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31, 2019

译爱尔兰诗人叶芝《落叶》一诗

译爱尔兰诗人叶芝《落叶》一诗


 The Falling of the Leaves By 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

 Autumn is over the long leaves that love us,
 And over the mice in the barley sheaves,
 Yellow the leaves of the rowan above us,
 And yellow the wet wild –straw berry.
 落叶

秋天在爱我们的长叶子上,

 大麦捆扎堆里的老鼠身上,
 抬头望见染黄了花揪树叶,
 还见染黄了野草莓的湿叶。

 The hour of the waning of love has beset us,
 And weary and worn are our sad souls now,
 Let us part, ere the season of passion forget us,
 With a kiss and a tear on thy drooping brow.

 爱情枯槁之时令我们苦闷,
 悲伤的灵魂已是疲惫不堪,
 趁爱情的季节将我们遗忘之前,
 分手吧,吻和泪留在你低垂的眉宇间。

 威廉•巴特勒•叶芝(1865-1939)被广泛认为是英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获得了192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著作受到爱尔兰文化和政治的极大影响。

 原诗抑扬格为主,原诗两节,共分为八行。第一节每行5音步,第二节除第三句是6音步,其余每行是5音步。原诗韵式为 abab abab.

Wednesday, January 30, 2019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70 )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70 )


 照片为西师校园及北碚城区风景照片 


前天我们全年级的同学们从驻扎在北碚附近的一支高炮部队结束为期一个月的军训之后返回学校,昨天休息了一天。


 昨天晚上下了一场温暖的春雨。学校各处,凡是有空地的地方忽然生出了碧绿的青草。校园里的白杨树上点缀着绿油油的绒毛,桉树和梧桐树抽出了清香的嫩叶。


 系上的会议室的门窗已经重新刷了一遍油漆,桌椅和窗玻璃擦得干干净净。今天早上九点半钟在系上的会议室召开了外语系七三级学军的总结大会。


 大会还是由系总支书记陈书记主持。这还算是一场气氛严肃的会议。这间陈设简单朴素的会议室里坐满了人。我又见到了我们这次学军活动的领队张老师。她穿了一件蓝色的新衣服,现出非常兴奋的样子,微笑着坐在主席台上,注意地倾听陈书记的讲话,偶尔也点头回答旁边一位女同志的低声询问。


 从主席台上望下面,这个会议室还真不小,来开会的人也不少。可是我听不见私下谈话的声音。大家的眼光全集中在主席台上,陈书记在那里作了半个多小时的讲话,他总结了一下我们这次军训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一些仍值得我们注意需要改进的地方。


 他讲话的时候,他的明亮的眼睛射出一道柔和的光,我们看出他对同学们在这次军训活动中所取得的一些比较好的成绩还是感到很满意的。有时说到激动之处,摘下一顶褪了色的军帽放在桌子上,拿右手端起一杯茶喝上一口,然后把茶杯放在桌子上,继续谈起来。


 他还引用了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军训对我们在文革当中的锻炼成长及将无产阶级教育革命向前推进发展都是必要的,同时谈到同学们在为时一个月的军训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还谈到在军训活动中同学们能够与战士们打成一片的原因。


 并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分析军训活动中所存在的一些矛盾的处理方法,然后又谈到今后学工学农学军这三大办学方针将成为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被长期地贯彻执行下去。


 他还声称,咱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三大办学方针--学工学农学军对无产阶级教育革命事业的发展将产生无可估量的影响。发展的前景将会是非常广阔的。


 最后他以毛主席的话寄语我们:-------“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第一,青年人既要勇敢又要谦虚;第二,祝你们身体好,学习好。将来工作好;第三,和----------”。


他的讲话迎得了同学们和老师们无数的掌声。 接着是张老师代表我们军训同学们讲话,她把同学们在军训中的感悟到的心得体会 带到会上来了,用很平实的语言在大会上娓娓婉婉地叙述着。


 她说,外语系七三级的同学们通过参与这一个月来的军训活动,与部队指战员同志们的心贴得更近了,也让实践同理论学习扣得更紧了。


 在军训中,同学们高标准、严要求,反复演练,一丝不苟。可一到训练场地马上展开训练,同学们就练得浑身大汗、热气腾腾的, 这是一幅多麼令人感到欢欣鼓舞的景象。


 她说,当同学们离开了书桌,走出了校园,来到部队军营的战士们当中。我看见同学们在军训的艰苦训练的过程中脸上流淌下来的汗水,觉得同学们锻炼得更成熟了。更增加了我对你们将来获得成功的信心。


 你们将来会成为什麽样 的接班人呢?不用说,你们一定会成为我们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会看见,今后你们甚至会做出许多我现在梦想不到的事情。


 她的讲话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出神地望着台下的同学们一张张微笑着的脸:她好像领悟到了什麽东西,她想象得到让每一个同学健康活泼地茁壮成长,而成为新一代成功的接班人将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一幅多麼持久的和平与普遍的繁荣的景象啊!


 这次的总结大会开了一整个上午的时间。会议上还邀请了四个同学代表谈他们自己的感人事迹和心得体会。和过去的大会不同的是,发言的同学中有一半是属于表现良好,积极争取入党的同学,其中就有陈同学。


 有的还不曾在这样的大会上发过言。他们谈得朴素,简单,但是谈的是真实的事情和真实的感情。


 张老师尽可能多地把他们的谈话记在一个本子上。我注意到陈书记也在记录。不过他更多地时间望着讲话的人,两只乌黑大而明亮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动也不动一下。特别是陈同学讲话的时候,他的嘴角露出一丝满意的微笑。


 陈同学发完言后,接着是郑同学发言。他走上讲台就得到一阵热烈的掌声。他说,他在这次军训活动中从战士们身上学到他们不少的优良品德。


 他还谈起在学校念书的时候读到不少有关描写解放军英雄事迹的书籍,他觉得从书中读到的有关描写解放军的英雄事迹倒是在战士们的实际军营生活中表现出来了。他喜欢阅读描写解放军战斗英雄故事的作品。他在军营生活里到处都碰到这样的英雄模范式的人物。


 四位同学的讲话占去了一些时间,可是他们的讲话都很精彩:他们说出了他们要想说的话。好些年我都没有听到过如此充满着真实感情的谈话了。


 当四位同学发完言后,带着愉快的笑容走下了主席台,各自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了。


 因为我知道陈同学曾追求过杨同学,我便侧过身去,故意问坐在我旁边的杨同学:---------“你听了陈同学的发言有什麽想法?”


 ---------“我要向他学习呗,”她显得有点尴尬地回答道。 


我说:------“你这样说一声要向陈同学学习,这话可不是正中了他的下怀,他做梦都想听到你说这样一句话啊,我曾听他说过不把你追到手,他誓不罢休!你看,他的决心真够大啊。哈,哈!”


 她红着脸说:---------“他就是爱说些梦话,把自己啥子心事都讲出来了。也不管别人听到后心里的感受如何。他最初追求我的时候,我心里面就感到很不乐意,表示了不愿意接受他的追求。” 


-------“后来他再次向我表示他想追求我的那种意思时,我决心大了,我便坚决拒绝了他。“说完这话之后,她的两只黑眼瞳又不动了,表情显得有点呆滞。


 -------”啊--------,我知道。我想起来了。------我不该向你问起这样一句话-。------“我充满歉意地向杨同学说道。


 之后,我们两人又沉默着了。杨同学要想说甚麽话,但又停止着没有说出口来。


 ---------“你想要说甚麽?怎麼想说又不说呢?”我问道。


 -------“唉------我-----我-----我不好开口说嘞。”杨同学呢喃小声说,她的脸色在日光灯光之下晕红起来,红到了耳畔。


 --------“真个象了,我倒好像要遭不白之冤似呢。”杨同学又小声说道。


 --------“唉,人的心总爱猜疑到那些事上去。“杨同学又自言自语地说道。


 --------“难怪刚才你怎麼总不爱说话呢?此时,你还有甚麽对我说的吗?”我说道。


 --------“我没有什麽话可说,但是,--------假如你是肯帮忙的话,我只想你以后别在向我提起这些事了。我真没兴趣谈起这些事。“


 ----------”你想想吧,现在我们的学习又那么紧张,谁还肯花费那些精力去谈那些事?“杨同学说道。


 她又十分伤感地说道:------”世间上的一切都好像在逼迫着我,我自己也在逼迫着我,我好像遭了磨难一样。“


 ----------”你这样决定了也好,不过-----唉,陈同学--------怕与你没有什麽缘分了。“我有点遗憾地说道。


 -----------”你说说看,那有那样的事呢?------“杨同学不容分辨的说道。我们两人又陷入沉默之中了。


 --------“唉,对这件事我多少还是感到有些惋惜-------。”为了缓和一下气氛,我打圆场似地说道。


 日光灯光将主席台上照得通亮。地板还是铮亮的,可是铺着红绒布的长条桌子上除放了几个茶杯外,就没有放上什麽东西了。下面的听众都还在聚精会神地听着台上由陈书记作最后总结性的发言。


 他说:-------“我刚才在开幕的发言中,对同学们寄予了特别的希望,我非常高兴今天能参加这样一个不平常的同学们学军的总结会。我是怀抱着向同学们学习的心情来参加这次会议的,很荣幸的是我没有失掉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这实在是一件大好事。“


 --------“我今天在会上,拜听了各位老师和同学的发言,我得到了很多的教益。同学们和老师们这次下部队开展军训活动时所取得的宝贵的实事求是的经验和学习到的解放军的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希望你们带回学校来,使我们的无产阶级的教育革命事业也能够兴盛发展起来。“ 


--------“高校的教育和科学技术要为人民服务,它们才能获得正常的发展。人民要被科学技术武装,人民才会发挥伟大的力量。这科学技术与人民的结合,只有在我们这个时代是确实地做到了。“


 --------“这种实践的精神,我希望同学们也一定要带回教学的实践中去,使我们的同学们,对于今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够做出新的贡献。” 


---------“同学们不久又要离开学校到工厂去学工了,在此院革委会和外语系党总支托我带给同学们一个希望,便是希望同学们能够密切联系工人群众,在工厂开展的学工活动中能够取得更大成就。“


 陈书记的发言完毕后,这次的总结大会就结束了。 会开得不短,三个多钟点才结束。

Wednesday, January 23, 2019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69 )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69 )


 照片为西师校园及北碚城区风景照片


 第二天(一九七五年三月三十一日)是我们离开军营返校的日子,清晨在微风的吹拂下,头一天召开的欢送会给我们带来的心奋激动不已的欢乐气氛已经开始消退了。


 这天黎明已经用一线微弱的白光勾画出耸立在北温泉南部的缙云山的高峰。这山峰即使在一月份天气最冷的时候,山顶上也是郁郁葱葱的,凸现在蔚蓝色的天空下,在这样高的地方,天色总是明净如洗,一尘不染的。


 这天早晨我从营房窗口望出去,看见了嘉陵江和遥远的群山。我顺着在山脚下流过的嘉陵江望去,水流湍急的嘉陵江沿北碚城,向右转了一个弯,一直注入长江。


 我们在军营食堂用过早饭后,上午九点钟我们在张老师的带领下走到军营大门口外面整队集合,同学们便很快地在此排成了一列整齐的队伍。四周围都有一些战士。但他们大部分都集中站在大门外的那条马路顺着右边栽着一排高大柏杨树的路边上等待着欢送我们。


 在那里我看到了许多张熟悉的面孔,他们都是在这一个月军训当中认识的战士。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对着我们微笑,我记起其中有一位我对他颇有好感的战士是我在训练场练习射击时认识的,他的脸上总是挂着慈祥、和善的笑容,很热情地同我们交谈并很耐心地教给我们有关高炮的对空射击技术。 


而此时当他走过来跟我和其他几位同学握手告别的时候,张班长向我介绍了他:---“这位是我们班的五好战士夏彬同志:” 五好战士夏彬同志。


哦,我认识他,我见他的照片还在五好战士光荣榜上张贴 着,并在那张照片下面加上一段文字介绍了他的模范事迹。不久前我还曾特意走到那光荣榜跟前,仔细地阅读它上面发布的有关他的模范事迹的文字介绍,我还特意向其他同学介绍了他那感人的模范事迹。


 如今我还真有点熟悉他的模范事迹了。然而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他今天还特地亲自到现场来为我们送行,这令我感动得情不自禁地要为这位热爱我们的解放军战士致以崇高的敬礼了。


 夏彬走过来与我们握手依依不舍地向我们告别后,他转过身去慢慢地走开了。之后在人丛中就不见他的身影了。


 因为这位战士将对他家乡贫穷面貌的改变发生相当大的影响,所以我可以在这儿把他略微介绍一下。他身材高大,长了一双非常聪明,好看的眼睛,还长了一张白净的脸蛋。


 谈到才智,他不但有,而且无比高明。他于1947年六月某日出生在河北饶阳附近一个小乡村里。夏彬常用带河北口音的普通话说他总忘记不了饶阳县,更忘记不了他们那个村子,更忘记不了他家房屋后面那条小河。


 当夏彬离开后,我想起杨同学昨天在部队同志们专门为我们同学举办的欢送会上她写给战士们的那一首告别诗歌:


 你们的军营离我们的学校很近很近,
 可让我的一行一行诗篇
 象一群飞翔的鸿雁那样,
 飞向军营专递我们的亲切的问候------。


 我还记得当杨同学朗诵完这首诗歌后,夏彬还为这个精彩的节目,兴奋得不得了,激动得不停地鼓掌。并夸奖她表演得好,他老是要求:---“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战士们要求一次,杨同学就增加一个节目。最后杨同学还给大家表演了一个大鼓书《我是一名新来的高炮手》的节目。她演唱的每句话都好像落在我们心上一样。唱得我们心里真暖和。哪个不夸她唱得好!


 离开军营返校以后我就没有再见到这位名叫夏彬友好淳朴的战士了。我猜想他后来一定转业回到家乡务农去了,或许他正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或许正以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艰苦创业改变家乡一穷二白的面貌去了。自我们分别以后,我没有能够把我及我们同学们对他的关心和感谢带给他了,为此我感到十二万分遗憾。


 而此时,我们大家正排好队伍站在军营大门前空地上。大地仿佛像经历了一场大雷雨以后空气变得更洁净一样,同学们的心灵也变得平静,快乐,清新如洗。


 我们的队伍马上就要出发了,这时正是上午九点过钟的光景。带队的是张老师,他走在最前面。


 杨同学正站在队列里,她正转过身来,看见了张班长,她焕发着青春朝气的脸上露出和蔼的微笑。张班长向她点头,并向她伸出手来。他握了她的手。


 张班长说:------“我们还希望聆听你再一次为我们大家朗诵一首诗歌嘞!“ 她迟疑一下,只见郑同学在她的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之后。她高兴地说,她看见战士们好像看见亲人一样。可惜她现在没法再为他们朗诵一首诗歌了。


 她告诉张班长:-----“部队的战士们都知道我曾写过一首‘告别’的诗歌,大家都爱听我朗诵这首诗歌,又说还希望我能够再为大家朗诵一首诗歌。”


 她笑着,点着头继续说:----“我听到这些消息后感到很高兴,而且我很愿意满足战士们寄予我的厚望。我回到学校后,保证再写一首诗献给战士们。只要今后有机会,我一定要回来再次朗诵给战士们听。”


 站在路边的雷政委,赫连长,张班长和不少战士向我们队伍走过来,他们向我们伸出手来。我们握了他们的手,然后我们相互之间说了一些告别和保重身体的话语。大家就依依不舍地告别了。


 我们的队伍出发了。我最后回头望了一眼这样一座修建得朴实无华的军营,我想它是一座多麽地适合战士们在此驻扎苦练军事技术,锻炼成长的军营啊!而我们作为曾在这里接受过一个月军训锻炼的工农兵学员今后应该继承发扬光大解放军的这种由来已久的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


 告别部队的首长和战士们之后,我们队伍从军营大门前空地上出发,再一次踏上了一个月前从学校来这支高炮部队时曾走过的这条公路,呼吸乡下的空气,感到非常愉快。


 这条公路一直通往位于这支高炮部队军营的东边的我们学校,我们离开军营后,就朝着这条伸展在群山之中的公路上走,这段路并不遥远,离我们学校有十几公里远的路程。


 我顺着这条铺设在群山之中的公路上望过去,见周围的浅山由深蓝的颜色逐渐转化成深灰色,灰色的暮气连把自己的情趣都灰色化了。我突然生出由军营出发后从来不曾起过的一个怪异的念头-----在那些浅山丛中万一发现有一条近路可直达我们学校该多好啊!乘着这天色还明亮的时候朝那条路一直走过去;要不了多久就可走到学校了。----这种奇怪的念头一直执抝地纠缠着我。


 我们沿途经过一个村子,这个村子位于通往我们学校的那条大路旁,被一片树林所环绕。在这座村子里据说住有一个退伍的自愿军战斗英雄,他自然都是久经战斗的,负伤了,然后才能从朝鲜回到村里来得到那份休养期间所必须的安宁。


 然而这同样不那麼容易,因为他的心总是平静不下来,他总想发动村里的几百名群众向大寨学习大搞农田水利化基本建设,走农业集体化道路,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最终他们之所以能够圆满完成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目标任务的主要原因,只是因为他善于依靠群众,每一次出工大搞农田改造,群众都会积极的参与。目前他还正在带领他们村的群众艰苦奋斗着,不久之后一个富裕繁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农村就将在他的家乡出现。


 我们又继续赶路,好容易走到了下一个村庄,问起路来,据说离我们学校还有五里路远。我们打算一鼓作气地把这段路走完,便可到达学校了,这样到学校的时间或许就并不太晚了,也就是下午三四点钟的光景。


 此时,我们也感觉着很兴奋,在正午明媚阳光照耀下,和煦春风吹拂着弄得我们身体很暖和。我们从军营返回学校的路程算是已经走了一大半了。 


那时文革时期北碚城内的市面上及周边地区的社会治安秩序很好,行人并不会遇到什麽坏人的骚扰或打劫,城里没有抢匪和盗匪的痕迹,乡下也没有这类匪徒的痕迹;


 因为文革时期都十分注意维护社会的治安秩序,当局亦不遗余力普遍发动群众来打击流氓,坏分子等等一切犯罪分子,犯罪分子刚一露面,活动尚未展开便已被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了。


 罪犯没有能力发展成大范围的,带普遍性,频发的,性质恶劣的犯罪事件。那时大多数犯罪分子摄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威力,他们常常到各基层单位的文革委员会或到群众专政组织,或到文革化的公安机关来输诚,坦白交代,悔过自新,重新做人。


 在路上走着的我们倒也没有什麽特别值得留在记忆里的东西,但大家都感觉着沿途风物呈着一种太平无事的景象。 


当我随着大家精神百倍地走到离学校已不远的地方的时候,幸福地回忆起我们在这支高炮部队度过的这一个月的军训生活时,我走起路来,迈出的步子就更坚定了。


 我们步行了两个多小时的光景终于抵达了学校。我们激动着一面喊着,跑着,跑到前面一片开阔的地方,已经能够看见学校的大门口了。随后我们走到学校大门,从那里进去便看见一尊用汉白玉制成的毛主席站立着的全身塑像在灿烂的阳光中飘渺着,却没有看见一个我认识的熟人。


 在前头领队的张老师不期然地把步子停止着了,同学们也把步子停止着了。这时张老师决定既然我们已经到达学校了,就该把队伍就地解散了。


 同学们一听到张老师说:----“我们已经到学校了,把队伍就地解散了吧!“这时, 大家便高兴得一哄而散了。


 接着我们来到正对着学校大门口的显得十分庄严的那一尊毛主席塑像跟前,它的后面是修建年代已久的学院行政大楼,这栋庞大的建筑物的宏伟的建筑风格倒是曾经打动过我。


 一想到前年十月中旬我刚来学校去外语系报道时,曾途经过这栋大楼,我心里对它就有了一种美的感觉。我所注意的仅仅是它那简洁朴素,有厚重历史感的外观。


 我望了一下这栋修建于1958年大跃进时代四层楼高的建筑物,但是却带着一种喜悦的心情回忆起我当年初次见到它的情形。自七七年初从学校毕业离校以后,就再也没有返校到那栋建筑物里去过了,我想这一切都是由于我工作忙,没有时间的原因所引起的。


 我们就这样高高兴兴地顺着石梯坎走着,一眼就瞧见这栋学院行政大楼到学校大门之间的这片绿化地带显得真是好看。


 而此时在那栋学院大楼的门口竟不期然地遇着了数学系七三级的成都老乡周同学,他也随两名同学由那儿出来。


 -----“喂,周同学,你好!好久不见了,最近你怎麽样,还好吗?”我这样简单地以同学的称谓向他打招呼。我们当时就是这样互相随便称呼为同学的,他自己也挺乐意接受这个称呼的。然而他却不曾介意我为他奉上这个称呼。


 我见他只是把头摇着没有回答我的问话。我又问道:-------“你们数学系的同学去学军了吗?”。


 -------“我们年级最近也打算去学军啦,但去军训的部队还未决定。”周同学说道。


 -----“ 你们该也会象我们系一样去高炮部队学军吧?”


 ------“不会的,我们系究竟去那支部队学军要今明两天之后才会知道的。”周同学说道。 



我们又继续寒暄一会儿之后,大家才相互道别,随后各自离开了这栋大楼,先先后后地走向自己要去的地方。之后我便朝外语系大楼走去了。

Sunday, January 13, 2019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68 )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68 )

 照片为西师校园及北碚城区风景照片



 今天的早晨又是一个晴明的早晨,只有我们学军的这支高炮部队驻防的周边地区才见有这麽多,这麽好看的松林和稻田,一片接着一片,覆盖着地面,给灿烂的阳光照耀得十分翠绿可爱。


 昨天是我们在这支高炮部队军训的最后一天了。这样我们年级的全体同学来这支驻扎在北碚附近的高炮部队开展一个月的军训活动就到此结束了,明天我们就要离开这里返回学校去了。


 今天高炮团的雷政委特意要为我们年级全体同学主持召开一场欢送会。欢送会将于今天下午两点在军营的礼堂里举行。我们三月初来部队军训时欢迎会也是在这礼堂里举行的。


 到了下午两点钟的光景,担任我们这次军训活动领队的张老师带领着我们大家走进礼堂。礼堂中设有凳子,一米多高的舞台下间隔地横放着二十几排的长木椅子,上面已经坐了一些人。我们的同学刚刚在前几排找一些空位坐下,欢送会就开始了。


 人们马上静了下来。所有眼睛都向着那个讲台。这是一场庄严而朴素的典礼的开始。讲话的人一共有四个。前两位是部队同志,一位是雷政委,一位是赫连长。后两位是我们的带队张老师和我们班的学生代表郑同学。


 首先由高炮团雷政委发表欢送讲话,雷政委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说明同学们参加军训活动的重要性及对活跃部队文化生活的贡献。


 他还引用了毛主席的指示:“派军队干部训练革命师生的方法很好。训练一下和不训大不一样,这样做,可以向解放军学政治,学军事,学四个第一,学三八作风,学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加强组织纪律性。”


 他并说明按照毛主席的这一指示开展学军活动是普通高校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还谈到了学生参加军训是文革时期高校教育革命中的一件大事。”


 雷政委接着说:----“和同学们相处一起的愉快日子终于就要过去了。一个月的时光仿佛一瞬间似的就将远远地离我们而去了。“


 ---“其实这哪里只是一瞬间!这段时间里有多少时光是同学们和战士们一起流着汗水,共同切磋,冒着日晒雨淋,在训练场上一起努力刻苦训练整队集合,排队,练正步走,跑步,练刺杀,射击,等等的基本功以及反复演练高炮繁琐的操作过程的枯燥乏味的日子中度过来的啊。“


 ---“在这日子里同学们和我们战士们并没有少流过汗啊。同学们同我们的战士和干部一起生活了三十来天。大家互帮互学,我们部队同志在军事训练方面好好帮助同学们完成军训任务。“


 -----“尽管同学们比我们有才华,却缺乏社会实践的经验和锻炼。但只要你们坚持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而又确实地做到了这一点。那嘛你们一定能够在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新的贡献。“ 


----“我衷心感谢这次前来我们高炮部队参加军训的西师外语系的老师们和同学们,你们的到来也为我们部队军营的文化艺术生活增添了不少欢乐气氛。“


 ---“要是你们能够在我们部队多逗留一些时候,你们可以看见战士们在训练场上刻苦训练,在部队农场的田地里辛勤劳动,在工地上修建房屋,在公路上挖土修路,他们都怀着那麽高的生产热情在劳动,他们的脸上始终洋溢着那种带信心的笑容,他们那双动作快速好象永不休息似的操作高炮的手会引起你的惊喜和赞美。“


 -----“你不必到处去找英雄,也不必去找先进的事实和带传说性的典型人物。他们就生活在我们战士们当中。“


 ----“可是我们也不能放过这为数众多的坚守在高炮训练岗位上,在训练场上刻苦训练的同学们。你们有着同样的平凡的面貌,同样乐观的表情。更拥有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当你们就要离开我们的时候,我希望你们把这种精神带回学校去,使你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也能够更加兴盛起来。“


 最后雷政委说了一句总结性发言,他说:-----“我代表这支高炮部队的全体指战员向这次来他们部队开展学军活动的贵校外语系七三级全年级的同学们表示衷心的祝愿和致以亲切的问候。并欢迎同学们今后再有机会重返他们高炮部队开展学军活动。“雷政委的讲话就完毕了。


 随后赫连长和张老师也发表了讲话。


 最后讲话的是学生代表郑同学。他是从我们班上挑选出来的,在我们学军的这一个月中是他给了同学们无限的温暖。他带着愉快的笑容,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上了讲台。


 他把一只手放在桌面上,另一只手拿着讲稿,激动地望着台下的人群,声音高昂地说出他的感动和感谢的话。好些年过去了,至今我还记得他面带着笑容站在讲台上望着眼前无数充满朝气的战士们和同学们沉稳地发表讲话。


 郑同学是一个很会讲话的人,我还记得他给我印象最深的几句话:------“我们今天欢聚一堂,我站在这个朴素的讲台跟前,怀着感激的心情向我们的部队战士和首长致敬,感谢他们用辛勤劳动使我们的军训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丰富起来。“


 ------“在我们军训中,战士们与同学们之间这样的毫无隔阂,实在是一桩太美好的事。虽然我们就将告别部队的战士们和首长们了,即使隔了若干年后,世界几经沧桑,我们都将老去,但你们那友善而真诚的面容在我脑海里却是越见清晰起来了--------。


 听完郑同学的发言后,我不禁回忆起了我们刚来这支高炮部队学军时,是部队委派雷政委来负责接待和指导我们同学的这次军训活动的。在军营礼堂,就是由他来向我们致欢迎词的。 


那时雷政委才五十岁出头,比我们年纪大了整整一代人的年纪,可是他知道的事情很多。他喜欢讲话,要是兴奋起来一口气讲两三个钟头不在话下,也许你连插嘴的机会都没有。


 我们这次军训带队的张老师同他可以说是“一见如故的老朋友了“。张老师拿着我们院文革委员会的介绍信到这里来找他联系有关我们年级的同学来这支部队开展军训活动的有关事,他们头一次见面,谈不上几句话,就已经熟悉得象老朋友似的,他索性要张老师不必介意礼节就叫他”老雷“就行了。


 他同雷在一起一点儿也不感到拘束,他们互相之间有什麽话就讲出来,如果讲错了,马上给对方纠正。


 雷政委还向张老师进言,称他很喜欢读我们外语系俄语专业的李老师翻译的高尔基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译文也译得恰当,也正是高尔基和奥斯特洛夫斯基原著的风格,然而他的译本却是一部有创造性的好的文学翻译作品,阅读它对他是一种享受。读一本好的小说将会改变一个人今后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与时代的前进步伐一致的作品就是一部好作品云云。


 欢送会的最后压轴戏便是杨同学以神采飞扬的表情朗诵了她自己创作的名为《告别》的诗歌。谁都看得出来杨同学朗诵这首诗歌的时候她是动了真感情。诗词写得朴素而生动,诗歌表露出来的感情又是那么地真挚。她诗歌朗诵的每一个字都进了人们的心。


 她那麽愉快地,那麽热情地朗诵下去,好象她敞开了自己心扉在迎接亲人一样。班上的同学们都是一样,大家脸上带笑,时时点头,不转眼地望着杨同学,一直到她念完诗,向观众敬礼,走回她的座位坐下的时候,大家才热烈鼓掌。


 “啊,她朗诵的这篇诗歌是一篇长篇诗歌创作!是一篇杰出的长篇诗歌创作!杨同学要在这短短的一两天之内弄出这样一篇大作委实不容易。诗歌的名字也取得好,叫做“告别”。


 我想至少一个真正的诗人的神经系统是很健全的。智慧的。有些自翎为诗人的庸人,简直更说不上用人类的诗人“荷马”,“斯宾塞“的度量衡来计算他们了。


 因此我们在此并不妄想来评论甚麽诗人,但希望人们不要把他们误解或至少对他们的所谓写的诗有更多地了解。诗就只有这麽几行,但不知道他的诗是分成十四行八行二十行三十行诗。


 听说近来一行一字-----甚至于有行没字的诗是很流行的,幸运的是我倒是见到不少这样的诗不像诗,散文不像散文的诗。诗用翻来复去的词藻堆砌,虽然有些词语已有滥用的倾向了,但是这类“诗人”仍然是泰然处之,我行我素仍然很起劲地用着,好玩哟。


 这类廉价的诗歌竟然满屏飞舞,照我们普通人的智慧说来,实在有点不大了解,感到有些不伦不类了,够呛。大部分的诗歌只是发牢骚,他们说:---“特贵们”是有特权的“,只要高兴咀咒,就让他们咀咒吧。


 前好几天,我们这里下了几场雪,我在我的书房一扇窗下,伸出头来,行了一次空气浴。隔着窗子我听见隔邻一位“诗人”在朗诵他的诗:----“蚂蚁呀,我要咀咒你。你唯一的本领,就是晓得打洞破坏辛苦老百姓们的地皮。“诗就只有这麽几句,怪哉!


 我隐约地看见那位诗人秃顶,脑满肥肠,身材短硕,倾向于肥胖。但我这绝没有贬低某些所谓”诗人“形象的意思。


 我还以为这诗是谁帮杨同学写的,周同学却向我介绍这是她自己创作的。接着她表情很严肃地对我说:----“我们明天就要离开部队返回学校了。我还真有点念念不舍这里的首长们和战士们。”


 我立刻接一句:---“我们大家早就知道明天就要返校了。难道你还想延期返校不成?”


 她说道:-----“不,我绝不是你说的那个意思。我猜想你们此时的心情一定和我是一样的,是不是?” 


我望着她那孩子似的迷茫的神情,点了点头,算是我的回答,却再问她:---“这下你该满意了吧?“


 她笑了,爽快地答道:----”我当然该满意了。我们在这里才度过了一个月的时光,我完全没有想到我们在思想上竟会有如此大的收获!“ 


我心里想,你没有想到的事情还多着呢!我却觉得她那双明亮而又大的眼睛。她笑得那麽甜。她的笑声里充满了感情。我很感动,可是我并不曾忘记这一个月来在军营里与战士们一起度过的这难忘而又紧张,繁忙的军训生活。


 在部队军训的每天每天我都感觉到有一种力量在推动我,有一种感情在激励我,有一种爱在我心中燃烧。


 我常常感到很遗憾自己不是一个诗人,不能用诗篇把战士们的感人事迹传颂到四面八方。但是想到跟战士们在一起度过的日子,我就充满了感激,为了表达我在军训当中受到的教育,和他得到的锻炼后的一些感想。我决心用我的笔把我们自己经历写下来与大家共勉分享。


 当陈同学听到杨同学创作的诗歌普遍地受到战士们和同学们的称赞,从而他也特别地为杨同学感到高兴,不过陈同学心里暗想我两年前最初和她相见的时候,她的眉宇间不是闪烁着一种诗人般的纯洁的光辉吗?啊,那种光辉!那种纯洁而妩媚的光辉!刚才不是又在她的眉宇间闪烁了吗?


 啊!------永远靓丽的女性!-----‘诗人纯洁的光辉‘---“他心里一直在不住地念着这些词语。一直到欢送会进入到尾声,临到最后一个议题时,他才隐隐地把他的思绪转换过来,投向现实的生活中。


 赫连长,张班长,陈同学和我都坐在第二排。当欢送会结束以后,陈同学和郑同学走到赫连长和张班长面前去告别。杨同学站在他们的旁边,周同学站在讲台下方。


 赫连长正转过身来,看见了杨同学,她容光焕发的脸上露出和蔼的微笑。他向杨同学点头,向她伸出手来。握了她的手,他说他在这次军训活动中认识她的,大家对她的印象都是挺好的。


 杨同学听了他的话后,她感谢地点了一下头,沉默了一会儿,她又说:----“今天我很高兴。同学们和解放军战士们,大家欢聚一堂,共祝我们的这次开展的学军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我以前就一直想参军来部队过军营生活,但没法实现,现在我终于实现自己夙愿---当了一回兵。“


 献给五十一年前参加上山下乡运动的成千上万的知青们


 Dedicated to thousands upon thousands of the educated youth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Up to the Mountains and Down to the Countryside “Movement 51 years ago

  【英译当代诗人食指 (郭路生)----“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诗】

Wednesday, January 2, 2019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67 )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67 )


 照片为西师校园及北碚城区风景照片


 清晨一层朦胧的乳白色薄雾笼罩了整个军营。高射炮训练场地坐落在穿过军营一条大路旁边不远的地方。


 沿着铺设在高射炮训练场旁边的那条大路的两边栽着一排高大的树木,在所有树木的中间,白杨树最为挺秀;这些白杨树都成了世上最丑陋的鸟类--乌鸦的罺了。


 一棵巨大的桉树---这里最普通的一种树木---它的树叶在远处飕飕地抖过不停,像是为了显示它自己在军营这种恬静的环境中独树一帜而感到十分自豪似的。


 这儿还有一群从热带地区飞来的候鸟,它们每年飞来一次,对生活在这片亚热带地区觉得十分有趣似的,只是很少长时间在此住下来,过一段时间它们就飞走了。


 这三天来我们一直在这个高炮训练场地上忙碌训练着,我们这样做倒不是醉心于炫耀我们已经多么熟练地掌握高炮操作技术了,这反而更象是一位勤勉好学的学生那样,仍在孜孜不倦地努力学习着。


 经过昨天,前天接连两天在赫连长指导下进行高炮操作训练后,今天是我们高炮操作训练的最后一天,清晨一大早用完早餐后,我们又像往常一样集合排着队伍去高炮训练场进行常规的高炮操作训练。


 我们一到训练场地,就看见赫连长,他早就来了,三月春天的阳光洒在他的面孔上,他的面庞被晒得越发红润了。


 他一看见我们走过来,连忙跑到我们跟前,就用两只手紧紧握住班长陈同学的右手,用他那一双显得更黑,更明亮了的乌黑的眼睛扫视着我们。


 笑容可掬地说:---“同学们,你们这次来我们高炮部队参加军训,真的!每位同学大抵上都表现得不错!我们都很满意,但我希望你们再接再厉把这最后一天的训练搞好!”


 他好象把我们当着新入伍的战士一样说话。他用左手拍了拍周同学的肩膀,微笑地看着他,说:----“你做事情很认真,责任心也很强,协助我把示范教学也搞得好!我得从内心里好好感谢你!”


 他也笑着对其他学得好的同学进行了表扬。不到五分钟的功夫他的话就讲完了。


 同学们还是象前两天一样回到各自的高炮岗位上开始操作起高炮来。凭感觉操作起来是要比前两天熟练得多了,在这短暂的三天之内,赫连长和我们这一群军事知识贫乏的学生,从最初彼此之间的交流困难到最终消除理解上的隔阂;


 这样我们就成为他的好学生,他也就成为我们的好教师了;


 当我们所有的同学军训结束返回学校后,一旦想到赫连长和张班长时,也都会把他们当做我们最亲近的人,而这只有在部队军营里曾与战士们和首长们一起军训和生活过一段时间才会有这样的想法产生出来。


 当我们二人站在我们的高炮岗位上留心一看我们照拂的那门高炮经过我们多次细心地搽拭后似乎比前几天显得更干净了些,我们已经养成了每天用干净棉纱或毛巾搽拭高炮的习惯了。


 我们就是想用这些实际行动来维护高炮的清洁以延长它的使用寿命的。


 当我们操作完首轮训练课目后,我们又高高兴兴地把高炮搽拭得干干净净,之后又将高炮的炮筒调高,直指天空,随后再朝旁边放炮弹的弹架上多放了几枚炮弹。此外,就再没有做什麽前期准备工作了。


 赫连长好象跟前一两天一样,总是忙碌地跑前跑后,关照着在每门高炮上操作的同学,耐心地帮助他们解决训练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看见有需要帮助解决在技术上遇到困难的同学时,就走过去,有说有笑,问长问短,手把手地帮他们解决问题,随后他见到同学们的脸上笑容多了起来。他也感到由衷地高兴了起来。


 不过他还是喜欢严格地要求同学,教学时,一丝不苟的态度也没有丝毫地改变。他总是高高兴兴地询问同学有没有什麽需要他帮助解决的技术上遇到的疑难问题。总是睁大一对友善的漆黑的眼睛望着同学。


 他心里充满了对同学的爱,好象有许多话要从他的胸膛里冲出来一样,有时他激动地讲解着高炮操作常识,恨不得同学们马上就了解他所讲解的内容。


 可是有时我倒觉得:我的一切行动在听从他的指挥,我的思想自动从我的脑海跟随他的话去了,结果操作高炮射击空中的目标的动作要领掌握得更准确了。 


他现在指导我们训练更认真了,我们看见训练场地前面那棵大树的树干上赫连长挂上了一张小黑板上面用粉笔写上有关高炮训练的专业术语。瞄准,跟踪和测距,测定目标坐标,跟踪目标等等术语。


 我听见赫连长的声音在念这些专业术语,这些是高炮训练时常要用到的基本专业术语,赫连长用手指指黑板,同学们跟着念黑板上的粉笔字,念完一个,就讲解一个,时不时地有同学发出笑声。


 ----“我现在给同学们做有关高炮训练科技知识方面的扫盲工作,”赫连长笑着说。


 有的同学心高气傲的,感到很自负,他们不见得就认同“扫盲”这两个字的意思,但是他们仍点点头,说,---“既然是要从学习基本军事科技知识扫盲做起 ,那麽起码许多基本知识都要学了。”


 --“你们高兴学习这些知识吗?”他问同学们。


 大家都很高兴答道:---“高兴学!” 他表示很满意地朝天空望了望说:---“虽然我们的天空上已经很久看不见敌机飞来飞去了,我们的天空又显得那麽的辽阔。那麽的蔚蓝,这就更促使我们有义务掌握好高炮对空射击技术,下定决心保卫我们祖国的领空了。”


 陈同学看见赫连长说完此番话后望着天空不作声,他好象猜到了赫连长的思想一样,一边望天,一边替赫连长解释说:---“可是现在越南的上空,美国飞机还是天天在飞,这些在新闻电影里都看得见,报刊杂志上也在经常报道这方面消息 。”


 接着他又问赫连长:---“赫连长,你说美国飞机干吗还在越南上空天天飞?不是美越三方巴黎和谈已签订了停战协议了吗?


 ------“谁知道他们搞的是什麽鬼把戏?总不会安有什麽好心思的。不过有我们的高炮部队援越作战,这停战局面也破坏不了。”他简单地答道。 


----“赫连长说得对,我们不必担心这越南的形势。”陈同学说道。


 ---“不过我们也得扎扎实实地搞好军训 ,将来再有机会援越抗美时,就能够上战场击落美机。”赫连长说道。


 -----“你是四川人吧?“赫连长笑着,象对 一个亲密的朋友讲话似的问陈同学。


 ---“是的,我是四川人。“ 陈同学愉快回应道。


 赫连长接着说:---”我们连里四川人也不少。他们都是最近这几年参军入伍的。年纪很轻。干起工作,搞起军事训练来,劲头真不小。“


 -----”你们山东来的战士也不少吧?他们干起工作,搞起军训也是很努力的。你今年不到二十七八吧?文革前参军,才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当上连长了,这听起来也是挺不容易的吧?“陈同学看着他说道。


 ----”有人说我象是 三十一二年纪的人 ,其实只有二十六岁,“赫连长嘿嘿地笑了笑说:


 ---”九年前的年初参军的时候,文革还没有正式爆发,这就更谈不上它全面铺开了,当时我只有十七岁,怕人家嫌我年纪小不要我,我多报了一岁。“赫连长接着说。


 陈同学又问道:---”你家里还有什麽人?常常通信吗?“


 ----”我家里有姥爷,姥姥,父母亲,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两个姐姐,一个妹妹。他们都过得好。我差不多每个月给他们寄一封信。这个月一封信也没有寄回去, “ 赫连长回答道。


——“为什麽不写信呢?你没有时间吗?” 陈同学奇怪地问。


 -----“因为这个月要指导同学们军训,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写信。”他严肃而认真地说。他沉默了。


 过了一会儿,陈同学忽然眨眨眼睛,带笑地望着周同学,小声说:---“我们今天似乎问赫连长个人私事问得太多了一点,这样做恐怕不太合适吧?这也显得挺不礼貌的。“


 ----”既然你已经知道了这样做不妥,便不要再问了。“周同学只顺口说了一句。


 赫连长听到周同学说的这句话,他笑笑,把两只手伸出来放在高炮炮管上,眼睛望着那竖向天空的炮管口,好象在思索什麽似的。


 ---”同学们,我不介意,你们问吧,不过我们在休息的时候再来聊这个话题也好,“赫连长说。


 ----”不,不,我们不准备再聊这话题了,“陈同学笑答道。


 随后我们在赫连长指导下继续操练着高炮的射击技术。模拟着敌机时不时的从我们上空掠过,我们好象听得见它们的喷气发动机发出的轰鸣声音,我们就装填上炮弹,捕捉目标,瞄准,向它开炮。我们就这样一遍一遍地重复练习高炮的操作技术。


 整个训练场给人们一种生气勃勃的印象。而赫连长却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向我们示范讲解的时候,我这才明白,赫连长那麽看重基础的训练,原来是为了一件极简单的事:


 就是想让同学们能够踏踏实实地真正掌握好高炮射击技术!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高射炮手,以便在未来的防空作战中能用高炮击落来犯的敌机,以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我们正在紧张地操练着,过了一会儿,突然听见有人在喊话,又听见搪瓷缸倒开水的声音。


 ----“开水来了,”赫连长的男中音的声音说。


 这才发现不知他何时溜到开水房为我们打开水去了。只见他右手提着一把开水壶,左手拿三四只搪瓷缸,他为同学们送开水来了。


 他把搪瓷缸塞在同学们的手上,然后提起水壶,给同学们的搪瓷缸斟满冒着热气的开水。


 ---“你们训练口渴了,喝点水,休息休息一下,再接着干!我就在中间的那门高炮上向大家作示范讲解。有什麽事情就来找我好了。大伙儿接着练吧!”他说完向我们敬个礼就大踏步向中间那门高炮走去。


 我在后面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我笑笑,说:---“我们真要感谢他,他整天都忙于指导我们的训练,还有时间抽空给我们送开水来!他心里真是充满了对同学们的爱。“


 我感动得好象有许多话要从我的胸膛里冲出来似的,可是我却觉得再说许多感谢的话都是多余的了。


 二十六年前,赫连长出生在山东解放区一个小县城农村地区的一户贫苦农家,他在那里长大,上世纪六十年代,年纪还不到二十岁就参军了。


 他的年纪跟我们班上有的同学的年纪差不多,他是一个有血有肉,又爱又恨,有幻想,有抱负,也会做梦的年轻人。他虽然不是活雷锋,但却有雷锋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


 当然我们比起赫连长来,我们做得还很不够,我们只有尽力做。虽然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大家团结起来力量就大。我们在此工作得很快乐,因为我们全班二十几个同学一条心,形成了一个友好和睦的,关系融洽的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