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5 )
西南大学校园风景
第二天我们会见了我们的班级辅导员,张女士.她是西师外语系文革前毕业生,留校后分配担任班级政治辅导员.我事后听见好些同学说,张老师在校读书时,学习成绩是很好的, 留校后极善于做同学们的政治思想工作, 平时她的精神也显得很好.她从不凭讲稿,一发表演讲便可以作三四个钟头的演讲.张老师是中等个子,身高在1·6米以上.但人长得结实,丰满,总是穿着一身毛式的灰色制服.巴旦杏的脸那么红润,一对眼睛显得那么炯炯有神, 一双饱满诱人的红嘴唇是那么坦诚,嘴里露出的两排整洁的白牙是那么地含着诱人的微笑,一头乌黑的长发梳成两条美丽的长辫子披于双肩之上.这不就是一个典型辅导老师的形象吗?
她的讲话总是在鼓励着我们,安慰着我们,实在是费尽了很大的苦心向我们传递知识,她首先向我们谈到了我们班要选出干部问题.她说今天主要是选举我们班的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 一九七三年西师外语系首次对外招生,七三届英语专业共招生三个班,每班仅十三名至二十名学员,俄语专业仅招生一个班,该班的学员数与英语专业班的学员数相当.
在张老师的敦促下,我们便按她的旨意竟选出我们的班干部.第一届的班长,大家一致推荐我来担任.副班长决定选举钟XX来担任.除此之外,学习委员和体育委员,我们选举了段XX和陈XX来担任.所选出的干部任期为一年.就这样,当我们班的干部都选出来之后,老实说,连我自己都有点不大愿意出来就任此职,今后大家都忙于学习,谁还有工夫来管班上的这些闲事?然而结果并不是如此,之后竟毫无例外地管了很多这样的闲事.
当我们班的干部选举完毕之后,张干事随即发表了讲话:-----------“同学们,我们班级第一学期专业课程设置的宗旨是尽量发挥它的一种过渡性的作用-------为帮助那些学习基础差和从来没有学习过英语的同学尽快赶上全班平均水平.如果大家都打算安心地在这校园里好好学习,就要习惯这里少娱乐活动的孤单的学习环境.这里的校园风景是优美,宁静的,极适合同学们学习的.同学们的学习目的是明确的,校园良好的学习文化氛围是根深蒂固的,这将有益于同学们的学习.初到此地的同学会很快适应这里的学习环境而喜欢上自己攻读的专业的.
也许仅极少数的课程(如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等课程)需集中全年级的同学一起上大课学习,我们系供给你们上大课的教室却一定很宽敞,保证每位同学都能有座位就坐倾听教师讲课,从第二学期开始,专业课程大多采用英语授课.一般的情况下,我们系绝对不会出现一百多名学生挤在一个礼堂上大课的情景,更多的是采用一帮一的个性化单独辅导式的教学形式,我们所强调的另一办学特色是注重大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有些同学一开始需要时间适应这种模式,因为同学们来自省内不同的地方、从事不同的职业和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由于各人的学习基础不同,学习方式也有差别.还存在有学习的文化差异问题.讲授专业课的老师将密切关注那些从农村基层干部推荐来的学习基础差的同学,并确保他们不会感觉遭人忽视,老师将尽快地向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更多有效的帮助.这种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方式适合学习基础差的同学.比如可以课堂上鼓励他们和老师进行互动来开展教学活动,让大家都别害怕,只管张开嘴讲英语,这样你就会在短时间内学到很多东西.
张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了上述这样的一些好建议------这充分展现了根深蒂固的西师文化无处不在.在这片景色秀丽的土地上,还有一个值得一探访的学院图书馆,藏书量丰富,为每个学生提供的靠窗阅览桌也相当漂亮.仅令人遗憾的是学院离锦绣繁华的重庆市的市中心较远,夜生活较贫乏.还有师生同住一校园,这更有助于同学们融入校园文化,遇到学习困难也利于解决.这里的人们都特别友善,而且乐于助人.
从第一学期开始我们英语专业七三级就分成了三个班.大抵上学员们也没有按照来自特别的地区和相邻近的县市的原则来划分班级.我们班上除了我以外,还有另外一个同学来自成都,他就是文革前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李XX的儿子,申XX,他家在文革之前是很有权势的,他是成都四中新制9年级的8年级学生,也相当于算是老三届高一的学生了.文革爆发之后,他的家境和外界的社会起了剧烈的变化一样,也起了剧烈的变化.他的家庭在这整个社会变革过程中发生的一个最显著的变化-----不消说,这便是直接使他的家庭境况发生了衰败的变化.
他在文革的经历很有些曲折,父母亲作为走资派被打倒之后,他感到失望,焦躁,愤懑,烦恼,这几种情绪交流所汇合而成的自然是无为,自暴,自弃的情绪潮流. 当1969年初知青上山下乡洪流席卷全国的时候,他便随他的妹妹一道回到他父亲的家乡江西省临川县插队落户.他在江西农村呆了两年之后便调回成都,在第一机械工业部成都工具研究所工作,1973年和我同时被推荐到西师外语系英语专业学习.到学校报道后,我们两人又被分在同一个班,大家都来自成都,之后我们就成为了好友.文革前他勤奋好学,学习成绩突出, 是一个很爱读书,很喜欢写作的人.在西师学习期间,他生活朴素,从不讲究衣食的好坏,能节俭过日子。但对往昔的优裕生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留念.
由于文革前与文革时期社会上严格实施户口管理制度,本来已有市县界的地方观念则更一步被加深了. 严格限制农民迁往城镇,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明确限制小城镇人口迁往大中城市。我们班共计十四位同学,除了几位同学来自重庆,川东之外,大部分同学都来自地方区域很相近的城市和县城,即他们都来自川西或川西南地区的一些市县.
然而其中的一位来自川西南的一座小城市的同学,他的英语水平却比我们大部分同学还要厉害.他有一部使用得很旧的英文词典,这怕就是表示他学习英语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的一件物证吧.这词典,他很爱惜,放在他的床头经常翻读,背记.他有这本词典,我们又同在一教室学习,我有时向他借阅.当然要翻词典,翻出来一些生词我见他用铅笔注在词典上,我问他为何要留下标记,他很郑重其事的告诉我,他已经背得这些单词了.他平常很用功,很守时..他是一个很有自学能力的人,便是每天要读英文字典,至少要读三十个词来暗记.
象他这样记忆力超群的人我实在是少见的.我不免感到惊骇,着实地隐隐佩服起他来了.完全想不到一个从小县城来的人,却具备如此超常的智力, 公然还有雄心再进西师攻克英语!这种超凡脱俗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大大赞赏的.当年从大城市来的人不是看不起从小地方来的人吗?还嫌弃他们讲话口音难听吗?象我们这种智力中庸,就可以到这里来称孤道寡的吗?如果真是如此, 否则,只会让人贻笑大方罢了.总之,这位同学,后来也成为了我的好朋友. 他的学习成绩在我们班上一直名列前茅.
我们的班级辅导员,张女士向我们简要地介绍了一些情况之后, 她还特别强调趁我们73级同学们入学之际 希望我们这些新同学能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和了解.沟通”,能使大家成为好朋友.一位女同学,是威远县的人,她说: “我是一个很文静害羞,社交应酬很少的人,要在新环境中结交一位好朋友对我是很不容易的。” “因为考虑到新学年伊始,首先要在归属感、情感基础之上建立起自尊不是很容易就做到的,但今后如果能结交到一位很要好的新朋友,对自己而言那也就算是很好的一件事了。”
她还说:“这可能因为自己还是一位新同学的缘故吧,尤其是因为我刚到这里还不太适应学校这样的新环境,还感到有些拘束。” “我昨天来到学校报道之后在校园内就认识很多同学了,在与他们沟通,交流之后,这就使自己从一种束缚孤立状态之中解脱出来了;与刚到学校时相比,我现在感觉到更轻松自在了。
张女士说:”按学院的安排,针对本届招收的新学员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状况(其学历从小学到高中都有),学院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安排了一个学期的基础文化课补习.这样一来,本届学员的学习期限就延长为三年半.随之而来我们系采取的办学方针与以往的办学方针相比是有很大不同。我们同学所发展向的新的方面是什么呢?便是要求被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英语教师.按国家的规定,工农兵学员通过2-3年的学习后,是要按”那里来那里去的”(如”厂来厂去””社来社去”等) 分配原则, 要回到原选送的单位工作的.
为了使大家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有能力胜任今后分配给你们的教学工作,学校总是要充分调动你们的学习积极性,而让你们在课堂上能尽量学到更多的东西,,因此我们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与以往的教学方法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采取能更好地体现了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谁说我们的同学课外就无人辅导了?大家于课外还是可以找在校辅导老师帮助补课的,这里的老师们都非常好。他们确保你理解授课的内容。即使你在学习上落后了,他们总是试图找到一种方法来帮助你很快赶上来.”
但后来的实事证明对工农兵学员的”那里来那里去的”分配原则是不可能贯彻执行的,一是大学停招生了多年,而招收的学员到他们毕业,至少还要等上2-3年,而企事业单位等的”人材”早已青黄不接,需要及时补充,二是从农村招来的知青不可能也不愿意回去,因此,我系首届英语专业工农兵学员,除了指定培养的三人作为师资留在了系上参加工作外,其他3人有一人分配到攀枝花钢研院当技术翻译,有二人分配到冶金工业部第五冶金公司子弟学校教英语, 其余的都要回到原先选送的单位工作.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