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4, 2016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4 )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4 )

 (2016-01-04 11:57:51)下一个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4  )

西南大学校门(原西师)
校园内的景色
我在北碚汽车站下车之后,逗留了一会儿.也没有找到更方便合适的交通工具载运我去学校.于是我只得靠自己的力气,肩扛着行李缓步朝西师走去.幸好我的行李也不多,除了一个铺盖卷外,还有一个人造革的手提包,包里放了几件换洗的衣服,裤子,一套盥洗用具,一张洗脸用的毛巾和一本新英汉词典.手提着这包走路也不感到沉重.路途也不平坦,也没有捷近的小路可走.走了半个多小时光景,才走进西师的校门, 这大门是用白色花岗岩石修建的,大门右边挂着一块木板牌匾,上面用黑顿顿的仿宋体字书写着:”西南师范学院”六个苍劲的大字.

我走进校园内停住了.正前方有一座大楼耸立在一阶石梯之上,我以为是外语系大楼,走进去之后才知道是院部办公大楼.已是办公的时候,一名干事朝我走过来问我找谁? 我直接道明情况,知我意后,向我指示去外语系大楼的路.我顺着他指引的那条路走过去.

校园的树木很苍郁,空地很多,但大都覆盖着花草和树木.这些高大的树木, 都是一些树龄近半个多世纪的老树了,树上的枝叶正在风中沙沙乱响;日渐迫近的秋天,已经把大树顶上的树叶子染成了金黄色,进而把整个校园都粉饰成了一片层岭尽染的秋天的景色了..我顺着这条直通到外语系大楼的林荫小路朝前走,------沿途所见桉树,杨树,槐树和长势茂密的矮小的冬青树--------都很协调一致地形成一片绿海;一些牵牛花很茂盛地盘绕着校园内的一些建筑物的墙壁上,这些从下到上都缠满了妩媚的蓝色牵牛花的建筑物,看上去确是显得景色很绮丽.

这里的风景的确是很优美, 整个校园内的绿化都搞得很好,如果和全国很多高校的环境绿化相比,西师的绿化美化水平应该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半路上遇着了两位去外语系报道的女生,似乎两个人都走得很疲乏,她们听说我也是去外语系报道的新生,很高兴地与我结伴同行.我们沿着这条小路上走了一会,就遇到了一处山坡上修建的台阶,我们踏上了这一道石梯坎,顺着一级一级的台阶走上去,走到顶上,站在那里朝前展望, 果然不出所料地看到了那盼望已久的外语系大楼. ,是一座五层的楼房.这大楼从它的外观上看显得有些陈旧了.怕已经有二,三十年的楼龄了.我眺望着这座大楼,想到今后我将要花上好几年的时间在这里学习和生活,这就使我感到激动不已.

我们朝着这座大楼走过去,不一会儿 ,我们走到在这座命名为”反修防修大楼”的建筑物面前停了下来,站在那儿观望。突然两位头发梳成两条整齐漂亮长辫子,穿着女式军便装老师,朝我们跑过来。一位老师一把抓住了我的手提行李包,接过来替我拿着。另一位拿下与我同行的一位女同学背上背的铺盖卷,要替我们带上楼去,她们引领我们朝三楼走上去,我们随她们一起走上三楼看见由几个年轻女子组成的一支欢迎队伍站在三楼走廊上等待着迎候我们。见到她们,我们就情不自地咧嘴笑了起来。她们也朝我们微笑,并用道地的普通话说:“欢迎你们来外语系学习!”用着这样亲切友好问候的语言来迎接我们的到来!

在三楼上的一间暂用作新生报道的宽敞的房间里,梳成两根非常厚实的长辫子的一位年轻女子,带着一幅害羞的笑容走上前来。她是我们外语系的党总支书记,她名字叫杨XX,是川东铜梁人,文革之前招收进外语系英语专业就读,毕业后留校担任高年级的政治辅导员,之后被提升为系党总支书记.由于她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具备相关专业知识.而今由她这样的人来担任我们系的领导人是适合的,而当时留校老师的产生法是要按照德才兼备,家庭成份等因素来考虑选留的,受这样一些选择条件限制,结果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情.

英语专业设在这座大楼的三,四楼上.虽然楼房当中都是一间间的很宽敞的大厅房,但大都被用作为上课的教室或男生宿舍了.我们七三级英语专业的三个班和七三级俄语专业的一个班都集中安置在三楼的这些宽敞房子中的四间房间里,楼层里的这些房子空间大,恰逢这是文革后,大学停止招生七年之后,学校首次对外招生,这才又派上了用场.

招收来的学生不多,教师办公室,会议室,学生宿舍,这层楼房都兼差收容下来了. 在这幢大楼的第三,第四楼层也专门拨出几间房间来用作为外语系(包括英语专业和俄语专业)七三级男生宿舍. 最近几天临时把三楼的其中一间很宽敞房间用作为外语系新生报道的办公室,时间虽然是上午,在以往这里应该是清闲的时候, 但这儿已经聚集了不少来报道注册入学的新生了, 有的在高谈阔论,有的在整理行李,有的正在办理报道手续.一位老师正坐在一张办公桌后面,忙碌地为赶来报道的新生填写报道注册手续表格.一位老师热烈地欢迎着我们的到来,他向我们说的头一句话便是”啊,你们来得早,今天才是外语系第一天的报道日,你们就按照预定时间前来报道了.”   ”但这一天对我们来说算是盼望已久的一天了.”我略略有感而发地回答了她.

于是我便把录取通知书和身份文件从挎包里取出来递给那位负责办报道手续的老师,她接受了我的文件,很认真地替我办报道手续,办完毕之后,她很严肃认真地对我说:”你被分到英语专业七三级第三班,”她随即派一位干事把我引领到分配给我住宿舍去.这是 一间位于教学大楼三楼当中的宽敞的房间--------那便是分配给我与另外两位同学住了三年半的宿舍了,我便把我的行李搬进了这间房间,一位姓罗的同学和一位姓张的同学他们俩和我便是同居一室的室友了.

室内安放有三张所睡的木床是双层铺位的,窄窄的刚好可以容下一个人的身子,靠房间的两个墙角安放了两张床,一张床安放在正对着窗户的那面墙边上.在每张床边上放着一张靠椅和一张书桌,我选择了靠墙安放的那 张床.我把行李放在这张双层铺位床的上铺上,从盥洗室打来一盆水,一边卷起衣袖,用一块抹布开始清洁起床来. 清洁完毕之后,我从床的上铺取下刚刚放上去的行李,解开,取出一床垫子垫在床上,再铺上一张床单,把一床折叠得整整齐齐的被褥放在床的一头,头上放上一个枕头.室内的陈设都很简单,一切都显得十分的单纯,朴素.

这样简朴的校园生活对于我们的求知欲望真是一服绝好的增强剂了.同学们的求知欲望并不甚奢.也不追求什么舒适的生活条件,也不必一定要真正地享受什么样的锦食玉衣式的生活,只要每天可食三餐粗茶淡饭.身体健康,能抱着书本上课,这就是最令人满意的事哟!这也是令我最憧憬的情景了,而且这也是使我想来西师读书的一个重大的原因.

同寝室的罗,张两位室友都是性格很单纯开朗的人,罗同学,是重庆人.他是西师在文革中首次从川东农村招收的第一批重庆知青.他也是很热心,很能帮助同学的一个人. 之后从他与我们所擺谈的龙门阵中,我们才知道许多到川东农村插队落户的重庆知青发生过许多至今令他们津津乐道的的趣闻轶事.张同学,他是重庆附近长寿县的人,也是一位转业军人.他这人学习非常勤奋,虽然学习基础要差一些, 课后需要好长时间才能领会所教的东西.就因为这样的原故,在第一学期中,我差不多没有看见他在操场上玩耍过.每天都总坐在教室里看书,学习.在校三年半的时光里,我与二位室友相处融恰,与班级里的同学关系都很好. 在校三年半我实实在在地感觉到有收获.

这座大楼的前面是一片很宏大的敞地,种下了一些高大的乔木树和花草,有一条林荫水泥便道从坡下的女生宿舍经过外语系大楼前面一直地绵延到了学生食堂.住宿地方的确是宏敞,清静,更加上学术气氛浓厚,是我相信着,住在这里的同学定会努力学习的.我们住的房间一出门就是一条露天走廊,被一道防护铁栏杆环绕着.外语系大楼在校园内的东南偶,在中文系的对面.地方很宽大,被高大的乔木树围绕着.大楼里房屋很多,但建筑显得很旧.展示着一种经历过历史和岁月沧桑变化之后的韵味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