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23, 2020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124)

 



文革岁月
----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124

 

照片为西南师院校园及北碚城区的照片   摄影:清衣江



毗邻我们‘开门办学’的农村中学的那座小镇的赶场的日子是很闹热的。回乡的人,自然要不远数十里路而来,买他们要用的东西。住在邻近小镇的乡下的农民,更喜欢来。

 

不过他们并不像回乡的人是安心来买农具竹器的,他们也买东西,却买酱,醋,糖,盐,火柴,针线,布料等一些日用必需品等;而他们来此的心情,只在置办完购卖之事后,才在连接茶馆屋檐外搭建的竹棚下,吃碗茶。作为小憇一下罢了。

 

小镇正街这条街,赶场天是农具,竹器,农副土特产品,蔬菜瓜果,鱼肉,乡村风味食品等贩卖的集合之所,显得极其闹热。

 

小镇外的旱田里,则是小春生长得春意盎然,街上搭上竹棚的茶馆卖茶,炒瓜子花生,香烟糖果等,待赶场的乡民来光顾。

 

我们全班同学七五年十二月初来到了梁平县这所乡下的农村中学来搞历时一个月‘开门办学’,此时快接近尾声了,再过一个多星期我们就要从这里打道回府返校上课了。刚到这所农村中学时候,我们就已经知道归期了。这是因为在我们出发之前系上的领导就告诉过我们的。

 

记得文革大串联时,我一人在杭州的城里坐着公共汽车跑了两天,杭州的银座也去过,杭州的浅草也去过,在虎跑泉公园里爬山,坐在坐落于半山上的一家茶馆里喝了一碗西湖龙井茗茶,下山从虎跑泉公园出来,顺着大路到西湖去,而走路也不少。

 

天晴了两天,虽然这一天是阴阴的,没有太阳,路上的尘土也不高。虽西湖沿岸栽种的柳树还未发春芽,但此时离春天还远着嘞。西湖里的水仍很清澈。

 

外地人太喜欢西湖水,也好奇,游船也利用学生大串联的机会,竟弄了些游船招揽生意;许多串联学生也居然愿意花几个钱,跑上船去,由船员驾驶着游览西湖。游船行驶不久,直泊在三潭印月跟前。游客们踏上岸去时,心里很满足了,若是在古时,有诗人乘船,定要做几首春湖泛舟的诗哩!

 

由戴老师主教的新编教材的教改观摩课还剩下最后两堂课了,我为在上课之前熟悉他要讲的内容,独自一人坐在校图书资料室里,便取出他的讲课稿来翻阅。我反复仔细阅读的是他将继续教授的英国作家大卫洛奇的校园文学那一部份的内容。

 

我们新编教材,全书共二十五课,在教材编辑中可谓洋洋大观。听说此新编教材因内容较深奥,脱离实际,不适合初三同学作为教材使用,已遭弃用,油印版的教材多分发给同学们后恐已不容易找到了。我留存下来的也只有两册。

 

我们初到这所农村中学搞‘开门办学’时,我们第一次旁听的就是戴老师教的一堂初三英语课。他是他们年级乃至全校有数的英语教学质量高的老师,一位文革前高考落榜的高中毕业生,而且是很有骨鲠之气的,他经过自己多年刻苦努力地学习之后,成为该校不乏有力的教学通达之士了。

 

我们为什麽不为这位为乡村中学增光的教师予以表扬,而不为他自学成才所取得的令人惊叹的成绩而感到由衷地高兴呢?我们新编教材内容甚为祥赡,虽所见为油印本。但关于洛奇校园小说的的书评和介绍差不多也是较为祥尽周全的涉及到了。

 

当戴老师于课堂上教授有关洛奇的校园文学课的最后两堂课时,他一开始就讲到下列的一些内容。他说,洛奇初进大学教书的时本想在该校的英语系的教研室里作一个终身的学究,他对于校园文学是很感趣味的,他自信他在校园文学里只要研究得当三五年定能有些成绩;

 

但当他从虚幻的现实里逃出来,越离它远的时候,它对于他的引力却反比例地增加了。一句话的觉悟表明:他现在不是当学究的时候。------他自从把这种志愿坚定下来之后,他决心对校园文学方面加以一番探讨,他仔细阅读美国作家,玛丽·麦卡锡(Mary McCarthy)创作的校园小说《研究院的树林》(The Groves of Academe1952年)。

 

及英国作家金斯利·阿米斯(Kingsley Amis)于1954年创作的校园小说《幸运吉姆》(Lucky Jim)等英美作家写作的校园小说之后,他对于这些校园小说所描写的校园师生沸腾多姿多彩生活的充满生机的文学留下的印象就越见深固了。

 

他曾经说过,他的一切写作的背景除以创作校园小说为目的外一切都是过去的,其他的文学也是这样,今日的文学乃至明日的文学是现实主义写实倾向的文学,是为忠实读者呼号的文学,是助成展现壮阔历史画卷的气势磅礴的文学,除此之外一切都是过去的,昨日的。

 





洛奇作为一名英国校园小说作家开始在自己任教的大学筹划他未来校园小说的创作计划:他建议摒弃英语系实行多年不切实际的哥特式教学大纲,代之以一种完美的逻辑教学课程体系,该体系考虑了自1900年以来英国大学英语学科的发展状况。

 

他还建议在英语系上建立简·奥斯丁研究生学术研究中心; 要求读研的学生必须使用打字机; 在英国国内招聘从美国学生运动中涌现出来的杰出的受迫害的学术避难者; 举办学术研讨会,开始出版新期刊-------

 

当洛奇提出这些建议的时候,我们仿佛看见他坐在一间会议室里,显示出他似乎已把自己建议中包含的一切要点都领会了似的,就像他以同样悠闲的品味吮吸着添加了一些经过滤器的被搅拌过的奶油的强化黑咖啡时表现出的那种安然自信的样子,洛奇觉得自己仿佛终于成了一名皈依了外国籍的公民似的。

 

而且他也把自己视为这场伟大历史变革进程中的一部分–---逆转了过去一直席卷众多美国人前往欧洲寻求经验的宛如向北流至大西洋的墨西哥湾流那样的涌向欧洲的寻求文化之旅湾流似的。现在则是反其道而行之了。当今,不是欧洲,而是美国的西海岸成为了文学家们进行生活和艺术上交流实验的最遥远的边疆,人们为寻求思想解放和自由的启蒙去那里朝圣了。

 

因此,如今正是美国文学成了欧洲人现正在寻找的他们一直所追求的文学镜像。 洛奇想到了詹姆士(James)的《大使》和斯特利瑟发出指令希望巴黎花园里的小比拉姆“活着……-尽其所能地活着;如果不这样做,这就是犯了个错误,‘而斯特利瑟自己倒带有上述这两个角色的几分特征,一个是发现了这种见解太晚了的演讲者而另一个是可能仍然从中获利的年轻人。-------

这时下课铃声骤然响了,戴老师讲授的这堂校园文学课就算到此结束了,他明天将再接着继续上课。下课后,我不禁思考着这样一些问题,校园小说究竟应该写些什麽呢?应该以自己所能接近,最能知道的熟悉的东西写,这是最稳妥的办法吧。

 

不要好高骛远,应该脚踏实地的凝视着现实。不怕就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或一个闪念的想法,你只要注目观察,你就可以看出有不少东西是值得你写的。这些创作素材是有无限生命力的。

 

最平常的东西说不定是最新奇的东西,最微末的有可能是最伟大的,最卑微的有可能是最崇高的,”化腐朽而为神奇,“我们的文学家正应该要有这样的用意和本领。不能离开现实的社会,也不能脱离时代而另寻他途。

 

而应该求得此时此地的美好与革新。这不仅是道德伦理的问题,同时也是文学创作的问题。凡此种种,都系一个作家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作品能够取得成功的保证。非得拥有好学不倦,丝毫不自满足,精益求精的精神,否则定难以成为一名成功的作家的。

 

而在我们的开门办学越来越临近结束之际,我不由得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若果我将来再一次被要求来这所农村中学搞开门办学,我将怎么办!”这句话的延伸含义是我到此中学来近一个月曾不断考虑过的内容。

 

我们不久就要结束这里的开门办学返校上课了。这所中学的几个同学要我毕业后到此中学当英语老师,到这中学当老师虽不是我愿意的事情,但是毕业后能分配回原单位—---成铁局,回到我曾生活过的环境去尝城市生活的知味,这是我乐于干的。

 

我觉得我将要回去的那座城市好像我的精神寄托之地呢。它就是我在一九七七年春节之前毕业后就一定要去的地方,谁能想到一年多以后,我们毕业分配了,数学系学友周同学也应了成铁局的一所铁中的数学教师的聘,我在那儿又有了伴侣了。

 

一九七九年春天,我离开了自己工作了五六年之久的成铁局,调到中科院成都分院一家研究所当了一名科技资料翻译,而后于1984年初冬,我应一家省外贸进出口公司之邀调去那里,当了一名外贸推销员。第二年初春,开始了我的首次环球外贸推销之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