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23, 2016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1 )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1 )

 (2016-07-23 22:06:51)下一个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1  )
作者在院图书馆前留影及校园风景照片
有一天,我前往院图书馆借书.当天晴,沿途我几经探询路人,才寻访到馆址. 院图书馆坐落在一处小山坡上,系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大跃进时代修的建筑,一座呈长方形的楼房,四层,周围林木环绕,花草繁茂,馆前一带空地,栽种一些树苗,在这片空地有树苗几十株,恐怕当今已长成林木森森的大树了.

馆内藏书极为丰富.全馆书籍闻有上百万册.图书馆的藏书共分八部:一哲学部,二辩证唯物主义论部,三历史唯物主义论部,四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部,五自然科学部,六美术哲学部,七心理学部,八文学诗歌部.我一走进图书馆阅览大厅见一中年妇女穿着的外衣胸前佩带着一枚刻有毛主席头像的纪念章,原来她是本馆的图书管理员,身材中等,态度十分友好.我受到她热烈地欢迎.她随即向我介绍说她一直在这个图书馆外文书刊部工作已经十几年了,自五十年代初图书馆一建成就在这里工作了.

在文革初期由红卫兵掀起的破四旧运动中她与一批馆员注意保护本馆的藏书亦不遗余力, 红卫兵未到前重要的书籍,文献均已尽先疏散,转移,当破四旧的运动渐趋式微后,文革运动尚在激烈进行中复尽先将本馆一些破损的书籍修复.后来学校当局对于校图书馆的书籍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无微不至的.

我顺便向这位女性馆员讯问道不知馆内是否收藏有美国著名记者兼进步作家埃德加·斯诺创作有名的纪实性的小说《西行
漫记》, 她对埃德加·斯诺创作的《西行漫记》这部有名的小说也很感兴趣,她很恳切地回复我院图书馆只收藏有一本书名为《Red Star Over China》的英语书---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她随即从一排高大的书架上搜寻到了这本书,取下来給我.求我确认是否是这本书,我 一看就是它,我随即告诉她就是这本书了.

我感觉着当时院图书馆的管理员们有几个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倾向,便是他们是尊重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特别注重历史事实,而并不因为这是一本当时的禁书,就拒绝我的借书要求. 后来出版发行的《西行漫记》就是根据《Red Star Over China》这本书译出的中译本.

在此,请允许我先把斯诺写作这本书的经过简单地陈述一遍,作家以一个职业记者的身份于1936年7月访问延安,他是第一个采访毛主席的西方记者, 历经四个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他在那里找到了友好的采访环境,受到了一些中共的最高领导人的很恳切的接待,在与他们晤谈中得到了很多宝贵的史实资料.返回国统区后,将访问时的 所见所闻和采访时收集到的宝贵资料经汇集,加工整理提炼后, 于1937年写就了这本有名的纪实性的小说——《Red Star Over China》(又名《红星照耀中国》) ,后改名为《西行漫记》 ...

这样的一位作家实在是令人敬佩.他的创作就这样由激情和对中国人民的热爱所凝聚成的,他和普通的职业作家不同,他所写的内容比一般作家的更真实,而且更加生动有力. 《西行
漫记》有二十多种文字的翻译。斯诺访问陕北苏区时正值中国的抗日战争初期(1931—1937),当是的西方人甚至于大部分生活在国统区的人民几乎对这片土地和这里所展开的革命一无所知,这意味着他的采访是具有开创性质的.

然而, 斯诺就像中国古代探险者的先驱—玄装一样,竭尽全力来发掘隐藏在这片土地上极有价值的革命新生事物.书中举凡关于领导人的生活和战争经历的资料均有丰富的陈述,历史文化遗产性的画片照片等极多.作家亦极善人物的描述,真实的描述亦优于不少专门从事新闻写作之人士.假使他能在陕北多留驻一些时日,不知道还要留下多少更真实,更伟大的业绩了.这位就跟其献身精神具件化一样的作家,就这样在足以令人感动之中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国革命连接在一起.他很恋慕中国,而且住在北京,上海等地长达14年之久(1928—1942),长期对中国革命问题进行探索和报道。

《Red Star Over China》这本使斯诺获得巨大声誉的有名书籍由美国纽约兰登书屋Random House出版于1938年11 月,全书长477页, 硬精装本,封面上没有印有毛泽东的肖像,在封面的背景设计中,也没有印上一些中国工农红军抵达陕北后拍摄的经典老照片.随后,在1938年2月10日,由胡愈之策划,林淡秋、梅益等十二人集体承译,以复社名义出版的《Red Star Over China》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问世。考虑到在敌占区和国民党政府统治区发行的缘故,译本改名为《西行漫记》。这本以《西行漫记》之名出版的脍炙人口的报告文学类的小说,在短短的十个月内就印行了4版,迅速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这真是一本绝好的书,办完了此书的借阅手续后, 我迅速地把它放进我的书包里.借到这本书之后,使我感觉得到了很大的收获.我把这本书带回宿舍之后,就开始仔细地阅读,锐意研究中国工农红军的初创时期的历史和红军领导人回忆自己长征途中亲身经历过的趣闻轶事.这本书使用的语言其独特风格是通俗易懂,没有其它名著的语言读起来那么艰深晦涩难懂,但描写的时代场面却很宏大.毫无疑问他是一位善于把简练的语言与描绘广阔的时代画面融合而为一的作家.

在他亲自采访毛泽东及他身边的人和重大事件亲历者(如朱德,彭德怀,林彪及徐海东等人)之后,他在书中所描写的情景都是感染力极强,真实可信的.记得在我们上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外国文学研讨课上,李
老师就向我们着重推荐了《西行漫记》这本书,他在课堂上曾有不少次的引用和介绍这本书.他说, 《西行漫记》全书共474页描绘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他们坚韧不拔地进行着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而他们的领袖人物则信念坚定,朝气勃勃,乐观且充满活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难理解红军为什么能得民心。因为他们实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不抢劫、从不胡乱杀人,他们纪律严明、尊重百姓、助人为乐,最重要的一点,他们实行土地改革制度,给予农民土地。在全中国乌云一片的情况下,这里独存光明,难怪有那么多知识份子,有那么多热血青年,膺受着故土沦陷的惨痛,抛弃原有的地位与财富,义无所顾的奔赴苏区来从事抗日救亡工作,他们的爱国热情,比起那些受足了买办教育熏陶的中国人,实在是要高超得不知道多少倍.而在爱国行动的表现上,他们是脱离了一切羁绊的。这时的苏区确实是个理想之地,是全中国最平等、最廉洁、最纯朴的地方.

我接连用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将这本英文版的原著阅读完毕,看完这本书我感到很高兴.我喜欢阅读《西行漫记》这本书,我自认为在这书里面得到极大的人生力量.同时还令我感到吃惊的是从这本书里我阅读到许多前所未闻的故事.我对那时中共领导人身上所发生的事情均极感兴趣.自古以来在那官民等级森严的社会中这些高官的轶闻趣事必然会引起普通老百姓的好奇心,这一下我可算是领略到了.

我于一九八0年七月曾阅读过由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董乐山教授于1979年12月翻译的斯诺的《西行漫记》,这是在建国后第一次在国内公开出版中文版本的《西行漫记》.以年龄和资望说来,董老是翻译这本《西行漫记》的较佳的人选.阅读完后,我才发现与我早先读过的原版英文书相比,在这书里面的有不少内容遭删节了. 书中有关领导人的一些敏感的内容被删去了.



Monday, July 11, 2016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0 )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0 )

 (2016-07-11 17:07:17)下一个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0  )
照片系西南师大校园景色之一
 

我们当时在校学习的时候最感迫切需要的是两种东西,一种是缺乏一本好的教材,另一种是缺乏阅读好的课外读物---这还可从另一方面解读为那时我们缺少精神食粮.前一种我们班的同学让教我们班主课的李老师设法去解决了,后一种是须得另想办法解决的.不仅是一般的英文书报,不是指那些所谓的狭隘的英文读物如像北京周报,中国建设,中国文学等等之类的国内官方出版的英文读物,要想读到一般国外出版的英文报刊杂志就大成问题了.

照道理说,这应该是由校图书馆向大家提供阅读的.再说小一点,也应该尽可能由系阅览室提供给我们阅读.然而它们却偏偏办不到.凡是涉及到全校外文报刊杂志的定购及跟外宾交往的外事活动,这些事务是由校革委会下设的外事办来负责经办的.这些外事办的干事每年底都要制定很祥细的外文报刊杂志的采购计划,在编成之后,提交给校革委会批准, 之后再向涉外的新华书店定购.

这些从事外事工作的干事们在分配到外事办工作之前,都集中接受过几个月严格的外事纪律的训练.这些大抵都是思想觉悟高,意志坚决,富有公而忘私精神的青年,待遇不用说也是非常一般的,然而也一样地甘之如饴,十分的享受这份工作.

从1966年五月十六日中共中央在人民日报上全文发表《五一六通知》的这一份纲领性文件算起,自那以后, 标志着一场经历了十年之久的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就此拉开序幕,就这样我们在文革的十年生活便成为了一段永远值得回忆的过去.当时我们好似居住在一个密闭遁世者般的社会里,与外面世界差不多完全隔绝了.受破四旧运动的直接影响,一切供大众观赏,聆听的西方电影或戏剧, 古典音乐或者摇滚乐全无, 但我却一点也看不出来那些外国的文化艺术如何能到腐蚀人们思想的.

那时我带着一种朴素而天真的信仰极力说服自己要相信,我们国家有权利限制那些被认为对我们国家会产生坏影响的资本主义的腐朽文化。而那时我却十分满足于周末可以一个人比较清静地呆在宿舍里用一把旧二胡来演奏《赛马》二胡独奏曲中的一段快弓练习曲。但这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让你享受到了生活快乐的一面呢?---恐怕有人会这样向我提问,答云:我倒很愿意能享受到这种悠闲自得其乐的生活, 对我而言,这就是我的
理想的
人生。

回忆到一九七三年十月中旬的一天,我一个人从成都乘火车前往重庆去上学时的情形.火车于当晚九点正驶离成都火车北站,行驶了一整夜后于次日清晨抵达重庆菜园坝火车站,我携带着行李下车后,随着人流一道涌出了火车站,经过车站前面的那一片狭窄的广场,往位于一道陡坡下的菜园坝缆车站走去,走到缆车站门口,朝里一观望,那就跟其它的公交车站不一样,在站内铺设有两组平行并列轨道,顺着陡峭的山坡往上延伸.车站内每一条轨道的左右两则修建有供旅客上,下车用的月台.

每条轨道上都停泊着的一辆即将运行的缆车,那就是绝好的标识了. 缆车就象公交车一样,车廂顶呈弧形,车身都粉刷成墨绿色, 车廂开有三道门,中间一道门,前后各开一道门,便于旅客快速方便地上下车.车内可容纳五六十位旅客,或许这缆车也算得上是一种观光旅游车吧, 乘缆车沿轨道上下行驶的途中从它宽大的车窗往外看山城及长江的景致一览无余,车站进门处的左手边有一间小屋是售票处.售票窗口对着大街. 窗口前有旅客排队买票.

站在车站月台上抬头朝上一看, 只见一辆缆车正在沿着陡峭山坡铺设着的轨道上平稳地向上移动, 缆车的前头系住一条粗壮的钢缆,它再由此钢缆牵引着沿轨道行驶. 缆车内部显得甚整洁,一切设备也很周到,车内有座椅供乘客坐下免于行驶途中跌到受伤,车内还安装有紧急制动刹车设施以保证旅客乘车安全.

 我买了车票后就站在月台上等候缆车,大概不到三分钟的光景,就有一列缆车驶过来停在车站月台边上,打开车门让旅客上车.我便赶上这趟缆车,当旅客挤满车厢以后,车厢门便自动关闭了, 缆车由钢缆牵引着上行颇徐缓,不一会就到达了位于山坡顶上的两路口缆车站,下车后,我携带着行李步行出站,走到大街上去寻找去北碚的公交车站,途中探询路人,才得知还要在此乘车去牛角沱车站,再从那里转车去北碚.

我乘车到达牛角沱车站后,下车便去售票处买了一张去北碚的汽车票,之后随众多的旅客一同在候车室等汽车,直至早上九时前一刻才搭乘一辆离开牛角沱汽车站前往北碚的公交车,动身前往四十公里外的北碚.学校在北碚与重庆著名的风景区北温泉之间,有一条公路相联贯.车行一个多小时即到达北碚汽车站.

下车后在车站门口遇到一个高个子年青人,------ 这位和我同路前去西师报道的就是曾经下过乡,后又被招工到成铁局广元工务段当了一名巡道工的张姓成都知青,文革时他呆在家中当了一名逍遥派,潜心于研究数学,当 1969年初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洪流席卷全国的时候, 他便随他中学的同学们一道奔赴川西北农村插队当了一名知青.可他这次被招收进校学习的是数学专业,因此打算前往数学系报道.他那时有过这样的打算,想到西师数学系去系统地学习几年数学来从事中学教育工作或搞其它的研究工作.

当我们走进校园后,在院部办公大楼前,临分手时我拜托他替我留心一下如果今后他们系开办有什么好的讲座或面向数学系学生开设第二外语课程时,请及时告知我,我定要前去聆听.他满面笑容地答应了我的请求,随后我们便分了手.他往通向数学系的那条路走去了.

西师外语系组织一些教师到系教学大楼前迎接新生.欢迎队伍中的一位中年女教师的普通话讲得最为纯正,我们被她引导着上三楼报道,先到一间教室与一位系领导成员谈话片时,略饮用茶水后,即刻在此教室中排队轮候报道. 等候报道的同学二十人左右.

我一面排队,一面从衣服口袋中掏出一封系由我曾工作的单位出具的正式公函和由西师发放给我的一封录取通知书,在这份公函中,客运段人事科介绍了我的个人情况,并声称按照政策规定正式批准我离职上学云云.我向经办老师出示了这两封信函后,便开始着手办理报道手续. 报道过程历时五分钟左右即告完毕,经办老师随即向我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随后再由一位老师带我到分配给我的宿舍里安顿下来.

进校后不久,我们便熟悉了周围的环境.外语系教学大楼的三层楼上有七三级英语专业三个班的教室三间,位于这三间教室右边的一间教室是一间图书室,又称之为系阅览室,是专供外语系英语专业师生们课外阅览英语报刊杂志的地方,室内临窗放有一张长条桌,在桌子的左右两边分别放置有两条长椅以备读者坐下阅读休息.在阅览桌四面的墙上张贴有一些文革时期宣传图画和标语.

分别在长条桌的左右两侧靠墙壁的地方安放有一排书架,其书架上陈列的仅仅是为数不多的一些文革时期出版的英语报刊杂志,如北京周报,中国建设,中国文学, 及专门从事报道全国各地农村喜获大丰收的中国画报,另外书架上还陈列有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和《读者文摘》等等少数的几种国外的英文原版的报刊杂志,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英语报刊杂志可阅读了,但令人感到可惜的是在文革时期我们学校的当权者在研究语言和文学上离具有真正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掌握缜密审慎的研究方法还尚存有一段差距,这对我们将来的文学创作和语言研究能获得正常的发展将是非常不利的.这使我们在探索的路上会耽搁太久,由此而来将使我们失掉许多宝贵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