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28, 2021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144)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144)

 (2021-06-28 09:42:12)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Years ---- The Reminiscences of My Workers-Peasants-Soldiers -Students’ Life from Autumn1973 to Spring 1977 (144)

 

照片为西南师院校园及北碚城区的照片   摄影:清衣江

译诗的语言恐怕是最难的,不管有韵脚无韵脚,韵律的推敲总应该放在第一位.和谐,是诗的语言的生命。这最近对于国外的汉学家,特别是英美的汉学家突然感到很大的兴趣,正在搜集英国汉学家大卫·霍克斯(David Hawes 1923--2009)的材料,想写篇有关于他的东西。

 

我们谁都知道霍克斯是一位很著名的英国汉学家,霍克斯一生翻译了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主要译作包括《红楼梦》(前三卷,80回)(The Story of the Stone,1973-1980)。此后,他的女婿约翰·闵福德(John Minford)继霍克思翻译了《红楼梦》的后四十回,分两卷出版。霍克斯倾尽十余年时间研究翻译《红楼梦》,是中国之外最著名的红学家之一。

对于当代西方读者来说,阅读所有的中国古典小说都会面临一些问题如:完全·陌生的社会,历史及宗教背景;超自然元素与现实叙述的并置;令人迷惑的姓名,名号等等。霍克斯通过极好的的译本前言和附录为读者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扫平了阅读障碍。霍克斯的《红楼梦》英译本被公认为目前最优秀的文学译本。在国外学术刊物《红楼梦》研究新期刊发刊时,他成为第一位受邀撰稿的外国汉学家。
主要学术著作包括:
  

《楚辞》(The Songs of the South,1959,修订版1985)

  《杜甫入门》(A Little Primer of Tu Fu, 散文体详注本,1967)

  《柳毅传书》(Liu Yi and the Dragon Princess,2001)

  

  Classical, Modern and Humane: Essays in Chinese Literature (1989)

  The Story of the Stone: a Translator’s Notebooks(2000)

 

可见他汉语功底之深厚在他英译中国古典文学的名著《红楼梦》中就充分地展现了出来。甚至连翻译家杨宪益的英裔夫人翻译家戴乃迭都称赞霍克斯英译的《红楼梦》可谓本世纪最优秀的译作之一,其他任何一部作品都没有像它那样对中国文明作如此详尽的叙述。

 

 

霍克斯是英译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及诗歌成就最高的英国汉学家。他一生致力于研究,翻译和教授中国古典文学。他学惯中西,将汉学研究与翻译实践紧密结合,是典型的学者型翻译家。

 

 

他将中国古典文学《楚辞》(包括离骚),《杜诗》,《红楼梦》,《元曲》,李煜诗选《鸟夜啼(二)》(“Crows Cry in the Nights”,N02),《虞美人》(“To the Tune of The Beauteous lady Yu”)和《浪淘沙(一)(二)》(“To the Tune of Waves Scour the Sands”,No.1 &2),

 

 

李贺《神仙曲》(“Ballad of the Immortal”)和《神旋》(“Magic Strings”),阮籍《吟怀诗七十二》(“Poems of My Heart:72”),韦庄《归国遥》(“To the Tune of Kuei Kuo Yao”),曹雪芹诗《红梅花》(”On a Branch of Red Plum Flower”)等等一系列中国古典文学及其诗歌的宏大著作译成英文。

 

 

 

霍克斯英译中国古典文学的规模之宏大已经相当地足以惊人,而在中国各个时代的名著及其诗歌,他都能用自己道地的英语依作家的气质不同而译得不同,有的偏于诗的,有的偏于散文的。有的偏于古文的,他的译文流畅,绝不显得凝滞,呆板,译文的局势便能得到充分地展开,收放自如。全盘局势不流于散慢,则不伤于琐碎,他的译文也一定是扼要的。

 

 

中国古典文学和诗歌都亏他英译得那样的透辟,译得那样自然。他那一支令人羡慕的译笔,自由自在地,译去译来,时而浑厚,时而细腻,时而浩浩荡荡,时而曲曲折折。

 

 

 

霍克斯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涉及的另一大领域是中国元曲,他在一次演讲中曾提及元代戏剧《西厢记》二本“崔莺莺夜听琴杂剧“第五折【秃厮儿】,【圣药王】和【麻郎儿】三段曲文。他还翻译了明代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八出【诊崇】中贴旦的几句话“梦去知他实实谁?病来只送的个虚虚的你。做行云先渴倒在巫阳会!”

 

霍克斯 早年生活:

霍克斯1923年7月6日出生于英国伦敦。在东伦敦长大。1942年,他作为基督教堂的学生进入牛津大学,学习拉丁语和希腊经典语言和古典文学。入学一年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高峰期,霍克斯被征召入伍。因体检没过关而免上战场。应战时之需,他由拉丁和希腊文专业改学日文,并一度出任英军日语教师,战后因对日语没有兴趣,转而研究中国文学。从此开启了他与中国文学的渊源。

 

 

1945年霍克斯就读于牛津大学汉学系,师从前伦敦传教士休斯,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以《尚书》《易经》以及《论语》等中国先秦典籍和背诵为主,唐代之后的文学作品都未有涉及。三年后获得牛津大学汉学学士学位。

 

 

1948年从牛津毕业后来到北京大學中文系留學。在北大,也聽過俞平伯的杜甫講座,但沒有意識到他是紅學家。他一口浙江方言,我不大聽得明白。”还听过北京大学教授游国恩教授的《楚辞》。但霍克斯对这位老师不甚满意。

 

 

1950年,霍克斯的未婚妻琼(JEAN)前往北京与他相聚,两人经过与当地警察局的长期谈判,于1950年4月结婚。几个月内,霍克斯的妻子怀孕了, 1951年,由于朝鲜战争,他和妻子琼(JEAN)被校方强烈建议回国,之后,再也没有踏上中国这片土地。

 

 

此外霍克斯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得到西方世界的汉学家的高度评价的,他涉猎广泛,有零散译作,1969年,在《亚洲专刊》上发表整理后的英国汉学家韦利译作其中包括他所译《祖堂集》中的一段白话故事的英译文。在他女婿约翰·闵福德(John Minford)翻译的《鹿鼎记》试行版(两回)的译文,其中第一回《纵横勾党清流祸 峭茜风期月旦评》由霍克斯翻译,但这些译作对于霍克斯的汉学研学生涯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霍克斯于1984年正式从汉学学术研究中退休,随妻子移居威尔士,将4500册中文藏书捐赠给威尔士国家图书馆。他和他的妻子种植了一个大花园,养了山羊,而此时霍克斯则把个人研究的重点放在宗教史上。

2009年7月31日,霍克斯在牛津大学静静去世,身边家人围绕,享年86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WzUJAbkePc

 

打印 ]
编辑 ]
删除 ]
阅读 (3) ┆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不支持HTML代码
注意: 请不要在评论中留下不友好信息或者类似侮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143)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143)

 (2021-06-28 09:30:49)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Years ---- The Reminiscences of My Workers-Peasants-Soldiers -Students’ Life from Autumn1973 to Spring 1977 (143)

 

照片为西南师院校园及北碚城区的照片   摄影:清衣江

 

 

在西师读书时我与数学系的成都同乡周同学游历过几次北碚缙云山,登过它顶峰上的塔。塔是木造的,涂着红色。塔下的门是开着的,进门便可攀援木梯登上塔顶。塔上的眺望当然是一个壮观,北碚全城的景观可一览无遗。

 

有一次我们登缙云山,登顶峰后下山,在半途上游玩了一会儿便下山了,沿途经过一些寺院。但只有山顶上的那座木塔还留在我的记忆里,连下山沿途所见的一些大寺院在我的头脑中都是一些模糊印象了。

 

山下有一条小街,街上都是一些饭馆,茶馆,杂货铺,旅店,民居舍。下山之后,自然是感觉有些饿了,我们便走进了一家饭馆准备用餐。一个堂倌走过来把我们引向一张餐桌旁坐下,还向我们推荐了一大批丰盛的家乡风味的菜肴。我一面用晕餐充着饥肠,一面喝着乡村酿造的红苕酒,还唱起苏格兰的名谣... ... ... ... ... ... ...。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中外译者英译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的译文比较课文后,我自己有这样感觉,只有真正而深切地了解到了”作为真理寻求者”毛的精神的鲜明特征。才能够真正地了解这首诗作者应有的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情怀。只有如此才能在汉英译实践中有驾驭能力,准确而道地的即时翻译出毛的诗歌来。

 

爱尔兰人有哀愁的文学,著名的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诗歌里的忧郁与日本的旧文艺里面所有的一种“物之哀”的忧愁颇为相近。这是有点近于虚无的哀愁,然而在那哀愁的深处却又含蓄有那麽深湛的悲伤的浪漫主义情怀。

 

 

而就在李老师结束这堂讲授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的中外译者的英译文优劣比较课之后,他向同学们布置了课外作业:要求同学们搜集有关的资料,结合这次讲课的内容写一篇评论中外译者英译毛诗《沁园春·雪》的译文优劣比较的文章。

 

资料的搜集对我有很大的失望。我们从梁平农村‘开门办学‘回到学校路过数学系时,偶遇该系的好友兼同乡周同学,他问我对我们这次的开门办学的感想如何。我说了一句“百闻,不如亲临其境一见。”他相信我讲的绝对不是假话。而当时他对我也露过这样的口气说,他也曾听到有人如此坦诚地对他这样说过... 

 

为了对付李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我零碎地在搜集资料开始写作评论毛诗《沁园春·雪》中外译者的英译文优劣比较的文章,特别是着重写中外译者英译方法与技巧的比较。

 

此时,我正处在写作思路枯竭而知识的贫乏却苦于陷入了想自由解脱而无法解脱的困难境地。我那时候想去系图书资料室和院图书馆查阅资料继续写下去,除此之外,其实也并没有多大的想法。

 

 

就像一八三三年秋天,普希金又一次来到波尔金诺,获得灵感,他在那里完成长诗《青铜士》,童话诗《死公主和七勇士的故事》,《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以及小说《黑桃皇后》一样,我只是想借助此法完成我的这堂课外作业,希望能在这堂中文诗歌英译文比较课的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可是当时我们能够接触到的图书资料并不多,如果不能获得更多资料供我写作时参考,我还怎麽能够写出什麽好质量的英译方法与技巧比较的文章来呢?

 

在所有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诗歌翻译由于其特殊性,算是最难翻译的,这个问题被研究和讨论得最多,对此古今中外,概莫能焉.。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一句话:“诗者,翻译所失也”(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说明了诗歌翻译在某种程度上再创作的不可译性。诗人雪莱也曾把诗歌翻译比作种下种子,却不能开花,这就是巴别塔的符咒。



 

一个真切的英译毛诗《沁园春·雪》这首诗词的美国译者是加拿大作家玛丽·奥斯汀在她书中引用的那位美国著名的汉学家。而且那时可以查阅的资料也很少。

 

 

去年(1975年)十二月初我们曾到梁平的一所农村中学搞‘开门办学’一个月。又住在乡下的那所中学里,对国内出版的最新的新闻报刊杂志少有机会看见,而且也可以说是想看而不易看到的。当时在那所农村中学的图书资料室能看到的报纸,杂志大多是过期的《四川日报》,《万县日报》,《新华社时评》,《农业科技》报刊杂志云云。

 

而那时我们最高兴看到的期刊和报刊杂志是英语的《北京周报》,《中国文学》,《中国建设》,《中国画报》等等,那些是国内当时唯数不多的几大英语报刊,杂志 。那里面所收的文章,有时事政谈,还有连篇系列的国内知名作家的小说的英译,而且它们并不像某些人所声称的那样是不值一读的翻译。

 

 

《中国文学》登载的英语小说也是一样,大多是一些当时国内著名作家的原创作品的英译文,自然也不外乎是一些留有当时时代烙印的作品。他们的作品也不属于是那些琐碎而不可信的奇闻异事,也并非是一些淫秽色情的花边新闻,而是描写的是一些真实而伟大的事件,而这些英文的报刊杂志在当地几乎是闻所未闻的,更别说查阅它们获得资料参考来写作了。

 

 

我觉得我还是喜欢上李老师教授的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中外译者的英译文的比较课,毋宁说上这堂课后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倒不如说它让我产生了一种严肃而令人感到深思的想法:“一个人外语再好也好不过他的母语。因此,世界上大多数翻译都是从事将外语翻译成母语的工作。”这种想法 一直在我头脑中激荡引起我的许多联翩浮想。

 

我觉得成为一个地道的文学翻译家,这是一个翻译家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可是那些学者只受过这麽一点国内可怜的英语教育,他们的母语不是英语,自然是不能用英语思维的,那他们还怎麽能胜任翻译出甚麽地道的英语来呢?比如说要把我们汉语经典文学和诗歌翻译成地道的英语,可这里不知又有多少我们国内译者不得不面临着那些所有的无法逾越的语言障碍来呢!

 

 

我还是决心要到院图书馆去查阅资料。搜索一些英美汉学家对汉语文学和诗歌翻译的道地的英译文,以便参阅这些英译文资料能让我写出的中外译者汉语诗歌英译文的比较的心得体会的文章。

 

 

一件意外的事帮助我解决了所遇到的为了完成课外作业寻找资料难的问题。那天我去院图书馆查阅资料,一个女图书馆员正坐在外文书刊杂志部的借阅服务台的座位上,我发现了她身后一只大的旧硬纸箱,里面装满了馆内藏书的目录卡片,破旧的书本。她认识我,知道我喜欢翻阅旧书。

 

 

这时她正坐在那儿,面对着一本厚的外文书刊杂志部馆藏目录书,咬着一只铅笔,查阅着外文书籍目录,我喜出望外,很高兴地喊着:“书!书!”   

 

“书!”她惊诧地望着我,也喊了一声,向硬纸箱奔去。指着硬纸箱,叫我进去。我走进去。果然,我看见纸箱里一堆灰色和蓝色封面的书,这是一批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版的文学艺术类的英语书籍。这一意外发现倒是令我感到十分的欣喜,虽然它们只是一堆破旧的书,但这毕竟是一批书啊,我激动不已地向那位女图书管理员鞠了一躬,感谢她的热情关心。

 

我一个人便欣赏着翻阅这批书,我马上给强烈地吸引住了。这是一九四四年到一九六六年的美国文学艺术类的书籍,整整二十二年,一本不漏地连在一起。通常插装在书籍中的图画和照片的下面写了说明的文字。

 

 

我瞧了瞧这些字句,很惊奇地发现,这里不仅记载着一些著名的作家和诗人参与文学活动时拍摄的照片,并附有文字说明,而且还有与他们小说创作背景有关的一些简短的文字说明。还记载有美国文学历史上传播的好消息云云。

 

我立即着手开始阅读这些珍贵的史料,并且立即发现,这些书籍可以说就是我的英美文学研究领域几乎整整半个世纪的严格按照时间顺序编排的一部完整的编年史。此外,这些书籍还贮存着经典文学,古典文学,艺术,诗歌,意识流作品以及其他文学方面的取之不尽的资料。

 

 

从这个时候起我就打算要专心致志地研读起这些书籍来了,因为我觉得有可能参考这些书籍中贮存着的资料写出一些合乎逻辑的,有趣而颇有教益的东西。

 

这位女图书管理员允许我从这厚纸箱中挑选了几本书借回去慢慢阅读。这便给我带来了写作上的极大方便,我充分熟悉了这些珍贵资料之后,又着手寻找那些发表有英美汉学家英译中国诗歌的译文的书籍。

 

 

这些资料是那么丰富,简直使我大为惊奇。我花了整整一个月时间仔细阅读这批书籍,搜集资料,进行写作前的研究准备,之后,我终于开始了我向往已久的写作。结果,靠着从这些书籍上搜集来的参考资料。我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证质量地完成了李老师布置的这项课外作业。欣喜的心情,自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从梁平农村中学‘开门办学‘回到学校之后令我们感到很愉快的是学院编的《学院周报》全文刊登,记录了我们班赴梁平农村中学‘开门办学’期间涌现出的感人事迹的文章。那位编辑先生趁着我们刚从梁平归来,就想把我们的‘开门办学‘过程中涌现出的感人故事登上他编的《学院周报》。

 

 

编辑先生得到梁同学的许可,便来采访他,这位编辑很会做采访对象的思想沟通工作和梁同学拉近情感和心灵的距离,梁同学在不经意间打开了他的记忆闸门滔滔不绝地说起来,编辑先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到大量第一手、新鲜的采访素材 ...

 

 

慢慢地,他们的话多了,甚至开始开玩笑到无话不谈的地步了,因为,这种不缺乏编辑内心情感的采访,是能感同身手地去接近采访对象的,而不是用一种高高在上的“无冕之王”的姿态去服俯视采访对象,必然能够获得采访对象的信任。

 

 

编辑把对梁同学的采访得到的素材写成文章后拿来在他所编的《学院周报》上发表 。读到这篇文章后,这使我班同学大感愉快。

 

 

回到了学校,自然是把复课闹革命,继续自己学业的深造置于首要的位置。系领导要求每个年级的每个班必须安排每周两天下午的课余时间搞当时上级转达下来的由各个系革命领导小组领导的批林批孔及教育改革的运动。

 

 

外语系英语专业的课程,头一年是英语基础课程,后两年半是英语文学和语言的课程。英语基础课程在第一年的学业并没有受到甚麽影响而中断,而我们当时并没有接受什麽新任务,非得要离校跑到校外去搞什麽运动;需要继续学业便不能不留在校内上课因而我们的学习时间便没有被无端地浪费掉。

 

 

但我们从梁平‘开门办学’回来时还带回了好几件工作。第一件是我们编辑小组替那所农村中学的同学们英译的编辑教材:-----毛著老三篇之一的《纪念白求恩》,继续修改它的英译文,第二件是,继续英译完毛诗《清平乐·六盘山》,第三件便是准备撰写总结我班同学在梁平开门办学中所取得经验的文章。这些工作都是在我们专业学习的余闲中完成的。

 

 

 

 

打印 ]
编辑 ]
删除 ]
阅读 (3) ┆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不支持HTML代码

Sunday, June 13, 2021

演出一场模拟时间倒流的体验

 

演出一场模拟时间倒流的体验



タイムスリプ的な疑似体验を演出

 

横滨的市街建筑相当讲究,爱用灰色,表示着日本地方的色彩。横滨中华街的市场,多是华人开的各色各样的小商店的总汇。纯粹中国式的水瓶很有美术风味,但多见贩售于便宜的百货店。


街头充塞着中国货,纯粹的中国货以轻工日用品为多,象塑料制品,纺织品,日常百货品云云,触目皆是,水果颇多,鸭梨,凤梨,香蕉,芒果,荔枝,桂圆,类似杨桃的小果。花类亦多,莲花,晚香玉,茉莉,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奇花异卉。


“日本大通站”靠近记载了横滨最初开港的历史的港口地区附近。车站周围有许多历史建筑物,包括横滨市开港纪念馆(昵称:杰克),神奈川县政府总部大楼(同样昵称:国王)、横滨海关(同样昵称:皇后)”和“旧横滨商业”和产业振兴中心(现横滨信息文化中心)”。

 

 

 


在设计车站时,主题是进入这个城市沉浸于景观的幻觉体验之中。以拱门为基本形式,以砖和石头为基本材料,缓慢移动的平台展现出历史建筑的内部空间。车站大厅表现出了让人联想到建筑群的外部空间,从您登陆平台的那一刻起,通过延续时间倒流的历史体验,邀请您进入地面城市观赏景观的空间构成。

 


此外,快速移动的检票口和电梯升降机井周围的流线采用玻璃和金属的时髦设计,同时预感到了自横滨开港以来它一直处于现代化前沿的地区,通过给空间个性,我们的目标是创建一个易于人们理解的车站。

 


车站名称的由来

 


 

根据庆应2年(1866年)的横滨大火灾之后与其他国家签订协议,为防止今后的火灾蔓延,在外国人居住区和日本居民区之间规划了一条120英尺(约36米)宽的街面作为隔离缓冲区。

 

 


明治3年(1870年),由英国人R.H.布兰顿设计的工程正在兴建中,明治8年(1875年)命名的"日本大通"街是日本第一条西式街道。

 


将片假名「り」赋予讲述横滨开港以来该城的历史的「日本大通」,以柔和一下它原名字的含意,使车站名称「日本大通」变成为「日本大通り」

 


 

车站周围几乎位于关内地区中心,聚集了神奈川县厅等行政机关以及大山桥等港口相关设施。


 






记得有一年夏天,我们去川西古镇街子一游,到中午时分,去街上一家饭馆用餐,到达那家饭馆时,站在门外的一位堂倌把我们引进,为我们安排一张席桌坐下。我请他推荐菜肴。


他说了些带川西风味的本地的沙花土猪做的东坡肉,盐煎肉,红烧本地沙花土猪大肠,凉拌沙花猪蹄筋,红烧沙花猪肉,还介绍了一款招牌菜红烧野鸡,还说,不要担心,如果菜不够,还可以点。只是她奶奶的TDW 就是杀那种招牌猪要费些时间。不用担心,稍微耐心等一下就行了!

 

 

 

 

Thursday, June 10, 2021

从Stalker一词的“变异”中的‘’朦胧“说开去

 

从Stalker一词的“变异”中的‘’朦胧“说开去

 (2021-06-10 17:35:38)

 

 

Stalker这个单词似乎于文学家们特别有着刺激力,stalker意思是‘暗中悄悄而紧紧尾随跟踪某人的’行不轨之苟且事者,这行不轨苟且之事者的stalker男女者兼有之,有时,女stalker者尤其甚多。

 

如一旦有什么难得的机会出现,stalkers便纷纷出笼紧紧尾随跟踪之了。这时她们大抵将全力用尽在不顾其尊严或苟且偷安的名目上,不惜将自己的丑陋面目全显露出来。

 

然而各式各样的男女Stalkers,无论乔装打扮怎样不同,都有一个共通之点,就是:有些鬼祟,肆无忌惮,有时又假装朦胧似地发疯癫。这些怪诞举止的发祥地,依我看来是来源于那些无聊文人炮制无厘头的消息,---虽然是仍如旧日的无聊的文人产生的花边新闻所叙述的那般,

 

比如举例解释stalker的意思,新闻一:----......惊魂!独居女子被陌生男子悄悄紧紧尾随stalking)便,所幸挣脱,新闻二:... ....还有某某晚上下班被某痴女尾随(stalking)的,就是那种变态stalker。

新闻三:震惊,一痴汉从中门尾随(stalking)年轻女子直至河边并残忍杀害数名目击者,最后被就地正法,穷出不尽的诸如此类的描述,

 

这些与文人的花边新闻的描述的无聊一模一样。这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大家都有些共识了,这stalker总是去做这些不光彩的耐人寻味的尾随着跟踪人的荒唐事。所以总要向读者声明stalker”:就是专干悄悄紧紧尾随跟踪人之事者,“stalking “便是喜做出一些猥亵地乐此不疲地紧紧尾随跟踪某人的行为举止。这也显出“stalker”的拼命的挣扎和突变的性格来。

 

马甲呢,有几个是初见的名字的马甲,有许多却还是看熟的,虽然有时觉得有些生疏,但那是因为换了马甲停笔了一年半载未写文章的缘故。

 

她们先前在做什麽,为什麽如今一下动笔就变成了stalker似的人物?说起来怕话长。简而言之,就因为先前可以不动笔,现在却一动笔也就来表演一番哗众取宠stalking闹剧来了。

 

其实stalker表现出一些朦胧也不关紧要。便在最革命的国度里,文学的写作也何尚不带些stalker朦胧的影子。可惜略迟了一点,复活的stalker总算离开自己挚居了多年的巢穴,要去“悄悄紧紧尾随跟踪而引发出一出闹剧来获得大众的认同感”,并且给喜剧文学家“保障最后的花边文学的胜利”带来了一丝希望而提供了一些写作素材。

 

这飞跃也可以说是必然的。弄文字的人们大抵敏感,时时也感到,而且防着自己的没落,如漂浮在大海里一般,拼命向各处抓攫。二十世纪以来流行的超现实主义的意识流,表现主义,踏踏主义,什麽什麽主义的此兴彼衰,便是透露这方面的信息。

 

现在则已是大时代,新时代,进化的时代,于是在这里留着一点stalker的朦胧的影子。和他们瓜葛已断,或者无瓜葛,走向大众去的,本可以毫无顾忌地显示自己的stalker的朦胧,会忘却了她的stalker的朦胧的傻子是究竟不多的,这里也留着一点朦胧。于是想要stalker的朦胧而终于透漏它原来的朦胧淡漠的色彩出来了,想显她的stalker的朦胧色彩而终于不免反被她的朦胧的愚蠢遮掩住了。

 

前年夏天我重返纽约,去曼哈顿中城一游,那天突降暴雨,就去了42街上一处精心修建的酒吧里去避雨饮酒,各国的旅游者差不多都聚集在这儿,但也有趣,大抵总是依据着自己的国籍,自然而然地分据着个别的桌面而坐。我们唱着卡拉OK: “after drinking a few cans of beer, sing 'Hey Judy' to the  unknown  sow that doesn't have to worry... ......”.在酒吧里用午餐,我吃了一盘良西猪头肉和它的猪脑花。其味道是堪称一绝。

 

打印 ]
编辑 ]
删除 ]
阅读 (75) ┆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不支持HTML代码

Sunday, June 6, 2021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142)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142)

 (2021-06-06 13:07:54)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Years ---- The Reminiscences of My Workers-Peasants-Soldiers -Students’ Life from Autumn1973 to Spring 1977 (142)

 

照片为西南师院校园及北碚城区的照片   摄影:清衣江

 

李老师把加拿大作家玛丽·奥斯汀在她书中引用的某位美国著名的汉学家翻译毛的《沁园春·》的这首诗词的英译文写在黑板之后,同时也把以前国内某位著名的翻译家在杂志上发表过的毛诗词《沁园春·》的英译文写在黑板上,把两篇英译文对照起来讲解,尝试着让同学们来评判这两篇英译文的优劣

 

古时的圣贤说他遇着诸葛孔明如鱼得水,而我们则以之得到李老师讲授的“对中国诗歌英译的见解”评论之异同专题课的两相比较法来表示这一比喻,在当时的感觉上,正好借着这堂评论这两篇英译文之优劣的课来加深同学们关于中国诗歌英译的一些正确的理解

 

李老师针对中国诗歌英译,他发表了自己不同的看法时,说,当今国内从事英译汉的学者之多有如过江之卿,多如牛毛一般的多,但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常采用的一种典型的由中文思维导致的中式英语的诗歌译法,我一直是不大喜欢的,--------这就是为什麽近年也未见得会有多少外国读者喜欢阅读这些中式英语翻译的中国诗歌的原因。

 

 

 

他表示如国际译联前副主席黄友义指出:“国际翻译界有一个共识,即翻译的任务应该是把外语翻译成母语,如果试图把母语翻译成外语,那是一种错误的选择。的确,只要能把外语看懂,人们就不难在母语中找到恰当的词句。一个人外语再好也好不过他的母语。因此,世界上大多数翻译都是从事将外语翻译成母语的工作。”中英异文异种也。便可以由此断称中英两国不同文不同种。

 

当谈到中国对外翻译,向国外读者译介中国经典文学时,一位国外的著名的汉学家声称,-----把中国的经典文学由中国学者译介给外国读者是一项不可能取得成效的工作,绝不是一项明智的翻译选择:

 

这就会帮助我们创造出许多新的中式英语。中式英语的译文是那麽贫乏,不地道,甚至于那些用中式英语翻译的中国经典文学的言语简直没有完全脱离所谓“不道地英语”的印象-------国外读者没有人会读这些英文翻译。自然,一切表现细腻的区分和复杂关系的形容词,动词,前置词的微妙惯用法,几乎没有办法表达出来。

 

汉语的思维,还紧紧束缚中国人的活的言语,使他们翻译不出地道的英文。地道的英语翻译的确可有助于读者领会到许多流利的英语字眼,道地的句法,丰富的词汇和细腻的精密的正确的英语表现。除非译者母语是英语,并且是用英语思维的,否则他很难将中国诗歌翻译成道地的英语。

 

因此,我们既然要向海外译介中国的经典文学,我们对于翻译,就不能够不有所要求:用绝对的正确和绝对的地道的英语译介。这就是需要采用正确而地道的英语翻译中国经典文学之后再介绍给国外的读者。

 

美国著名的汉学家,An Anthology of  Chinese Literature(中国文学选集)的编译者宇文所安(Stephen Owen 1946--),和诺贝尔文学奖荣获者莫言小说的翻译者英国汉学家詹纳(W.J.F Jenner1940---)等等名家翻译中国经典文学的道地程度就不用说了。

 

其实,说到由中国政府资助并由中国译者翻译出版的英文版的“大中华文库”系列丛书时,宇文所安曾说:“中国正在花钱把中文典籍翻译成英语,但这项工作绝不可能奏效。没有人会读这些英文译本。中国可以更明智地使用其资源。不管我的中文有多棒,我都绝不可能把英文作品翻译成满意的中文。译者始终都应该把外语翻译成自己的母语,绝不应该把母语翻译成外语。”

 

但是,外国文学的中译文之中,有谁读到过任何一本由外国译者从其母语翻译成汉语的文学经典?就诗歌的翻译而论,有谁读到过任何一首由外国译者从其母语翻译成汉语的外国诗歌?

 

的确有许多中文诗歌由中国译者或者英美译者翻译成英文,两者之间的翻译水平之高低优劣当下立等可判,除钱钟书这样的学者外,把英语当作第二语言的中国读者一般很难辨其优劣,或者说很难体味英美译者译文之妙处。

 

英国著名汉学家,莫言小说的翻译者詹纳(Jenner)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说:---“如果译者的母语是汉语,那麼他所面临的就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尽管不尽然):既能够驾轻就熟地使用英语,又敏于捕捉英语的句子节奏和语略。一门语言,如果没有从小就生活在其中,要想达到这种熟练程度是相当困难的,尤其在那些更为口语化的语略中更是这样。

但是,用一门外语来生动表现以自己母语创作的文学作品这一根本性难题几乎是难以逾越的。让我们回到翻译的一般问题上来。有些译者试图将自己的母语译成后天习得的英文。如果一首中国诗同时由中国译者和英美译者来翻译,除少数学贯中西的学者外,以英文作为自己第二语言的中国读者很难辨别其优劣,或者很难体会英美译者译文之地地道道的妙处。

 

下面我们将中外两名译者各自所翻译的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的英文译本中把它们前面的两个五行的英译文选用来说明这个问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一位中国译者将这前五行诗翻译为:

 

See what the northern countries show:
Hundreds of leagues ice-bound go;
2)Thousands of leagues flies snow.
 

3) Behold! Within and without the Great Wall
The boundless land is clad in white,
And up and down the Yellow River, all
The endless waves are lost to sight.
 

4)Mountains like silver serpents dancing,
Highlands like waxy elephants advancing,
All try to match the sky in height.
 

5)Wait till the day is fine
And see the fair bask in sparkling sunshine,
What an enchanting sight!

 

某一位美国学者将这前五行诗翻译为: 

 

All the country to the north

Is enclosed in a thousand li of ice

And ten thousand li of  a whirlwind snow.

 

To one side and the other of the Great  Wall

There reigns nothing  but a vast turmoil.

From the banks of the Yellow River,  both upstream and down,

No longer can one see the running water.

 

The mountain ranges are writhing silver serpents,

Like glittering  elephants the hillocks rise from the plains

And our height is the height of the skies.

 

In the bright weather

The earth is as  charming

As  a red—cheeked girl  in a garment of white.

 

且不说英诗本身的音韵节奏,单比较第一行中“ See what the northern countries show: Hundreds of leagues ice-bound go;
Thousands of leagues flies snow.”

 

和 “All the country to the north Is enclosed in a thousand li of ice And ten thousand li of a whirlwind snow.”

 

两种译法,中国读者除了其字面意义外,很难有什麽联想,而一般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不会说“See what the northern countries show: Hundreds of leagues ice-bound go; Thousands of leagues flies snow.

 

他们一定会说All the country to the north Is enclosed in a thousand li of ice Is enclosed in a thousand li of ice And ten thousand li of  a whirlwind snow.

 

或许中国译者在这首诗里选用的词在语义层面上没有错,但却没有转达出一个清晰的意象。这行诗的译文自始自终都有一些蹩脚的错误----采用中式英语来翻译中文诗词,而且都是因为拘泥于字面意义结果造成了用不道地的英语来翻译中文诗。

 

个人认为美国译者版比中国译者的版更接近文学语言,多用名词和动名词,多用描述性的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美感和音乐感十足;而国内某译者版几乎每行都是一个小句,每行都有动词,读起来好像是几个简单句的拼凑,是直译过来的,缺乏形象性。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某国内译者将这后五行诗翻译为:

 

5)Our motherland so rich in beauty
Has made countless heroes vie to pay her their duty.
6)But alas! Qin Huang and Han Wu
In culture not well bred,
And Tang Zong and Song Zu
In letters not wide read.
7)And Genghis Khan, proud son of Heaven for a day,
Knew only shooting eagles by bending his bows.
8)They have all passed away;
9)Brilliant heroes are those
Whom we will see today!

 

某一位美国学者将这后五行诗翻译为: 

 

Such is  the attraction of her rivers and mountains

That innumerable heroes have striven in pursuit  of her charms.

The emperors Chi huang and Wou Ti were barely cultured,

The emperors Tai Tsoung  and Tsai Tsou lacked all finer feelings,

Genghis Khan only knew  how to bend his bow against the eagles.

All this belongs to the past------today for the first time  men of

sensibility  stand on this soil.

 

美国译者在第一行诗里采用一个英语惯用句型such-------that把两句话的意思自然而恨道地串联起来,其译法明显高于那位中国译者的中式英语的译法。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如此美妙的诗句。“红”与“素”形成了鲜明色彩对照,竟把严冬雪天写得如此令人陶醉,实在是令人赞叹。

 

且看美国译者的译文The earth is as  charming As  a red—cheeked girl  in a garment of white.将大自然的景色用拟人化的方法描写出来了。红妆素裹用a red—cheeked girl来形容,  分外妖娆用“charming“一单词来形容从而生动地将大自然妩媚的情形描写出来了。

 

 

由此可见中国译者将中国诗歌翻译成英语时,更多地是在浅表层次上考虑字词的对等意义(实际上是中式英语上的对等。),以及英文行文的语言及语法规范,而母语是英语的英美翻译家译中国诗歌时,则会更多考虑其文学意义,历史意义,联想意义,甚至习惯语的意义,而他们的译文包含有上述的这些文化因素,当然更迎合英美读者的共鸣,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审美乐趣,获得更多的审美快感。

 

 

 

 

 

打印 ]
编辑 ]
删除 ]
阅读 (1) ┆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不支持HTML代码
注意: 请不要在评论中留下不友好信息或者类似侮辱性的言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