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6, 2020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121)

 



文革岁月
----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121

 

照片为西南师院校园及北碚城区的照片   摄影:清衣江



毗邻我们‘开门办学’的那所农村中学的那座小镇和梁平县的其他小镇不一样,它是一条直街。街道两边的人家有很高而阔的街檐,中间挟着一条明亮和泄水用的宽宽的街心。

 

每逢二,四,七,十的赶场期,乡下的农民挑担着自己的货物到街上来贩卖。平常是异常清净的街面,到这时两边的街檐便成为肩摩踵接的市场了。

 

校园小说正演变成英美文学的一种主要青春爱情学院派的小说了。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戴维·洛奇(David Lodge1935- ),同时还是一名文学评论家、大学教授,校园小说是洛奇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校园三部曲,也就是《换位》(Changing the Places1975)、《小世界》(The Small World1984)和《美好的工作》(Nice Work1988)三部小说被视作校园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校园小说是英美文学的一种主要的文学种类。校园小说是以校园为题材的小说。英国著名作家洛奇写作的《校园三部曲(换位)(小世界)(美好的工作)一部优秀的校园小说,其描写的规模之宏大已经相当地惊人,而英国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教育界掀起学习和研究的校园文学的热,大学校园内的风土人情,各个阶层的教师人物之生活样式,心理状态,言语口吻,校园内的无论是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人物性格,都亏他研究得那样透彻,描写得那样自然。



这位英国校园小说作家仔细观察校园生活,以正确的事实为依据,凭籍着各种各样的典型人物,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大学校园内各种各样人物的性格,活鲜鲜地形象化了出来。真真是可以令人羡慕的一支写作的灵巧的笔!洛奇笔下有的教师世事练达而野心勃勃,贪图肉欲的享乐,特殊的社会土壤滋养了他们,使他们成为了一个学术界的伏脱冷似的既得利益者形的人物,从而建立起他对人物性格的敏锐洞察力。



我于二0一五年十二月开始动笔写我的自传体式的校园小说《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至今算上去,已有五年了。一九七三年,我尚是一名在成昆线上行驶的由成都火车站出发开往渡口格里坪火车站的一列普通客运列车的列车员,正是在那年农历新年过完之后不久,从成铁局机关传来消息称:自文革开始以来停止招生的高校这一年将在成铁局中开始恢复招生,招考的时期好像是那年七月罢。



招考刚开始,一切都还依着旧时的习惯,我们单位就有十几个人去报考,差不多各人的父母亲都在施展着自己的社交本领拼尽全力将自己的子女送入大学,这就像遇着一件很重要的大事需要办理一样。我当时也是报考者的一个,考场是设在市中心骡马寺附近的青龙街的成都十三中学校园里的,考试的时间是七月中旬。差不多有一两千学生拥挤在教学大楼里应考。



考试的科目有语文,数学,政治和英语,我不早也不晚才把试卷缴了。考试分数直到我进入西师外语系就读很久了还是没有得到揭晓



我直到二00七年六月,才开始学会上网,一边浏览网上登载的新闻,小说,一边仍旧写一些短小的文章发表在网上,那时就有了一个想法,打算把文革十年以来所生活过的,所切身感受过的,所体验过的,令人感概而难忘的经历,在历史上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记的这一段不平凡的岁月,用几部有连续性的长篇回忆录,一段落一段落地反映出来。



我当时打算最先写文革初期一九六六年八月至十二月我卷入全国红卫兵大串联的经历。是以一九六六年十月中旬的一天我和两位同班同学一道在成都火车北站挤上了一列北上的客运列车串联去北京参加毛主席的接见红卫兵为起点,此后,再写大串联途中经过的每一个城市的见闻为一小节。按预先布局写作的,共计写了十一小节,同时把名字也拟定了,即《文革岁月---大串联纪行》。



第二部回忆录《岁月如歌---广汉知青生活回忆》的时代背景为一九六八年底到一九七一年初,记叙了我在农村劳动两年后,招工调回成铁局客运段当列车员的事情。这部长篇回忆录所要叙述的主题是一九六八年底为了遵循毛主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我校1968年的三届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后称为老三届)几乎全部安排前往农村插队落户的事情。



这儿要从那年的十二月底离开成都的学校乘上部队派来的军用卡车,载我们去青神县山区的瑞丰公社下乡插队落户时写起。要从这儿写起的是因为从青神山区迁往广汉平原农村是自然成一段落的。



因为从青神农村到广汉农村所引我心理上的巨大波动,对此我是深有体会的。当自己真正身处农村,巨大的现实变化和冲击使自己不知所措,无法应对。我们就像一片落叶飘在地上,无助无力无望的失落感。一种被人遗忘的感觉充斥在心间。




这部长篇回忆录的内容以我下乡插队落户的广汉平原上的太平公社X大队X小队为主要的背景,具体写出我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即: “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要经风雨、见世面,在大风大浪中经受考验。”,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求自己抛弃一切不符合实际的想法,踏踏实实地去观察社会,走与贫下中农相结合的道路,要做好一生在农村安家落户扎根的思想准备。




那时我也象成千上万插队落户在全国各地农村的知青一样经历过每天下农田干无休无止繁重的农活的艰苦生活,夏天的夏收是一年中最苦最累的农活。秋收,冬季,挖河渠疏通河道,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春季耕地,翻地,施肥,种小麦种子,浇水栽种的油菜苗,除草等没有一样农活是轻松的。三四月间广袤的田野上盛开的一望无际的金灿灿的油菜花的壮丽的风景,每当一回忆起来,仿佛就在眼前。




在这一部长篇回忆录中我曾特别提到了我们生产队的一位病故的李姓农民朋友。这位朋友虽然病故多年了,就和其他许许多多平凡的社员一样,除少数与他接近的个人之外,连他的名字都是没人知道的。他的名字我却大书特书地写在我这部长篇回忆录里。我相信总不会是象写在水上的一样的徒劳无益的吧。但这不是说我的回忆录可以不朽,是说他那令人悲伤的病故的故事由我这易忘却的记忆保存了下来而将变得不朽了,让读者替我分担而记住了他,它就好像一簇蒲公英的花絮随风飘散到四面八方落地生根了。




第三部长篇回忆录是《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它的时代背景为一九七三年初到一九七七年初,是以一九七三年十月中旬自己作为一名‘工农兵学员’被招生进入西师外语系英语专业学习为起点,所写的是初入学校学习,打算不虚度这三年半的宝贵的时光,勤奋努力学习而绝不轻言放弃自己的信念的那一段的描述。



写到为了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推行教育革命。和关于广大干部,知识分子下放劳动的《五·七指示》... ... ... ...我们全年级同学到大邑县安仁镇附近的农村去搞了为时一个月的‘开门办学’学农的活动,





活动结束之后返校参加了由外语系文革领导小组发起的深入学习梁效等理论班子写作批判孔子和儒家的文章,大力开展批林批孔的运动,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初我们全班同学在我们班政治辅导员张老师带领下前往梁平县一农村中学开展了为时近一个月的‘开门办学’教育改革的活动。我们全班同学乘一辆大卡车抵达梁平的一所毗邻一个小镇的农村中学后,男生被安排住宿在该校的教学大楼的一间会议室内。女生被安排住宿在学校的一间腾空的教室内。该校刘校长经常要来看望我们,对我们很表示关心。并鼓励我们在开门办学中搞好教育革命的工作。我们同学组建的教材编辑小组大体上是由郑同学领导。



在梁平农村中学开展的‘开门办学’一个月的教改活动结束之后,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那里的老师们和同学们乘卡车返回学校后每天都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




 荏苒之间也就到了一九七六年一月初旬了。天气变得寒冷了起来,197618日上午957分,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因患癌症不幸逝世了。这个悲痛的消息在我们校园广播上公布时,是一月九日早晨,那天上午我们全校的师生员工聚集在学校大礼堂隆重举行了哀悼周总理逝世的大会,




在那哀悼大会的悲痛还未平复的时候得到我们全班同学不久将去遂宁化工厂搞‘开门办学’学工的消息,而那时心情和在当天清晨得到周总理逝世的悲痛消息是不一样的,但把同学们的心都歆动了。




就在悼念周总理逝世大会结束不久,仅仅只隔了两天,系总支刘书记叫我们全年级同学作好出发去遂宁化工厂搞‘开门办学’学工的准备,这部长篇回忆录以这个《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博客标题在网上发表,到目前为止分期登载了121期,还算没有写完。我现在还要继续写下去,将要写的是沉痛哀悼周总理的逝世之后,准备去遂宁化工厂‘开门办学’学工的事情。



在这之后才终于写完了文革期间需要进行的学农,学军,学工,教改的四项‘开门办学’活动。之后又遇到到这一年九月九日毛主席逝世,写到全校师生隆重集会悼念这位伟人的去世的事情。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之间一九七七年春节就要来临了,欢度春节之前我们毕业了,大家离开了学校,我们毕业工作的分配按照工农兵学员从哪来、到哪去的招生分配原则执行的,于是我返回我原工作单位成铁局去了,分配到荷花池铁中教高中英语,之后自己再要求调回我原工作过的客运段重新当一名列车员,先跑成昆线上我曾经跑了三年的成都至渡口格里坪的普通客运列车,之后自己又主动要求去跑成都至沈阳特快客运列车。




那是在一九七九年春运之后,我离开了成铁局客运段,调到了中科院成都分院的一个研究所当了一名科学技术资料的翻译员。由此,我的回忆录便自然告一段落。我把文革十年及改革开放初期的这一段时间的回忆录写出来发表在网上,待今后有时间了再把旧稿整理一遍,现暂定名为“文革三部曲(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rilogy)

--文革岁月---大串联纪行》,《岁月如歌---广汉知青生活回忆》,《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我写的这些长篇回忆录早就和读者见面了。但在读者中的反应极其平淡,也没有引起什麽涟漪,文章的点击率也不高。这是因为自己的写作水平一般,资料很缺乏,当年的报纸和杂志也没有时间去查寻。从前偶尔记过一些日记,但都散佚了。唯一的资料差不多是全凭自己脑子中所残留的记忆。就像发掘宝贵的资源一样,每天从自己的脑子里尽量地发掘。然而宝贵地资源终究有限,挖掘出来的只多是一些碎屑,没有分量。



因此我这几部长篇文章只能够采取回忆录的形式,记忆比较清楚的地方写得自然会祥细一些,记忆比较淡薄的地方写得自然会有些简略。这样,文章便会流于形式,是断片式的。



这主要是根据我个人的回忆,是自己亲身经历文革十年的一个不够全面的反映。经过一番仔细回忆,觉得把这一段时期的回忆写出来还是有好处。现在如果不写,在经过漫长的岁月之后,大部分的记忆会完全消失了。这一部分个人的历史纪录就不复存在了。就请读者暂且把这看成我个人留存下来的一点历史记录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