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1, 2013

【聆听 教授谈写作和翻译体会】

【聆听 教授谈写作和翻译体会】 三,四十年前,记得在我就读的一所大学的我们系曾举办过”文学写作与翻译”的讲座,我们系上的资深的,曾给我们授课的李XX教授应邀前来并谈谈自己的文学写作与翻译的体会.----- 李教授,是一个资深的翻译家和作家,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写作与翻译并有作品发表于国内杂志.近年来他更是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还重新翻译出版了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名著”双城记”及其他名家的一系列的著作.他打算对我们一群入座渴望听他演讲的学生和班级辅导员,专业老师谈谈业余的写作与翻译的体会.那天李教授身着面料是用蓝色哔叽布制作的中山服,乍一看好似一个搞国学的专家学者,正像作家与翻译家看上去应该是的样子. 他首先说,要想当一个作家是不容易的,但有的人会认为当作家或许比选择所有的其他职业更好。我想只有一天当你意识到做乏味的日常工作使你感到很不开心的时候,你才会下定心要想成为一名专职作家。我还记得几乎是二十年前的一天,当我告诉我的妻子我要以翻译和写作为生的时候。她用很疑惑的眼神看着我,很想弄清楚我是否是很认真地在对待此事,不会只是说说开开玩笑而已。我告诉她我的确是很严肃认真地对待此事的.她仍是半信半疑,总不大相信. 此时当你有了明确的目标后,就应该制定出你的祥细计划,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应付这项对我而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要想成为作家的强烈欲望和来自亲人的支持 这两大要素是绝对不可缺的.对我在刚开始写作的非常艰苦和没有收益的困难时期使自己能幸存下来,这两者对我的成败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旦我最终做出了这项想成为作家的决定。之后令人惊奇的事情就发生了,事实上,不久我就在一个不起眼的出版刊物上发表了一篇短小文章。获得了几十元的稿费。 但是,我敢打赌最初的成功并不证明是真正的成功了。在随后的一年中,我向全国各式各样的出版物投稿长短篇文章一百多篇。而我唯一取得的成功是不断地收到退稿的拒绝信件。但在这一年年底我从写作中获得的总收入金额合计达几百元钱的稿费。我明白了未来我会有很多工作要做。 从那时起,我已经发现了,少数被遴选出的畅销书作家除外,大多数作家要想成为一个全职的作家,他们还需要从事另外的写作工作。这样一来才能未来的日子里保持写作收入增加,才能靠写作养活自己与家人. 为了写出一本书,你需要为此获得灵感和流汗水,付出辛勤劳动才能成功。灵感的获得也是不容易的。”在缺乏灵感的日子里你做些什么?”有人问李教授.他说他就暂停写作并把创作放在一边直到灵感出现的时候为止.对大多数作家而言,写作就是一门职业,不是一种艺术,缺少写作灵感而要硬写的人是在自欺欺人,是写不出什么好作品来的.由此而来,写作不会给他带来任何经济效益. 当你感到心情沮丧或不愉快时,它可能会影响你的写作,此时你可以到户外去散步,爬山,运动,舒缓一下你的心情,之后再回来写作. 李教授接着说作家与文学界同仁交往有用,职业作家闭门造车,成为很少能见到其他作家的孤家寡人的封闭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存在这一倾向不好,因为这可能会缩小他们关于写作过程的视野,各种作家有各种的写作方法,交流这将有助于作家们互相借鉴,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来表达其思想. 当有的同学问道:”写作的修改是否重要.他说,有的作家认为绝对不要修改,一切让它顺其自然为好,而且无论句子采取何种形式都将反映出最自然状态下的作者本人.而有的作家认为修改是写作的精髓.反复修改句子并几易其稿的作家是普遍存在的.有的著名作家甚至于九,十遍地修改其作品而著称.E•B•怀特和詹姆士•瑟伯这是这样做的.他们认为反复修改作品,只会使作品雕琢得越来越光彩夺目. 在写作中使用象征主义的方法直接影响了当代大批现代主义作家,尤以法国象征主义作家为最, 关于这种象征主义的方法它是一种文学流派还是一种创作方法的问题,长期以来颇多争论, 作品中大量使用内心独白、时空交错、自由联想等意识流文学常用的表现手法,揭示作家笔下描述人物 ... 深刻影响现代主义文学. 正如作家兼医生布罗克所说的,作家们都是脆弱的,而且都是紧张的.他们把自己的某些思想表达在作品里是被心理上的某种强迫愿望所驱使.而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表达得出来的.他们坐下来进行一`次文学创作,可是出现在作品上的自我比坐下来进行创作的他自己要呆板生硬得多.问题是在于他们找到了所有紧张背后存在的真实人物.因为,最终任何作家所创作的作品不是他笔下所描写的主题而是他本人. 好的作品具有使读者主动地从一段读到下一段的吸引力,而它也不是一个把作者”个性化”突出的问题.它是一个能以获取最大优势和最小杂乱无章的方式使用语言文字来探讨两个最重要主题-----“人性与热情”在作品中的表达方式. 然后他说翻译与写作一样并非易事,也无乐趣.翻译是艰辛的和寂寞的,像写作一样翻译词汇很少就那样径直流出来.而且干这行当的经济效益也很差,这是一个清贫的, 清修苦行式的行业.他还特别强调汉语译成英语的问题: 中国人在学外语中目前尚有很多类似的迷团和困惑 ... 特别是将汉语译成英语方面,因为译著主要是拿给英语为母语的人士看的,译文翻译得不甚地道常常 难免会引起英语人士的困惑与诧异,因为大多数英美国家的汉学家不太赞成他们自己将英语著作译成汉语发表出版,而且鲜见他们自己操刀将英语著作译成汉语发表出版的实际例子.他们认为这将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 纵观国外汉学家主要的译著都是将汉语著作译成自己的母语出版发行,在这方面已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很难见到有反其道而行之的,将自己的母语著作译成汉语的情况出现. 从source language源语言译成target language目标语言(如果不是你母语),如果译者不是用源语言思维的人士,在译文的语法结构,句型,句法,词汇的选择,习用语的翻译等方面,与外国语为母语的人士相比,总是存在有微妙的差别,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细读后会发现不少之处译得不地道.正如国人阅读国外汉学家写的汉语文章,总能发现这是外国人写的汉语,就是这个道理. 不少中国人将文学作品,诗歌译成英语后,不被讲英语国家的主流社会的人士认可,可能与译文译得不地道有关.我总认为将我们的母语汉语译成英语,不是我们用汉语思维的成年人的强项.小打小闹,自娱自乐还行,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郑重其事的将中国文学著作,诗赋作品译成英语是不能胜任的.如果将自己终生的精力耗费在翻译不是自己母语的语言上是不值得的.当然仅仅是为了练笔之用,供自己同胞观赏这又为尚不可呢?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翻译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英语译成汉语的大师层出不穷出现,翻译的佳作不断涌现,中国大陆的英译汉的水平代表了当今世界的最高水品,第一流的翻译大师出在大陆,第一流的译著也是在大陆出版.通过他们的辛勤劳动,耕耘向大陆的广大的读者译荐了大量的国外的文学名著和优秀诗歌,当然也包括科普读物和科技文献.极大地促进和繁荣文学创作和人民的文化生活.近二,三十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文学,科技翻译也异军突起,从而造就了一大批翻译高手,有的还成为某一方面的领军人物,而名声大振. 网络文学和网络翻译文化的繁荣极大地改变了当代文学的格局.这一发展趋势在短时期内还不会发生改变.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