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5, 2015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 )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 )

 (2015-12-05 17:09:00)下一个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 )

一九七三年五月的一个晚上,我的一朋友来访,他向我谈起了有关1973年秋季,高等学校将招生的消息,这次高校招生原则上是经本人报名申请后,在政审合格的基础上,由所在的单位人事科推荐到成铁局人事处审核,通过之后,再参与全省的高校入学统考,分数过线后,择优录取.这一则高校招生消息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起了我心中的波澜,由此在我心中产生了企图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欲望.

这一年的高校招生是文革期间继一九七二年高校首次恢复招生之后的第二年招生.当年的五月中旬全省的高校招生工作就已经陆续展开了,自五月至十月的正式入学,时间仅五个月.成铁局里面很多招工回来的知青都受到了这突如其来的高校招生好消息的鼓舞,都想赶上这趟受高等教育的末班车.尽管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工作的实践经验丰富,但本人文化程度仅相当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好些连数理化的基础理论知识还不曾学到过,并且他们都深怕失掉了这难得的一次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实在是美中不足的一大憾事.

我们客运段只分配到一个高校录取的名额,仅两个专业供考生选择,填报自愿时只能任选择其中一个专业:一个是兰州铁道学院的车辆专业;一个是西南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我们段上有两位极具竞争能力的候选人,除我之外,另一位是丁同学.我是老三届高二的学生,他是老三届高三的学生,论文化程度我不及他,同与我参与候选人竞争的丁同学比我晚到成铁客运段参加工作,他是一九七一年年中到段上参加工作的,比我晚了近半年时间.

我们彼此之间没有把对方视为敌对的竞争者,我们同在一个车班跑车,在工作中我们是和睦相处的伙伴.我们还彼此谈笑话,说我们都是这个时代受高等教育的落伍者,圈外人士.这自嘲式语言之中包含着有一种说不出的辛辣味.文革已经开展有七年了,中国的高等教育落后于其它国家很多年了.国内的高等院校自文革爆发以来已经停止招生六年了,一直到七二年才恢复招生,仰仗这难得的机会,就是暗地里或公开化地竞争这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有其冠冕堂皇的诸多理由了.

为了使自己多年怀有的受高等教育的愿望能得到满足.我曾经利用修班的时间走访段人事科科长,又拜访了局人事处的处长来打通关键的人际关系,在疏通关系方面我足足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时期虽然并不算长,但所看到的成功可能性似乎比其他的竞争对手还要高.当然在这方面起关键作用的还要算是我母亲.母亲很关切我的事,在种种场合下她都尽力而为地为我疏通关系,我没有考虑到的事,她想到了,而且翻来覆去地作好这些事.

夏天的天气热不可耐,她还要骑上一辆自行车在市内东奔西转.她付出的太多努力.终于连我妹妹也使她自己满足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她也被自己的单位推荐上了本市的一所中医学院学习,攻读药学专业.最后我自己还算好,在推荐方面受了特别的优待.最后我终于在本单位胜出,获得那唯一的一个推荐名额.此时自己的心境是在喜忧之间.能够到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自然是实现了自己多年怀抱的宿愿,但还尚待最后一难关之突破-----参加全省的当年高校入学统考,考试分数需达标之后,才能算是最后决定性地胜出-----正式被录取进入高校就读.

在已经正式被本单位确定为报考高校的推荐人选之后,接下来我就认真准备即将开始的全省的高校入学统考了.应该要复习的课程实在太多了,文革开始之后,学历足足荒废了六,七年, 各门数理化的课程,政治,语文课程要重新拾起来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尤其是数理化的课程中值得复习的东西太多了,有些习题我是翻来覆去的运算过了,仍不能使自己满意----事实上是不能使自己满意的原因就在于平时练习得也太不够,临时抱佛脚式的突击学习方法,一时很难奏效.有些难题解答要全靠父亲帮助.

复习的时间毕竟太短.自己的准备也太不充分,尤其是英语不通,复习起来尤其感到困难重重,读写听说完全感到茫然.耳听不灵,译写完全不会.我真有点”如入宝山空手归”的样子.我真的怕把父母亲及亲朋好友们的期待辜负了.于是我索性把花费在复习上的几十天时间倾全力投入在学有所成上,当时我感到自己所学习到知识似乎比文革以前十一年所学到的知识还要多.

当时我所在车班员工们也相当忙碌地在跑车,他们终年在成昆线上为运输旅客而辛勤地工作着,但我却在他们工作繁忙之际,一个人呆在家中紧张地进行着自己考试前的复习.时间快要到七月,考试临近了,要能够在跑车和复习功课两方面都不耽误,两者都保全通得过去,我感觉是不可能的事了,无可奈何之下我考虑的结果是决定请病假不出车,留下来呆在家里全力以赴地复习功课,才能通过这次考试.

客运段和成铁分局门诊部只隔一条横街,我每隔几天就去那里看医生一次要求开几天病假条,我每次见到医生,很不好意思说:”我患感冒热伤风,发烧,咳嗽不能跑车,只能在家休息,”我所叙述的病情和前几次的差不多一样,这不免会引起他的怀疑,我说的这些有关自己病情的话却受到了批评.他发表了不同意见说:”目前正处在繁忙夏季客运时期,正需要你们去干工作的时候,你们应该努力去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决不能见困难就下.”

他说出来的这番话,说得我无法反驳,我也到了心悦诚服的地步.我只漠然地感觉着开病假条这件事一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了.那时候行政机关部门的官僚主义,我是领略够了的.然而医生说话了.他说:”你可多多考虑我给你提出来的这些建议.在必要时刻一个年轻人也还须得争取创造些有利条件努力地去工作.但我今天还是打算给你开病假条.”医生今天算是谅解我了.我感到万分的高兴,这算是对我参加考试的最大支持了.

我拿到医生开出的病假条,很开心地跑到客运段办公大楼二楼派班室,递给排班员,我就算是请到病假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沉着冷静、细心认真的去面对这次考试,只有这样我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随着考试时间的临近. 此时的我是胸有成竹的,我心想:我有把握取得这次考试的成功.

高校招生 统考安排在该年夏天七月中旬的一天,考试那天天气热得难耐,那天早上我们到了考场的时候,有工作人员接待着我们.考试的规则差不多完全和文革之前的高考一样, 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省统一考试的规则,每位考生胸前须佩带贴有本人照片的准考证,经验证后方得允许考生进入考场指定的座位就坐参加考试,因为从文革以来,高考已停止了六,七年,而且老三届中学毕业生的资格在当时就算是拥有较高学历的人才了,既然招收的是工农兵学员,所以有不少年龄大的考生报考,年龄在三十岁以上的都有.

考试的地方就是位于青羊区青龙街的成都十三中学---------这所学校后来成了被教育部确定为培养国家体育后备人才(足球)试点学校,系省、市两级“校风示范校.” 考试那天早上差不多有一两千学生拥挤在考场的大门前应考.

早晨九点钟时间到了,工作人员从校园里走出来,站在校门口开始点名.点了名就进去是一个很宽很大的运动场,宽敞的运动场后面排列着几幢三层楼高的教学大楼.考场设在第一幢教学大楼的一楼数间教室内,每间教室里面横设着一排一排的课桌和课椅.每张课桌的桌面上贴着每一位考生的编号,在每间教室的门上贴着”第X号考场”的字号.

考试科目分为四科,数理化合为一科,政治,语文.外语各独自为一科, 外语当时规定考生可选考英语或俄语.我选考的是英语.市革委会高校招生办规定一天考二科,上下午各考一科.日程安排四科两天考试完毕.头天上午考数理化,考题是一些初中水平的物理,化学题和初中水平的数学题(其中包括一二道初中的几何题),我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就把考题做完了,老早就把考卷缴了.走出了考场,一个人便到大街上去找一家餐馆用餐,膳食用完之后休息一下,再准备下午参加语文考试.

上午考数理化时,在我所在的考场将近五十多名考生中我缴卷的时间算是靠前的,是排在前十名之列.在同单位(成铁局)的考生中,我也不算最年少,年龄也不占优势,但这次高考我认为自己的总体发挥还算正常。没有出现什么重大的失误.我们考场的一位考生,他的数学真是可怜,平时,除了照着课本抄了一些就象图画一样的罗马数字以外,他计算起习题来差不多连加减法都要弄错.你就可想象得到他这次考试成绩的结果该如何了.

我记得,那是在最后一天上午考英语的时候.有一位姓张的女同学,她就是《毛澤東:鮮爲人知的故事》一书的作者.英语考试首先考口语,张的记性颇好,恐怕从小就训练有素,口语很棒,当时很少有人能开口讲英语,她却在众目睽睽之下以流利的英语侃侃而谈,这使我感到非常惊骇.我那时候当然是仅有一点英语常识,口语很差,完全不能开口讲英语,而且听力也差,张女士用流利的英语即时发表的长篇谈话,是非常难懂的,当时我恐怕连她说的每一句话都没怎么听懂.她在众多的考生中,年龄算小的,英语水平却是最占上列的.

但是出乎意外的是这次英语考试笔试的成绩我倒是过关了,英语连同其它三科究竟考了多少分,之后也没有见有关部门公布过.高考录取以后,在学校也没有查找到考试的成绩.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