的资料作为教材.这虽然是一种颇为灵活的教法,但于我们,特别是我自己,却有很大的影响.

从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又新开设了英语口语和写作这两门课程,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基本知识的培训. 她教授的这些培训课程便是她向我们充分展示她的英语学问.郑老师已是中年,拥有丰厚的英语专业的基础知识,这一方面的学问,是她读大学本科时花费了很多工夫学习得来的..她是教我们专业课李老师的高足,也是李老师带出来的研究生.难怪他们师生俩的教学法有不少的相似之处.

郑老师的授课比较有趣味的还是她教授我们英文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她在课堂教学时,一再对我们强调学好英语写作打好英文基础,就是为教学科研和将来对外交流做好充分准备的。

第二学期中她教授我们怎样利用英语的基本句型转化来写文章,启发我们把主语,谓语动词,宾语等语法概念同行为主体,行为, 行为客体等现实生活概念区别开来,研究其间的相互关系.这实际上也就是研究各种句子成分之间的转化现象和各种句型之间的转化关系. 由此而来还可扩展成为许多其它句型.在此基础上,为地道的英语写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她还整整地花费了十几个学时来教授我们英语16种时的用法.

她还教授我们如何写学期论文”, “如何写摘要”,“如何写简历”和“如何写个人陈述”。这使得我们对英语的写作知识有了更深一层地了解. 她把英语写作分成描述和叙事、过程说明、比较和对比、因果分析、举例说明、分类法和定义法等等六个对比的方式,并称重点是论说文的写作。中英文写作策略经常是相通的,但同时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让英文写作中策略的运用形成了一些特点,与中文写作不甚相同。

如果了解和把握这些特点,就能够有效地运用写作策略来撰写出一篇通顺的文章。英文写作说到底是一门实践课。因此,本课程强调实践与理论知识学习相结合,把“过程-体裁”教学法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希望借此来提高学生的
英语写作水平。 ... 成果教学法认为写作与语言知识(linguistic knowledge)相关,她常常分析点评学生范文,强调为学生提供边学边练的机会。

郑老师这人性格非常的温和,在教学中能够和学生接近而且极善于启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的,就除李老师之外,她担任口语和写作两门课程的教学.她的教学多半还有些新异的创见.------在若大的教室四围的白色墙壁上张贴着几张文革时期的宣传画和几幅标语之外,几乎没有什么装饰. 为了方便 我们学习,郑老师便在墙头上所余的空隙处张贴着经她亲笔书写在白纸上的常见的英语的惯用句型的标语式的张贴纸,以此来促使我们随时都可记住这些惯用句型. 这种办法还是有效果, 日久天长,就可以记得不少的英语的惯用句型,也可以积累不少运用这些英语的惯用句型来进行写作的知识.

郑老师读研时,她的导师是李老师.李先生大约现在也还健在罢?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他正在翻译英国作家狄更斯的长篇小说《双城记》,他的脑子里仍充满着了一股永不厌倦的精神.他的译著极多,他的弟子可以说普遍于四川. 郑老师是他的一名得意的门生.她很尊敬李老师,在我们当时看来,觉得李老师就好象是一位大师似的人物. 我们常常在阅读英语文章时遇见新单词, 在没有字典的情况下,就只有盯着它看,然后结合着上下文来猜出它的意思.李老师鼓励我们这样做.

那时每一学期都没有安排过考试,一直到七七年春季拿到毕业文凭离校的那一天为止都没有参加过一次考试. 这种整个在校学习期间不考试的情况肯定是与1973年六月发生在东北辽宁省的一个名字叫张铁生的知青在参加该年高考中交上一张白卷,并在卷子背面写下一封致领导的申辩信,被树立为”反潮流”英雄,而一举成为的文革时期的著名人物的这一事件有关联的.

张铁生在文革时期成名的原因,是因为他在1973年六月底参加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最后一场理化考试中,张只会做3道小题,其余留下一片空白,考试结束后,他基本上算是交上了一张白卷,他却在试卷背面写了一封“给尊敬的领导的一封申辯信”。他在信中写道:” 对于那些多年来不务正业、逍遥浪荡的书呆子们,我是不服气的。”他还诉说他因不忍心放弃集体生产躲到小屋里去复习功课,从而导致文化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仅仅这么几个小时的笔试就取消了他的入学资格,他认为这对他是不公平”的云云……

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毛泽东的侄子——毛远新得知此事后,将张铁生试卷背面的信作了删改,指示《辽宁日报》发表,
..... 在“编者按”中该报编辑这样写道:“张铁生的理化这门课的考试,似乎交了''白卷'',然而对整个大学招生的路线,交了一份颇有见解、发人深省的答卷。"。接着人民日报也转发了《辽宁日报》发表的这篇报道,霎时间张铁生成为“文化大革命”的风云人物,被封為“白卷英雄” .

张铁生的命运从此改变.. 1973秋,张铁生被铁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录取并被破例发展为党员。。“白卷英雄”张铁生的出现也影响了1973年大学招生的路线,导致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又被取消,并且将这年的考试,视作是“资产阶级教育路线的回潮”,教育领域的所谓“斗、批、改”运动,又掀起一个高潮。张铁生成为敢于与“资产阶级教育路线”作斗争的英雄,红极一时。他的这封不足千字的信,不仅极大地冲击了当时好不容易开始走向正常的教学秩序,更成为一个巨大的政治事件。

经过张铁生考试交白卷事件的发酵之后,在全国各地的高校实施的考试制度就已经遭到扬弃,“随着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进一步深入展开,考试制度便迎来了彻底的蜕变-------这自然就是我们这一届工农兵学员,可能还包括74,75两届的学员从进入学校开始学习之日算起到毕业离校时都没有参加过一次考试.学校当局声称要将旧的高校考试制度与资产阶级教育路线挂钩来进行彻底批判.

开学之后不久由校革委会发起的”学习张铁生,批判资产阶级教育路线,誓将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进行到底”的大会就在学校大礼堂召开了.来参加大会的学员和教师人数相当可观,各个系的人差不多都来了.我们全班的同学坐在前几排的位置,大家的表情是很肃穆而庄严的.校革委会主任自然发表了一通讲话.他声称已经表现出反潮流精神的张铁生对代表资产阶级教育路线的旧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并赞扬张坚守住了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阵地.

而且这位主任强调了当前批判资产阶级教育路线的重要性,他还重温了1966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党中央和毛主席一再指出旧的资产阶级教育制度包括招生考试制度,必须彻底改革。这种旧的招生考试制度,对我们社会主义事业是危害极大的。这个制度不是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而是资产阶级政治挂帅,分数挂帅. 实行这种制度,是严重地违反党的阶级路线的, 会把大量优秀的工人、贫下中农、革命干部、革命军人和革命烈士的子女,排斥于学校大门之外,为资产阶级造就他们的接班人,大开方便之门………。”

之后各系党总支书记,农民学员代表,工人学员代表,解放军学员代表都说了话.他们主要强调了批判资产阶级教育路线, 改革旧的招生考试制度的重要性.应该学习张铁生那样的斗争精神.不仅限于教育界,应该超出教育界,将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进行到底.散会后我们系的党总支书记根据校革委会的指示,布置我们年级的各个班要按这次大会传达的精神认真地讨论,学习, 自觉坚定地贯彻执行校革委会的部署和要求.

自校革委会在校大礼堂召开了这次全校师生参加的学习张铁生,批判资产阶级教育路线,誓将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进行到底的大会之后, 随后召开的全校性的批判大会似乎就不多了,但我记得后来校革委会还召开了几次大规模的全校性的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批判大会,这几次大会我都参加了,而且留下了一些印象.大会是由校革委会联合各个系的党总支书记发起的.地点也是在校大礼堂,时间是下午,差不多全校的师生都来参加了.我们年级几十个人坐在礼堂的前座.人数比起其它的系来不算多,而我们大家的情绪却是很激昂而虔诚的……….
打印 ]
编辑 ]
删除 ]
阅读 (1403) ┆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