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26, 2014

【岁月如歌……广汉知青生活回忆】----( 39 )

【岁月如歌……广汉知青生活回忆】----( 39 ) “哎呀!你为什么从广汉回到成都后就从不给我打电话嘞?也没有来看望过我,过年,过节也不见你捎封信来问候一声呢?甚至还没有等我向他作出解释, 他就大声叫喊发着唠骚地说道。我真的不是如你所说的那样, “其实,我早就想来拜访你了。你看我今天不是就亲临贵舍来拜访你了吗?“他听我这样一说,他也禁不住咯咯的大笑了起来了。 我看见客厅的墙壁上挂着一张装在一幅镶上了金黄色花边的像框里他穿着西装,打红领带在办公室办公的照片。当年他离退休还算有不短的18年时间,但他的头发就已经出现白发了,看上去两鬓有点斑白了,而且他额前还是翘起一绺乱蓬蓬的头发。他的宽阔的脸庞,宽下巴,一双具有敏锐洞察力的眼睛和发黄的脸色与从前一样还是完全没有什么变化。 他年龄42岁,现在成都一家建筑公司的办公室当主任,负责管理工地上施工的2000多名工人。“你来得太突然了,我都来不及作充分准备,去买些好吃的东西来招待你.”他抱歉地说,“最近也没有以前下乡的同学来拜访我。”我的夫人刚从西昌彝族少数民族地区周边的农村进行巡回医疗服务半年才回来。 巡回途中她们医疗队经过一些极度贫困地区,她亲眼所见后感到 较为突出的情况是受灾地区、高寒山区和民族地区困难群众面临缺乏医疗服务,缺少药物的形势依然严峻。她感触到我们应当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 还应逐步向这些地区推广建立應急巡回醫療救治隊伍,完善医疗救治体系,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大病医疗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我改变了话题,问道,你现在身体还健康吗?” “我因常年在办公室里工作,这让我的身体已经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了。整天忙于应付公司日常工作的繁杂琐事,现在已经没时间玩乒乓球锻炼身体了,“他又咯咯地笑着说道。”我太太最近禁止我饮酒了。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为什么她不准你在家饮酒了嘞?”我情不自禁地问道。他回答说:“我们公司有一位副书记平时就喜欢饮酒,有一天他到机场迎接客户,因饮酒过度,突发心肌梗塞去世了,享年51岁。 我突然怀念地想起在我们在农村插队落户当知青度过的那段繁忙的收获油菜籽, 小麦,水稻的农忙季节了。“还有没有人跟我们的想法一样想要去见识体验一下我们曾经度过的那种不一样的,更具教育意义的生活?”他大笑起来对我说: “现在年轻的一代只想到过着舒适的生活。谁还会想到去经历过去的那种艰苦的生活. 他们中的有些人在飞来的横财诱惑下,成天都在打算如何才能赚大钱。现在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了。他们对现在与过去物质生活上的落差感受是很真实的。而且他们还对此并不讳言地说出来, 很多人都跟我说,旧生活都已经早就过去了,尽量不去回想过去,回忆过去是痛苦的.“ 我感到有点凄凉悲伤。当我一回想起我们过去当知青度过的那段岁月,我就觉得它们是那样的不可思议与坎坷,令人难忘,并感觉到我们曾经在农村度过的那段生活也可算是我们人生中的一段独特经历过的生活吧。 现在的孩子们,在文革之后,特别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他们在校接受的教育都遵循着这样一种传统的教育思路去发展,有些同学的家长须知日后反正都要送他们的子女出国留学,倒不如从中,小学时候开始就让他们一直在欧美的国外学校寄宿读书了。人们都觉得我们这一代人看问题的观点,思想和嗜好颇有点奇怪,思维能力陈旧,僵化,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了. 丁同学在他住家附近的街上的一家有名的老字号餐馆预定了一桌宴席来款待我们。”今天中午我打算请你们到”蜀香园”去吃一顿便宴, 一来以表敬意,二来借此机会能与多年未见的亲朋好友们好好聚聚。” -----丁同学热情洋溢地对我说道.这家” 蜀香园”是久负盛名的.它是成都的一家有名的蓉城老字号餐馆,它的门面坐场也很讲究,然而大师傅们所做的菜肴也是好得不能形容的好吃。 那天他也邀请了他以前同生产队的知青旧友,现在是成都某一大学中文系教授秦XX,在丁同学的一声号令下,于是乎我们一行人便被浩浩荡荡的队伍所簇拥,向着”蜀香园”进军.我们在大街上走着,走向一条繁华的街口.这条街,在右边绵亘蜿蜒着商铺和餐馆,城市风情,历历可见.我们是在街的左边人行道上走着的. 走不上十几分钟光景吧,已经到了餐馆门口.我们随丁同学走进餐馆大厅正门,堂倌业已迎到短廊上,忙不迭地问候道,”各位来宾敬请光临本餐馆就餐!”他把我们引进后面的雅间就餐,后面临走道的格式窗,窗帘高高挂在铜钩上.这样不管是什么人,不管从带有栏杆的短廊上走过来,从大厅窗外走进来,都可以观赏到庭院内盛开的满园芙蓉花,及花丛之下掩映着的一泓清澈的荷花池. 我们进了雅间,时间还早,但大厅就餐的顾客已经是人满为患了.在雅间里我们满满坐了一大圆桌,桌面宽,汤匙大,充分体现着四川席面的三大特色---麻,辣,鲜.不一会儿菜上桌了,大师傅精心烹饪的菜肴,其质量和味道是比上世纪70年代初我们当知青时进餐馆吃的菜肴好得太多了。 给我们上桌了十多种正餐前开胃的冷盘下酒菜:用木本植物培植出的凉拌的色泽黝黑的四川香菇,切得如纸一样薄的熏猪肉片,与碎干辣椒和脆花生齐炒的鸡肉丁,用芝麻油和四川汉源花椒凉拌的四川虎皮青椒。紧接着上桌了一系列的热菜;油炸大虾配搭西兰花,清蒸全鱼,香辣鱿鱼炒米饭,柔软的香辣螃蟹和玉米浓汤及种类多样的美味可口的抄手。 开怀畅饮香甜味淳的桂花酒后使大家此时谈性正隆。坐在我左边的丁同学转过身来对我说:。 “我们过去经常被组织上教育要求忆苦思甜,” 他一口吞下了一只虾,接着说,“唉,现在当我们谈起忆过去的苦时,我们的意思不是指解放前所受的苦了。我们指的是本世纪70年代所受的苦。 你还记得我当时实在是太贫穷了, 当你最初认识我的时候,我自己甚至连一只手表都没有?“我顺口说道,我也没有。他接着说:”当时也没有人曾流露出一丝对生活糟糕的不满情绪。 这时我插话说道:”你还可曾记得,有一天你粗心大意地丢失了你全家一个月的的大米定量供应的粮票。“当时我看见你脸都吓得发白了,” “但是后来,我们都愿意分担你的困难, 大家把你丢失的那个月的粮票凑起来给你,让你能设法顺利度过那一道难关-----时值过年,帮助你从无米下锅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丁同学开始回忆起了那段往事,沉默了一会,接着便向我表示了感谢.他很感慨地说:”我心里着实感谢着你们,你们对于我的关心,竟这样周到. 既为我解决无米之炊的问题,又使我全家安度了一个快快乐乐的新年,难怪呵,古人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了.听到他讲完这番话,我们大家都会心地笑了. 丁同学在席间展示了他在广汉当知青时摄影的一些照片,其中有几张生活情景的老照片,有两三张一九六九年的旧历大除夕我们邻近生产队的几个知青在他住处聚餐时的照片.我记得那天他做了很多的菜来款待我们,大家酒喝得很多,我看见有一张是我自己举杯向他敬酒祝福大家一起过旧历年快乐时的留影. 当我看到这张照片时,二十多年前的往事生动清晰地呈现在眼前,颇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我曾劝丁同学可以利用一些闲暇的时间,动笔撰写一些回忆自己的知青生活的文章,他说他有这个意思,但能否如愿以偿地写出来却没有一定的把握.是的,这是谁也不敢替他打保票的事.不过我倒相信他是一定有能力写出回忆他的下乡知青生活文章来的. 他说退休之后才有空闲的时间来考虑从事写作,而现在他虽说脑海里已经萌生了写作的愿望,但考虑到自己目前的工作非常繁忙,暂时放弃了写作。但他坚持说从事写作是要靠甘于寂寞的人埋头收集,整理资料,默默辛勤耕耘,艰苦地创作,来不得半点浮躁和虚夸才能成功的。 上面记述的这些事是我在1992年夏天,出国 临行前, 拜访丁同学时,写出的一段回忆.时间过得真是快,一转眼二十多年就过去了.然而所写的东西,现在读起来就已经有荒疏之感觉了. 二十二年,世事沧桑,变化之大,恍如隔世;但在岁月的长河中,依然流淌着的,是人们对激情燃烧过的岁月的不尽思念,是对历史命运与未来的不倦思考和探索。 ...丁同学与他女朋友送我到车站进站口,他指着眼前的人流对我说:” 这若大的车站攒动着密密麻麻的人头,给我一种莫名的仓促感。这人流涌动的车站,对我来说却也好象空空如也。我们这一离别,不知咱们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了 . 他用很失落的语气说道.然后大家苦笑了起来. 我们就此分手了.我匆匆忙忙地随着嘈杂的人群流入站台,拼命地挤入车内,上车后见站台上疏疏落落地没有剩多少人了.我喘息着,提着行李找座位.车内已经坐满了人,而且过道上还有站着的,我发现车厢里已没有座位了.我只好回到车厢的联结处,于车门附近找到一处尚且能容纳我的空间,把行李放在地板上,权且把它当成一座位,便坐了上去. 不一会儿站台上开车铃响了,列车员站在车门口大声地向着车内的乘客们叫喊,请上车送客的同志们,赶快请下车,列车马上就要开车了.于是好些送客的人才依依不舍与亲朋好友告别,匆匆忙忙地下车了.火车终究启动开车了,沿着铁轨向站外驶去.见铁轨后面的广汉火车站渐渐离我远去-----广汉哟,再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