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8, 2016

译爱尔兰诗人叶芝« 湖中小岛茵尼斯弗利 »一诗

译爱尔兰诗人叶芝« 湖中小岛茵尼斯弗利 »一诗


 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


 I WILL arise and go now,and go to Innisfree,
 And a small cabin build there, of clay and wattlesmade,
 Nine been rows will I have there, a hive for the honeybee,
And live alone in the bee-loud glade.

 湖中小岛茵尼斯弗利 

我就要动身走了,去茵尼斯弗利小岛,
 在那儿搭建一座小茅屋,用树枝编墙糊上泥,
 种上几行菜畦,蜂群搭建一排蜂巢,
 独居在蜂群嗡鸣的林间草地。

 And I shall have some peace there, for peace comes dropping slow,
 Dropping from the veils of the morning to where the cricket sings;
There midlight’s all a glimmer, and noon a purple glow,
And evening full of the linnet’wings.

 随着宁静慢慢地降临,我就会得到安宁,
 寂静从清晨的薄雾落到蟋蟀歌唱的地方;
 午夜闪烁着一片微光,正午紫光闪亮,
 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

 I will arise and go now, for always night and day
 I hear lake water lapping with low sounds by the shore;
While I stand on the roadway, or on the pavements gray,
I hear it in the deep heart’s core. 

我就要动身走了,无论是午夜还是白昼
 我总听见湖水轻轻地拍打湖边的涛声;
不论我站在大道上还是灰暗的人行道
 我心灵深处总听见那湖水声音在召唤。


 诗人简介:(William Butler Yeats 1865–1939)威廉•巴特勒•叶芝出生于爱尔兰,童年居住在母亲的故乡斯莱戈(Sligo),深受英格兰与爱尔兰文学的熏陶。叶芝荣获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这首诗创作于1890年。全诗共三个诗节,每节四行,采用抑扬格六音步写成,韵式为abab,cdcd,efef. 全诗展示出一幅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画卷,构建了茵尼斯弗利小岛的美景。

Saturday, December 24, 2016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8 )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8 )

 (2016-12-24 23:23:29)下一个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8 )

照片为西师校园风景照之一
 
提笔写这一集文章使我回忆起了四十几年前在西师外语系读书时我们班上两位男女同学之间如碧玉一般纯洁的恋爱情谊。这位男同学是我们班上一位读书用功,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他身材高大,和善的性格和他的优裕的家庭背景,引起了我们班的一位女同学的爱慕。在她的锲而不舍的追求下,他们不久便成为了我们班上的一对感情很好的恋人了。

同室有一位张姓同学,他很想向我们打听一下关于这两位男女生之间的恋爱情形,他是那位正处在热恋之中的女生的同乡,虽然他们之间谈不上还有什么乡亲的情谊,但他对于她毕竟还藏有一种格外的关照的念头。尽管他对她没有流露丝毫想追求她的念头,而且还一再向我们申明他希望他的那位女同乡能与他所嫉妒的那位男同学成为一对很好的恋人。但我看得出来,他对她似乎是一位有心的人。

他经常爱说:“有人在西师读书三,四年,一进校来便恋爱上了一个风月俏佳人,读书有什么用?就是把书读好也不如找一个俊俏的女人过日子有用。”有一天当我在去校图书馆的路上遇见他时,他颇觉稀奇地又向我打听那对年轻人的恋爱之事,我没有直接回答他,只是对他说;“要不要看看这本书?我把手上正拿着的一本我喜欢读的泰戈尔原版诗集递给他看,但他很漠然,就好像根本不知道有泰戈尔这个诗人的存在。

那是难怪的,因为迄今为止,他还没有读过泰戈尔诗集。此时为什么我要将泰戈尔诗集递给他看。其中的原因是他暗恋的那位女同学的男朋友是一位研究泰戈尔诗歌方面学术上有相当造诣的学生。他和他的那位女同乡的男朋友在性格上是格格不入的。

那位女同学的男朋友的名气我老早就听说过的,他是重庆人,他父亲在重庆某一大学当教授。他在他教授的学生间很有声望。就是他这声望把一些桀骜不纯,自称有学识的学生征服了,他一登上讲坛,喧闹的教室便立刻地镇静了下来。

大约就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的一天,在午前十点钟开讲现代英语诗歌评论课的一个阶梯形的大讲堂,早被七三级英语专业各班的同学塞满了,为数怕有八,九十人的光景。但因为早前大家都没有上过这种形式的课,对于开课的方式,开课的程序都没有见识过。一直到主讲老师登上讲坛正式地宣布开始讲课。因而赶来上课的同学才不免心情振奋起来了。

------“喂,同学们我现在开始讲述印度著名的现代诗人泰戈尔诗歌。诗人泰戈尔离开我们已经有三十几年了。流年轮转而去,但他留存下来的无数美妙诗歌所具有的无穷尽的美感与魅力将在我们的记忆中永存,我们今天讲授他的诗歌便是对他最适当的纪念,让我们永记他那不朽的诗歌。。。。。。云云。“这位老师花费了近四十分钟的时间作了措辞甚为佳妙的泰戈尔诗歌的演讲。

随后他给同学们留下了一段自由发言的时间。经过一段悄然的沉默之后,突然有一人登坛演讲。这人的面貌显得很英俊,身材高大挺拔,大概有二十多岁的光景,穿一件青布中山服,戴一副玳瑁色镜框的近视眼镜。他的穿著虽很朴素,但看他的风度却像一位学者。他在坛上开始就有关如何评论泰戈尔诗歌滔滔不绝的演讲起来。

他极有口才,站在演坛上:针对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生平简介、泰戈尔的代表诗集有哪些、泰戈尔 ... 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等等热门话题发表了演讲,并对泰戈尔爱情诗歌中诗人流露出来的真挚而细腻的情感,谈得那麽恳切,那么动人。此刻正坐演坛下听演讲的他的那位女友眼睛湿润了,脸上绽放出了一丝惊喜的光芒。

他在坛上的发言终如他所愿,获得坛下不少同学的称赞叫好。演讲坛下有两三个同学便同时小声说道:------“他是三班某XX女生的男朋友,他姓刘。我们喜欢听他的演讲!”不过我对这位刘同学也是隐隐佩服的,他公然却还有这样的胆量站在讲坛上在众目睽睽之下侃侃而谈。而丝毫没有一点怯懦的样子。

当年上这堂评论课的大多数同学还没如刘同学那般有勇气站在讲坛上演讲,不忙说到四十几年前的当时仅刘同学一人有胆量站在讲坛上,更不但忙说还是在那样的学习环境中,就是在我们目前的学习条件下,也不尽然会有多少同学象刘同学那样毫不怯场地站在讲坛上发表一通演讲。我希望张同学能向刘同学学习。这就是为什麼后来我要把泰戈尔诗集递给张同学看的原因吧。回想起来当时的情景,我这一举动着实令张同学感到有些难堪,事后我还生怕严重地伤害到他的自尊心了。

不过在校学习的几年期间刘同学与他的女朋友周同学之间的谈恋爱却没有受到什么意外的阻碍和干涉。第一是我们系上的领导没有极力地反对他们谈情说爱。只是经过我们班的政治辅导员黄老师私下耐心说服他们,用教育方法去解决属于他们俩人之间的感情问题。黄老师说你们都是有望的青年从社会基层单位选拔来上大学,这实在是不容易。学校规定在校学生不能谈恋爱,你们不能破坏校规。应当严格要求自己。

但她并没有用开除口吻来威胁他们。而是用很温和的口气劝导他们好好学习,不要白白浪费掉这宝贵的几年学习时间。这大概是系领导旨意黄老师代表他们亲自出马来给他们俩人作思想工作的。我须得先说明黄的这番谈话或许是她要恪尽她作为教师的职责。或许她也觉得这样处理问题要爽快些,免得今后有关领导追究起责任来,她也好有话可讲。不过系领导对于他们是很宽大的,事后也没有对他们施加任何压力。就这样一来,他们俩人的恋爱关系一直维持到毕业。

这是多么出人意外的顺利,自始至终他们就好象生活在一场梦里。他们之中的一位情侣曾是由乡僻地方进城市来读书的学生,就读的还是那座城市较好的大学,而且她本人也是一位有抱负的学生。她自始至终都对校园生活充满希望,怕自己不好好学习,对不住父母和乡亲们。然而,这又是多么出乎她的意料啊!在她进了学校之后,立地知道在这儿竟然会寻觅到自己理想的终身伴侣。


这位周姓的女同学是爱护刘同学的,尤其爱护他在那次上大课时独自登上讲坛发表演讲所充分证明了的出众才华,因此她想一面以温柔之情迷恋着他,一面也要为他做些实事来表明自己对他的一番关爱体贴之心。怎样去实施这一切呢?她名义上鼓动了她的几个闺蜜一起来为我们班男生做些善事,显而易见她是想用做善事的这一方式来掩盖她的真实目的---不让大家觉察出她试图采用此办法来接近他,这倒不是说她为了专门设计计谋来讨好他,而她只是想使他对她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一九七四年的十二月,大约是在下旬的一天吧,那时我们刚经过军训从驻扎在北碚附近的一个部队的军营返回学校不久。那天她们就来到刘同学的宿舍来看望他和另外两个室友。他们三人居住的这间宿舍看上去显得有点杂乱,不太整洁。她们一进门就看见一张皺巴巴的湿毛巾搭在靠近刘同学床前的一张椅子背上,周同学走过去顺手把它揭下来挂在墙上悬挂着的一根尼龙绳上,再将湿毛巾朝下拉伸,把它弄直。

之后她再走到刘同学的摆放在床右边的书架前,把书架上凌乱放置着的所有书籍依大小顺序,按内容分门别类重新放置回去。同时将散漫无章乱放置在书架上的一把梳子顺书架的边缘放置好,与书籍平行相对着,与书籍保持着一段距离,这样看上去就顺眼多了。同时又将乱放置在一张椅子上的一卷卫生卷纸拿起来摆放到书架上。

当周同学见到室内水泥地板上布满从书桌上洒落下来的废纸,灰尘时。她走到墙角,拿着一把大扫帚开始打扫地面。扫帚扫地发出一阵阵的沙沙响声,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周同学向刘同学发出的求爱信号。最后周同学几乎要包揽刘同学的所有令人烦恼的日常杂务琐事了。

她将刘同学塞在枕头下的所有脏衣服取出来执意要替他清洗,刘同学见此情形,极不好意思地要求她不要帮他洗他的衣服,他一再阻拦她把他的衣服拿到盥洗室去洗,但这都无济于事,终究敌不过她的顽强意志,最后只好让她如愿,清洗了他的衣服。

刘同学的宿舍总算得到了充分地整理和清洁,仅仅费了两个多小时的功夫,周同学与她的同伴们便把这项清洁工作完成了。这对刘同学及他的室友而言算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了。

当然此时刘同学对周同学感到相当满意的,而且他们之间一年多来建立的友情已经成长了起来,如今更是快速地发展成了爱情了。可见延搁了的几年时光,也并不是空费。生活虽然受着限制,但希望是非常葱茏的。他们有这样的自信,在他们度过的岁月中所含孕的感情,将随着岁月的流逝变得更加丰富些。

Saturday, December 10, 2016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7 )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7 )

 (2016-12-10 23:01:06)下一个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7 )

照片为西师校园风景照之一
我起心想把发生在文革十年的亲身经历记录下来是在2008年的春天.这不用说是当时的盛行的写个人回忆录的热潮促进了我,但事实上也是我在文革十年中度过的那段岁月,不声不响的在催促我把它记录下来,从而促使我写成了近100多万字的文革三部曲的个人回忆录:----- 《蹉跎岁月—文革大串联纪事》,《岁月如歌----广汉知青生活回忆》,《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我约略记得是把”文革三部曲”的第一部曲《蹉跎岁月—文革大串联纪事》写完之后,而当时恰逢2009年新年就要来临了.一直到2010年夏天,我才开始执笔写成58集,全稿合计约七,八十万字的第二部曲《岁月如歌----广汉知青生活回忆》.那时候我的写作是在断断续续之中进行的,我读过了些当代作家创作的知青文学,不消说是在他们的影响之下想来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知青生活尝试写作出来的.

我起初的计划是想写成二十集,便是从1968年9月返校复课闹革命,到校文革总动员全校同学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于1969年初下乡当知青起,写到1971年初招工回城为止.本来我的那二十集已经是约略写好了的,经过一番思考便停笔了下来.同时我又感觉着第一集与其它十九集仅相隔两年多的时间,觉得时间上有点短;而且也没有写道有关招工到成铁路局分配到客运段当列车员的那段生活,纪事上也欠连续性;于是便索性把它写成了58集.后续写成了的十几集中涵盖我在成昆线上行驶的列车上当列车员的生活.

根据我所经历的过那段文革岁月写成的”文革三部曲(My Cultural Revolution Trilogy)”前两部已经是大抵上写好了的,经过一番修改便停笔了一段时间之后,直到现在才重新拿起了笔开始撰写文革三部曲的第三部曲《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早先写成的8集共约有十多万字的《蹉跎岁月—文革大串联纪事》是作为”文革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曲. 自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下达“五一六通知”,文化大革命拉开
帷幕,席卷全国以来,当年的八月十八日这天,这就是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第一次接见百万红卫兵的日子.自8月18日接见以后,先后8次接见全国各地
来京串联的大规模的红卫兵队伍: 8月18日、8月31日、9月15 .. 10月1日、10月18日、11月3日、11月10日、11月26日,一共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1300多万人次,每次都造成了巨大的轰动,影响可谓深远。

那年的十月初,我与在成都读高二时的同班同学张同学,文同学两位同学一道挤上了从成都火车北站发车驶向北京的学生串联专用列车. 抵达北京后,有幸于10月18日、11月3日两次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之后我们于几天内一起离开了北京,踏上了全国大串联的旅程.乘火车沿着京广铁路从北到南,游历武汉,杭州,再从杭州乘船沿苏杭大运河到苏州,之后再从苏州转乘火车抵达上海,在上海停留了一个星期之后,又从上海乘上拥挤不堪的学生串联的专用列车南下广州,抵达广州之后才发现那时的广州已经成为了南方的喧哗与骚动的文革运动之地了,它好象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政治旋涡似的,把每一个人都卷入其中了.

1967年一月初的一天,我从广州乘上到重庆的串联列车,踏上了返回成都的旅程,列车深夜驶出广州火车站后,次日清早,透过车窗,见列车沿着一条清澈的江河前行.江面很宽,水也很深.疑心这条江是不是珠江水系的东江. 清早的太阳灿烂地照在江面上,浮现在江岸远方的浅山从车窗前快速掠过.列车沿京广铁路驶向衡阳,再沿湘黔,川黔铁路驶往重庆.

火车跑了大约三天两夜的光景停止住了,已经到了目的地重庆火车站.在晨雾的昏暗中下了车,借着车站上昏黄的灯光,见月台上聚集了不少人正朝车站外走去,我肩挂挎包, 也随众人一道朝车站外走去.当天我游历了九龙坡去拜访了我童年时代的好友,次日晚上九时,在九龙坡火车站我乘上了驶往成都的列车,在苍茫的暮色中列车沿成渝铁路向成都方向驶去,第二天清早六时列车抵达目的地---成都.就这样我的历时近三个月的文革大串联自然就要告一段落了.

因本人的写作能力有限,写作过程颇费思索,大费气力却很不容易写出文笔优美,有思想深度的文章,描述也未免过于平淡. 这
种局限性势必带来一般传记文学如记流水帐般的单调与乏味。,由此而来,文章便往往会流于形式,落于前人的窠臼.遂多生波折,招致意外的写作困难.但即便如此,我也不愿加些个人的想象进去,把客观的事件主观化起来,从而减少事实的真实性.我希望能写出一部较为真实而可信的回忆录.


外语系七三级英语专业三个班和俄语专业的一个班每逢周三下午同往一间大型的阶梯教室去上专门研究马恩列斯和毛泽东著作的政治课.那间教室是在外语系大楼的四楼上,这节大课由政治教研室的一位张姓老师教授.他年近四十,政治上可靠,对教学工作十分认真,上课之前他总是把先前上的一堂课教学的内容简略地陈述一遍,然后再详细地陈述本堂课要教授的中心问题.他一再向我们强调解释:--关于马列主义主要的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和教训;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思潮等。这些就是我们的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政治课程要研究的中心问题.


课上完后这位上课老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給他们一些时间,由老师提问.在当时推进教育制度改革的影响下,老师曾提出此类的问题,鼓励大家来讨论-----比如说, 老师向大家提出了“在当今的时代学习英语是否必要
”的问题,并对“这个问题”作出了他的解释.他还一再向我们解释说,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给学生时间去思考该如何回答。

 一位男生说,“我是一个来自川东贫困地区的农民学员,毕业后,我要返回那里去为农民服务。难道我需要学习更多英语来改变我们家乡的贫穷落后的面貌吗?他还对此问题进一步发表了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英语在他们工作与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与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没有相当紧密的联系 .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英语的发音一直是大家最为犯难的事。没有英语的环境,也没有
一个专业的英语教学老师的话,那么你的英语发音就很难保证标准了。英国话和英语文字太精确,翻译成中国文字是一件相当吃力的事. 这样一来,很多人对翻译便失了动力,觉得这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从此对英语学习也就知难而退了.

农民只关心自己的衣食住行,没有精力来关心英语学习,他还强调说:”我们还应探讨造成英语教育在农村地区长期停滞不前的根源是什么. 难道说这一状况是由农村的贫穷落后造成的吗?”接着另一位同学很肯定地说:”英语对我们没有用。 我们的时间应更好地用在学习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上。” 他还建议应将英语这门课程列为一门自愿选修课程. 之后他还把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人对学习英语的一些负面看法简单地陈述了一遍.他说得很简单,但包括的范围相当广泛.

在这间讲堂的听讲者将近一百多人,似乎对这些发言都还感觉兴趣.外语系党总支书记和各班级的政治辅导员也在听讲.讲完之后, 系总支书记告诉坐在他旁边的一位班级的政治辅导员,希望把这样的讨论会,在每班的讨论会上再作一次,希望日期和时间决定后通知他.那位班级的政治辅导员自然很乐意地答应了.
打印 ]

Thursday, November 17, 2016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6 )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16 )

 (2016-11-17 17:08:16)下一个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6 )

照片为西师校园风景照之一

 


每年的十月中旬之后重庆天气倒很凉快,有点象成都的初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大跃进时期修建的这栋外语系大楼显得很简陋,墙是青砖砌成,楼房有六层楼高,屋顶是一平顶,上面铺设着一层柏油防漏雨水.我在三楼的办公室办好了报到注册手续,就被老师告知要后天上午才能正式开学授课,当晚便落宿在分配给我的那间寝室里.那是一间临时性地被利用来当作学生宿舍用的房间(以前曾是一间上课的教室).

开学以后, 这栋大楼渐渐热闹起来了,来去的都是学生和老师, 学生人数也不是很多,仅限于文革中外语系首次招收的七三级英语专业三个班及俄语专业一个班的共计100多名学生.那时候整栋大楼没有热水供应,即使是处于严寒的冬季,我们也从这幢大楼里弄不到热水来洗手洗脚.
位于我们宿舍那层楼的盥洗室很简陋,洗漱用的洗涤槽是水泥砌成的, 槽的上方横陈着一根自来水管,上面安装有五,六个水龙头,水槽旁边建有一道台阶,可以站五,六个人的光景,但早晨人多的时候,就不免有同学要在此排队等候洗漱了.轮到我洗漱时,我站在台阶上拧开了水龙头,一股冰冷的自来水从水管里哗啦啦地流出来,我赶紧用一只搪瓷缸接满水,开始涮牙,待我漱涮完牙齿后,就用毛巾蘸湿抹了一下脸,便转身走出了盥洗室.

这水管里流淌出来的自来水是不能饮用的,这儿又引起了我一段新鲜的回忆,记得有一次, 我在校体育场锻炼得口渴,又累得我汗流浃背,我便动身返回宿舍.当时我觉得无论如何我都想喝一杯自来水了.我在心里起初还有点犹豫.想到了父母亲的叮嘱,他们曾一再地告诫我,到学校后不要喝自来水.以防传染上疾病.但最终克制不住自己的渴意,我在自来水管上接了一杯凉水来喝.过一会儿就感觉到肠胃不适,肚皮疼痛起来了,泄肚的意念很坚决,结果是我急忙朝厕所方向狂奔而去.一次入厕问题得不到解决,又多次入厕,饮下了这杯含有许多种细菌的不洁净的水搞得自己十分狼狈不堪,好象吞下了一枚苦果,自讨苦吃似的. 我因泄肚,晚餐未进食.这病症使我感到疲惫而虚弱,我只好上床躺下休息,自己当晚到教室去上夜自习的时间也被耽搁了.

要到设置在学生食堂旁边的锅炉房才能有开水可喝.那里离我们住的宿舍有一段距离,大约有几百米远.每天早晨我手提着一只暖水瓶沿着通往位于学生食堂旁边的锅炉房走去打开水,初到校时,因不识路,打水时,路上遇一同学,他说的家乡方言话却不大好懂.我问他那里能打开水,他也很茫然,我转而向过路的一位工人样的青年问,这一讯问却立即收到了意料不到的效果.这位操当地口音青年工人告诉我:在位于学生食堂旁边的锅炉房就可以打开水.他叫我往前走,走不好远的那道下坡的石梯阶,沿那道石梯阶走下去倒左手再走几步路就是学生食堂了, 烧开水的锅炉房就建在它的旁边.

我照着他指示的路向前走,果然找到了锅炉房,有红色油漆的杂木做的门,悬着一块木牌,上面用黑顿顿的仿宋体字书写着”学生开水供应处,小心不要烫伤手”的十几个大字.在这行字的下面还标示着供水时间:”早7时-----晚8时”.我走了十几分钟光景,抵达了锅炉房的前面,停住了,此时.还不到供开水的时候,一位烧锅炉工人形象的人叫我们等候.他告诉我们到了早晨7点才开始供开水.

算好,我排在队列的前面,也没有什么人加塞儿,早晨也没有什么人携带比暖水瓶还大的容器来打开水,虽然麻烦了将近十几分钟的光景排队,算是顺利地打一暖水瓶开水了. 提着盛满开水的暖水瓶,我顺着原路折返回去自己的宿舍.

盥洗室进门左手边是卫生间, 该厕为蹲式,厕坑用
磁砖镶里。盥洗室里面的墙壁上贴有禁忌的标语:”用厕后,请用水冲洗”.每一便厕后面墙壁上方有一个陶瓷器做的水箱挂着,我知道是冲洗便器用的, 水箱旁边悬挂着一根拉索,用手将这根索向下拉,水箱内的活塞向内压,水便从水塞下的一个小孔里面流出了.我感觉着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这明亮宽敞的公用盥洗室经过了人们一周时间的频繁地使用之后,到周末显得有点空荡荡的,此时大部分同学都分散了,家在本地的同学,大多数人都返城回家去了,只剩着我们这些外地来的同学尚留在学校无家可归,我到是想利用这一清闲的时光去洗衣服,早餐后,我手里端着一搪瓷盆,盆内装有一周积存下来的脏衣物和一块肥皂,向盥洗室走去,我不得不用自来水把它们一件一件地洗干净.

而今只见几个同学在盥洗室里洗衣服.这是一个大好机会.我踏上了洗涤槽前面的那道台阶,占用了一个空位,放上盛有脏衣物的搪瓷盆,将盆中的衣服浸泡在水中, 随即便在脏衣物上抹上肥皂,开始悠闲地搓洗起来,似乎也不十分费力一会儿便把衣物洗干净了.之后放在搪瓷盆中端出去把它们晾晒在走廊上张结着的一根尼龙绳上.

一想到文革时代的人们洗衣物的情景, 那样的情景就常浮现在我脑海中----那时候大部分人都弓着背站在洗涤槽前,用双手使劲地搓洗盆中的脏衣物,一面手搓,一面哼着流行的小调,响出一种特殊的韵律,听起来真是别有一番风味.现在人们洗衣服相当讲究了,爱用洗衣机洗,表示着现代生活的色彩. 洗衣机种类应有尽有.有大型的,有小型的,全自动的,还有带烘干机的,比起文革时代的人们洗衣服的效率来,更是不知高了多少倍.还有人或干脆花费一点钱送到洗衣店去洗,根本不用给自己添麻烦了. 洗好后又有快递公司的人员骑着电瓶车亲自送到他家里, 这还可以
享受到上门服务的乐趣.

每周一次的冲浴,一到周末我们都要光顾设在校园内的公共浴室.花五分钱买一张的洗澡票即可入内洗澡, 学校公共浴室是一幢中式一层楼的建筑.室内筑有一道墙从中间分隔开来,划分为男女浴室两部分.浴室内对着的两边墙上各设置安装有一排漏蓬设备, 喷淋出调温后的热水可冲淋全身.大家都学会了一冲进澡堂后,就抢占最佳位置洗澡.

那时候还不时兴用洗发剂洗头,因为用肥皂洗头,把肥皂水弄到自己的眼睛里去了,刺激得很疼痛,用流水不停地冲洗眼睛才感到舒适一些.此时正有数十名赤身裸体的男子站在公用浴室的漏蓬下沐浴,呈现出的一派甚感奇怪的景象. 一定记得这是一周我们唯有的一次机会-----能用热水将自己冲洗干净.按照中国人的传统的洗澡方式,我们周身抹上肥皂后,大家之间友情配合, 互相为对方擦洗背,直到我们身体擦得闪闪发亮,红得如同红苹果一般,方才罢休.那时候我整个周末的生活都要按照公用浴室的时间表来安排,由此而来, 我对冲浴充满了一种爱恨交加的情感. 为了这一天,能够淋浴,我任何时候都会对从漏蓬中流淌下来的那股温暖的热水默默地充满着感激之情.

Wednesday, September 28, 2016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5 )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5 )

 (2016-09-28 19:42:49)下一个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5 )
照片为西师校园风景照之一
 
自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下达“五一六通知”,文化大革命拉开
帷幕,席卷全国以来, 历经七载,一直到1973年秋季西师才开始首次在全川招收学员进校学习. 文革前这所学校通常每年要招收几千名学生入学,而那一年在经历文革停课七年之后学校仅招收了几百名学生.在搞运动的这几年间,校园几乎荒芜了.我们刚来到学校的时候看见, 校园内的许多建筑物的门是紧锁着的,授课的讲堂里空荡荡的,不见一个人影.若大的学校的体育场运动场上有吊环,双杠,有蓝球场和足球场.也不见有学生在那儿锻炼身体.我伫立在一处小山坡上朝那儿望了好一阵,也不见有同学来到体育场打蓝球或踢足球.玩吊环,双杠锻炼身体.

那坡上有一条小道通向下面的体育场,我顺道向下走到半途,见路上长满了很滑的青苔.这时候怕的就是走路滑倒了.从这儿原本应该修一道石梯可拾级而下一直到达坡底下的体育场的,我小心翼翼,慢慢地沿着这条小路继续朝坡下走去,前行不一会儿这条路便淹没在荒草丛中了.这山坡同时也就变成了一片荒山坡了.我在草丛中寻路好不容易才走到坡底下,抵达体育场.一眼瞧过去,发觉四周显得很空旷.很明显这里已经很久很少有人来光顾过了.

但校园内的绿化程度与省内的其它大学相比,要好得多了.树木繁茂,犹如公园.校园甚宏大,每座建筑物一望都是绿树环绕.在校园巡览的过程中,极少见到有闲人游荡.对于我们这些伴随着不平凡岁月成长的人来说,”上大学”这三个字意味着理想和期望.那些年在学校度过的日子还象一幅幅的绘画仍驰骋在我们纷繁的记忆中.

直到1973年十月中旬的那一天我们新生抵达外语系教学大楼攀上三楼报到时为止,这栋用灰砖建造的大楼已经闲置了七年.此时这栋大楼显得非常的空旷,许多从前上课的教室门仍被紧锁着,室内的课桌,椅子上都布满了厚厚的一层灰尘.,很明显的是学生很久没有到此上课了.

我清楚地记得来学校报到的那一天,外语系教学大楼三楼上的一间大教室临时成了新生报到的办公室,而邻近它的一些教室则成了新生的寝室. 在此临时的新生报到室中由三张办公桌一字形摆开,成了一张大的办公桌,正中的那张桌上放着一牌匾上面写道” 新生报到注册处”七个仿宋体大字.见到在这儿现出的倍感亲切的这七个汉字,自然地便在自己心中涌起了一股幸福的暖流溢满全身.

在排成一列的三张桌子后面摆放着三把靠背椅,如果是三位新生同时来报到,坐在桌后三把靠背椅上的三位老师便一起对应着接待他们.当我走进这间新生报到室的时候,就径直朝放着牌匾的那张安放在正中的桌子走去,我向坐在那张桌子后面的那位老师点头致意,然后从挎包中掏出了我的录取通知书和单位的介绍信递给她,使我高兴的是这位老师对我非常客气.她随手翻开了放在面前的一册卷宗,大概里面放有新生报道用的花名册,她翻阅到了这份花名册, 所有人名均按拼音顺序排,很快就查阅到了我的名子,指着这名子说”XXX”,我回答道:”这就是我的名字.”她便在我的名字上面打个勾,意思是我已报到注册了.

之后她大体上从日常生活、学习等细节方面向我讲述了新生在刚入学时应该遵守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注意事项。而之后用质朴的语言介绍了我们研读的专业详情、所学课程及未来就业方向则是开学后上专业课时李老师向我们交代的事了.接着就是要对每一位报到的新生分班级,分配宿舍.她非常亲切地对我说:”你被分到英语专业七三级三班.”事后听说分班的标准是根据当年入学考试的成绩来决定英文程度的高低来分班级的,年龄的大小不影响分班级,每个班的同学中既有年龄大的,也有年龄小的同学. 因此年龄的大小不作为分班级的一个附带条件.之后这位老师随即招呼一位男性的老师过来,请他替我带上我的行李,带领着我前去我的宿舍安顿下来.

我还清清楚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我们从报到室出来,带着行李沿着大楼上修建的具有大跃进时代建筑风格的露天走廊向分配给自己的寝室走去.我被分配与另外两位同学同住一间位于四楼的普通宿舍,房间的墙壁已经粉刷过了,墙壁显得很白. 室内有三张杂木做的附有梯子的双层床。

我一进门就见到对面墙上的两扇大窗户,从那儿可以俯瞰学校的体育场和学校大门,从那两扇大窗户可以眺望四方的远景,从那儿可以看见北碚城就象一座半岛一样,被一条清澈的河流----嘉陵江所环绕.一张床左侧紧靠墙摆放在窗户的左边的位置,另一张床右侧紧靠墙摆放在窗户的右边的位置,第三张床则摆放在进门左侧靠墙处.这房间以前是当一间教室用的,面积不小.几乎没什么家具,只有三张不起眼的老式课桌和三把普普通通的椅子分别地放在三张床的床边上,供每张床的主人使用.

靠窗的两张床已经被两位室友选中了,我只好选择了进门左侧靠墙处摆放的那张床.我走进了寝室来到我的床面前,我顺便从那位引路的老师手上接过他替我拿的行李,向他道谢,并友好地告了别。我踩着双层床的梯子拾级而上把装满书籍和衣服的旅行包摆放在上铺,然后我再踏着梯子缓步下来.从行李中取出一个塑料盆,手拿着它走去盥洗室盛了一盆清水回来,把一张抹布浸泡在水中清洗,然后抓起湿抹布,拧干,再擦拭掉床上的灰尘,之后开始整理我的床,铺上床垫,床单,摆放好被子和枕头.已经是深秋的天气了,帐子也不用挂了,这样地我就要正式地开始过自己新的学生生活了.

一位年龄约摸二十多岁的室友坐在靠窗户左侧摆放的一张床前放着的一把椅子上,读着报纸.我很热情地向他打招呼:”你好,同学,”他很有礼貌地说,”非常高兴认识你.”我也笑着说:”我叫XXX, 我也非常高兴认识你.希望我们以后能成为室友”.此刻我想着,假使我们没有这样的一番经历-----大家相聚在一起度过这段难忘的学习时光,谁又能领略到同学们之间的这种真挚的友情呢?
                                                                                                                           
打印 ]
编辑 ]
删除 ]
阅读 (193) ┆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发表评论

Saturday, September 10, 2016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4 )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4 )

 (2016-09-10 22:20:50)下一个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4  )
照片为西师校园风景

煮得松软的红苕,马玲薯是我当知青年代常吃的主食之一.不是每一个人都曾拥有那段令人难忘的回忆,那时每天傍晚收工后,在夕阳余辉照映下,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连忙赶回家去煮晚饭.我住的是一间用稻草盖顶,用泥土砖砌成的房子.

 当我携带着干活时使用的农具抵达住房之后,便掏出裤袋中揣着的一把钥匙解开门锁,推开房门,见屋内是很黑暗的,走进去之后又觉得里面非常的阴森,毕竟已经习惯了终竟也不感到什么害怕了,我摸索着走到一张杂木做的方桌旁边,伸出手去拿到了放在那桌上的一盏菜油灯,将此灯点燃后,我手拿稳着这盏菜油灯,籍着它的灯光照明,走进昏暗的厨房,从灶台上拿到一
小盒“泊头火柴”点燃了那灶膛里塞满的柴禾,开始煮晚饭-------

时至今日这些情景我是全都记得的.作为这部系列纪实小说一部分的这篇文章将重温我们在西师学生食堂用餐时曾度过的那段难忘的时光-----显而易见它将把我们带回到那短暂的学生季的美好的回忆中去.

有一条水泥铺设的道路从外语系大楼通向中文系大楼, 道路两旁种植的树木长势茂盛而高大, 树叶肥厚,有点亚热带树的风味, 学生食堂就建立在这条道路中途右边的一道斜坡下面的一大片开阔的平地上,沿斜坡修建了几十级石梯阶通往这座食堂.学生食堂较大,席位如一次坐满,可能容纳七八百人进餐.

食堂两侧墙壁敞开着数座硕大的窗户,这样在重庆炎热的夏季里用餐时,从窗外吹进来的风也可让同学们进餐时感觉得到有些凉意.学生食堂散发出来的典型气味就是大师傅们炒菜时从厨房里飘荡出来的那股辛辣味.记得当我们每天下课后匆匆忙忙赶到学生食堂用餐时,首先闻到的就是一股从厨房炒菜时飘荡出来弥漫在空气中的那种典型的家常菜的咸辣味道.

至少,我记得每一次到学生食堂用餐时就能闻到的这股炒菜味道------它一直伴随着我们从学校毕业离校, 之后这股炒菜时散发出的辛辣的味才慢慢地变淡,最终消失在岁月流逝的长河里.说实话厨师们每餐向大家提供的菜肴差不多是由这些比较而言,很普通的菜组成-----炒莲花白,烧茄子,炒厚皮菜,炒萵苣菜等等菜肴,但因向同学们提供的菜肴种类不多,故引起我们食欲不佳.

在中,晚餐时,厨师们都要向同学们提供汤饮,在食堂中央的一张餐桌上及隔它十几米远处的另一张餐桌上各放置着一只大搪瓷盆,在每一大盆里都盛满着的清汤里添加了一点小白菜,周围已聚集了不少的同学,用勺舀汤进碗里,一面泡汤扒饭,一面用筷子夹菜伴着饭朝嘴里送.有个同学用筷子比划着笑说道:”嘿!打一顿牙祭,谈何容易!现在每餐饭都用这些蔬菜来优待我们,象我区区一个来自农村的知青学员,哪里会有这种资格--餐餐都有肉吃?”

有人插嘴说道:”啊哟!你说得那么深沉!你一个农村来的知青嘛,你现在食堂用餐的待遇想必比在你农村当知青时的待遇要强得多了吧,你呆在农村还能指望着吃得上这么好的饭菜?你以为啥子人都可以随便在这里进餐吗?”他说完这番话眨一眨眼瞧着那位知青同学, 那知青同学还止不住地点头表示同意他说的这番话.好象他说的这番话能帮上了这位仁兄什么大忙似的.

尽管那时学生食堂供应我们的伙食不佳,但我们还是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到校外的餐馆去用餐,作为一名离职不带薪学习来自铁路局的学员,虽然父母亲每月资助我三十元的生活费,为了顾及影响不搞特殊化,我也难得去校外餐馆用餐.

重庆夏天的气温平均高达30℃以上,气候十分炎热, 空气湿度较大,清早,太阳还未完全升起来的时候,已觉得有些酷热了.但随着太阳的上升,空气增加着灼热,吹着的风好象是流过来的热浪.热不可耐,在半夜以后温度当在摄氏三十度以上.宿舍内热得透不过气来,室内无电扇生风来增添一些凉意,要到室外去站在露天的走廊上,才能稍微感到有些凉爽,但等你乘凉一会后,又返回到室内,已经又不济事了.

自己流淌着汗的身体好象还散发不出热来,如果照着这样还呆在宿舍内,岂不是热得通宵达旦都不能安眠了吗?这实在是一件令我感到非常困惑的事情,此时,突然一个念头在我的脑海中闪过,如获大赦.我把床上铺着的凉席卷起来,手抱着它,赶忙走出宿舍,前往邻近宿舍的教室走去,里面还没有住人, 教室这房间倒很大,是一个通敞间,课桌排成十几横列,约有五十张,但只有我一个人孤零零地留在屋里.

我感觉着这倒确实是一处临时过夜的好去处,我将一张张课桌拉过来拼接在一起权且当成一张床,将我带来的那张竹凉席铺在上面,虽无电风扇,勉强就寝,不在象睡在宿舍的床上那样热得不能安眠了. 就这样,我以沉睡在这间教室里的课桌上打发了一个极为炎热夏季的夜晚.但我必须次日清晨五时倾就得起床,因为同学们每天早晨六点多钟就要赶到教室来上早自习.

 第二天清晨五时倾,我准时起床,卷起竹凉席,将课桌拉回原处,然后一个人悄然离去.我离开了教室,只得又回到宿舍,把竹凉席铺在我的床上.同宿舍的两位室友已经起床了,他们正带上盥洗用品往室外走,到盥洗室去刷牙,洗脸.我一人留在房里准备上午上课时要用的教科书和笔记本.晨七时倾,腹中甚感饥饿了,我打算前往食堂用早餐

当时全校学生共用一个食堂进餐, 它就是我上面已经提及过的那个食堂.这食堂是一幢小型礼堂式的建筑,大门外面陈列着一座用水泥建造的长方形的洗碗糟,在此洗碗糟上,每隔一段距离固定安装着一个水笼头供同学们用餐后轮流在此清洗自己的餐具. 食堂内放置着一排排颜色幽暗的木板长凳和表面制作粗糙的餐桌供大家坐下用餐。

食堂大门外有一大片水泥铺设的空地,对面有一幢平房, 房屋前面的墙壁上敞开有一排卖饭菜的窗口,里面是厨房.这个学生食堂如一位苏俄作家的中篇小说中描写俺小时候曾在一部电影中见过的看上去就像一个劳工食堂似的.每天早晨7点钟的时候,我就跟着一群饥饿同学,随他们一道围聚在卖饭窗口关闭了的食堂周围等候着进餐.

当窗口一打开,我们呼喊着一拥而上。每人手拿着自己的搪瓷碗尽全力伸进窗口递交给师傅,再焦急万分地等待他从一个大白瓷盆里舀满满一汤勺菜肴倒进自己碗里,再从窗口里面递出来给自己. 大食堂每天供应我们的三餐饭是极其一般的, 价格对我来说是便宜的,它相当于当时国内一个普通工人半天的工资收入.


作为90后,80后的同学们,恐怕你们做梦也没想到当时我们在学生食堂吃的饭菜味道虽单调但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般糟糕.米,蔬菜,肉类均不是转基因的食品,全是绿色食品.中餐和晚餐是相同的:四两米的一碗米饭(当时只要有粮票已不限量供应米饭了),一勺辣味的时鲜蔬菜.

午餐,一周打两次牙祭,当时我们吃到的肉菜是莲花白菜炒几片五花肉,蒜苗炒几片五花肉,或者几片肥猪肉与大白菜混煮……. 大米色白,干燥,味正,无碎颗粒状的,不含杂物.不象供应北方大米那样,其中一些大米含有微小的砾石和煤粒,吃饭的时候还要学会仔细咀嚼,以避免损伤了自己的牙齿.我们学生食堂没配有粗粮.

在我们食堂就餐的同学中,很少见到有营养不良的状况发生, 他们通常每天吃肉不多,但隔一段时间吃肉,就会发现即使吃小一片肥肉,都觉得味道相当好吃.有时还有不少学生食堂就餐时有浪费粮食的情况发生. 有一天,我到食堂进午餐时, 我看到了一块黑板摆放在食堂中间的一张桌子上,在它前面摆放了几个啃了几口丢弃的馒头,及有意被倒掉了的一大碗米饭和半碗炒蔬菜.

食堂工作人员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一段批评很严厉的留言:”同学们,你们对厨房工人们缺乏阶级感情!每一粒粮食都是工人和农民用血汗换来的。同学们不尊重我们工人的劳动成果!更糟糕的是,同学们,你们正失去你们的阶级立场. 之前当你们还是工人,农民和士兵的时候, 你们绝不会浪费任何一粒粮食.”






Saturday, August 27, 2016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3 )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3 )

 (2016-08-27 22:19:55)下一个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3  )

照片为西师校园风景及太阳系内行星上的火山的图片,
1974年3月正当早春.冬日已经迈着留念的脚步离开,但至今,各处仍然寻得见冬天的印迹.然而三月的天气毕竟还是开始渐渐地暖和起来了.那时候正是我们在校学习的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学过后没有多久,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英语听说水平, 照日程安排系领导要组织我们年级英语专业三个班的同学分批参加一项外语科教片观赏的教学活动-----------观看一部从法国进口外语科教片.这是一部采用高科技,摄制组专门到世界各地实地考察和具体了解情况后,拍摄的彩色科教片.

三月中旬的一天晴朗的下午,和煦的春风吹拂着大地,太阳到处挥洒着它那怡人的阳光.用过午餐后,我们全班同学从校园出发前往北碚街上的一家电影院去观看一场特别为我们安排的内部电影.这家北碚电影院是坐落在一处繁华街道前面建有几级石梯坎的建筑物里,当我们班上的一行同学抵达电影院门口的时候,我们班的政治辅导员张老师先行登上梯坎走进电影院去通知.不一会儿她走下石梯坎向我们走过来了,她看见我们便笑着说:”我受到影院负责人恳切的接待,他向我们表示感谢,他说:能得到这样一个为同学们服务的好机会,实在是一件感到很愉快的事.”

当我们走进影院大门时,只见有一位检票员模样的人朝我们走过来,因为是演内部电影的缘故,他没有向我们收票,便引导我们朝靠银幕近的地方设置前排
座椅就坐.原来这座电影院也是一座兼有剧场功能的影院,平时不演电影的时候,就上演歌舞或话剧. 电影院内部装饰也甚为一般,没有给人一派红漆飞金,雕梁画栋, 富丽堂皇,光彩夺目的印象.反倒给我们一种甚为简朴的印象.一张洁白的大型银幕挂在舞台正面的墙壁上, 舞台前面垂着红色海虎绒幕,一旦有电影或戏剧上演,看见舞台绒幕就被徐徐地拉开了.

这影院一共有两层楼,大概可容纳两千观众.我们怀抱着极大的兴趣来观赏这部当年由法国拍摄的用英语解说的科教片.文革期间,国内的电影院也曾上映过不少的科教片,虽然我也曾多次地买票去影院观赏过这类科教片,但对这部法国科教片观后给我留下的印象毕竟不同.好象还从未观赏过这种类型的科教片.

大家依次序在前排
座位席上坐下后,张老师在电影开演之前, 说了几句话将影片的概况向我们大致作了一番介绍. 电影开演的时间一到.安置在电影院二楼放映室内的一台电影放映机投射出的一道光直射到大银幕上映现出一派奇异而绚丽多彩的国外风情,眩目地光怪陆离,火山噴發出來的岩漿呈放射式的状态,眩目,壮丽的景观,开心,令人无条件地陶醉在那科教影片中呈现出的奇妙的火山噴发的幻境之中

----科教片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对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地球上各地最著名火山的介绍,比如非洲著名火山. 尼拉贡戈火山, 尼拉贡戈火山口深处沸腾的熔岩湖,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熔岩湖湖深1300英尺(约合
396米),是非洲大陆最令人惊异的自然奇观之一。尼拉汞戈熔岩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熔岩湖
...乞力马扎罗火山——光明之山. 埃里伯斯火山——
地球上最靠南的火山. 达洛尔火山——全球最低的陆地火山等等火山都给予了一番祥细地介绍…..

第二部分是对太阳系内行星上的火山,以其离太阳的距离远近为顺序来介绍这些火山----水星,金星,火星. 木卫一、土卫二和六以及海卫一上的火山,因为科学家们曾直接观测到有活火山存在于这些行星及其卫星之上, 在30亿年前至10亿年前这20亿年的时间里,有些行星上就持续着大规模的火山活动.人类在探索地球以外的其它星体的过程中,总是围绕两个亘古不变的主题:1. 用它们来了解我们自己。2. 探索地外的生命。。。。

观看这部外国科教片让我首次听到了来自一位嗓音低沉的男性操着一口流利,地道的,很有力量的,令人感奋的英语发出的声音,他所读的英语听起来决不象是从法语直接翻译过来的英语.他英语的发音和我们每天晚上坐在教室里上自习课时,练习听力时,和听录音机里播放出的英语读音相比是很不一样的,它听起来更加有力而生动.

我的眼睛闪烁好奇的光芒观看着银幕上映的这部精彩纷呈而奇妙的科教片,毫无疑问,在那文化生活匮乏的文革年代,这无疑是大受人们欢迎的,而这部科教片所展现出勇于选择描述探索外太空的本质还是展现出了人类探险的精神,也足够
我们班的同学们目瞪口呆的了.

这部科教片中所展示的世界是一个我从童年时代就想探索的科技世界.因为从少年时代直到文革时期我所读,所看,所听的所有关于国外的东西大都是批判性的,因此那时国外的一切都还没有让我着迷到无以言表的程度.来西师读书之前,外国除了苏联之外对我来说非常陌生,我觉得外国的文化一定与我们国家的大相径庭.不论是饮食,景物还是那里的百姓,我都觉得很难将自己融入其中,但观看了这部科教片后,让我真正地感受到那巨大的文化冲击.

电影终场时已午后三时左右.步出影院后,在街头遇数学系的周同学,他记起了我几个月前曾委托过请他办的那件事,果然不出所料,他很信守诺言,告诉我,他们系开设的第二外语日语的课程已于昨天下午正式开课了.他还告诉我目前来上日语课的同学不算多,怕有十几位同学.预计两年间把日语的基础语法课程教授完毕. 上课使用的教材系采用任课教师自编的教材.教的是如何掌握科技日语阅读的速成方法及文法.文法的引例大多来自于科技文献中的一些典型句子.这可以说是文法算不上非常的艰深,但是在老师讲来却是津津有味.不过语法讲解的程度太浅,我想恐怕在座的同学中全然不感觉趣味的人也怕是有的.

 周同学旋即征求我的意见,讯问我是否愿意来上日语课.我毫不踌躇地说道:---”是的,我一定要来上日语课.谁会错失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勒,我还要感谢你能想到把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引荐给我.”------“大家都是老朋友了,你可用不着说这么多客气话了, 老师每周四下午两点钟在数学系的阶梯教室开讲日语课.来上课的学生不多,你也不必急急忙忙地跑来占座位.”他如此这般关照着对我说道.

-----“哦, 我们正好周四下午没有安排上专业课,那很方便我去上日语课,你去不去上日语课?”我反问道.--------“当然,我也是要去上日语课学好日语的.因为有很多日语的数学文献需要我阅读”周同学如此这般地回复我说道.------“哦,今天中午我们全班同学去城里的电影院看进口的英语科教片, 我们才刚刚看完这场电影,现在是要返回学校去了,你还要到那里去呢?”我问他.他迟疑了一下才说道:------ “我要进城去逛一家新华书店,去买一本英汉数学专业词典,这本词典对于我们的专业学习是很有成效的,要读得懂数学英语专业文献,非得使用这样的英汉数学专业词典才行.”

周同学还告诉我 任课教师是一位东北人,是上世纪六十年中期为支援大西南地区三线建设,从东北调到重庆的.那时候他在西南师院公共外语课教研组当一名日语教师. 他公开表示凡是愿意来上日语课的不管是那个系的同学他都欢迎.之后我怀着无限的谢意与周同学告了别,于是他一个人径直朝城里的新华书店方向走去.

象这样怀着期待的心情经过了一个星期后,我终于盼望到了周四那一天的来临,那天下午离两点还差一刻钟的光景,我就提前到达了数学系的阶梯教室,有些来上课的同学们照例也提早来了.我坐在离讲台较近的一个座位上休息------这间大教室是兼营着上学术研讨课,政治课,哲学课等各种专业课的地方.教室的墙壁上, 照例张贴着一些文革时期很流行的口号标语.

淡淡的春阳很柔和地照在阶梯教室的窗台上,一切都好象染上了一层浅红的喜庆颜色.此时自己心里非常高兴,因为能上日语课的这一天终于来临了,真是有点太意想不到了.

不一会儿教日语的曾老师来了. 曾老师是一位肤色白晢,身材魁梧的中年人.身上穿的是一件洗白了的蓝色卡其布制作成的中山装.他一登讲台,就向满场的十几个同学微微颌首致意,操一口纯正东北腔的普通话向大家问好,开口便是:-----“欢迎新同学光临!各位同学,你们好!”用很宏朗的声音向我们致意,他接着说:”继我们上周四教授了第一课之后,今天开始教第二课,对我教学法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请及时地将意见反馈给我, 这将有利于我与同学间的沟通与互相学习, 还能藉著此机会引導我改进我的教学法.今后凡是对我教授的日语课程不满意的同学,可以不来上我的课.”

接着他便向我们几位新来的同学散发了他自编的油印日语教材.然后曾老师站在讲台上开始讲课了,学生们就在台下专心致志地听讲并记笔记-------我自己就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坚持下来学习了两年的日语------毕业后当中学老师或者就当科技翻译.每个同学都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过就是有个是否可行的机遇问题.是不是这样?

这位日语教师传授给我的日语知识对于我后来在中科院研究所从事科技日语翻译有决定性的影响的,他从日语的语音,单词的读音, 基础语法,句法,动词的活用法,动词做谓语渉及的时态及惯用句型等基础的语法尽悉心地教授给我们了.那种科学求实主义的精神他是具象地提示给我们了

Saturday, August 13, 2016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雕刻证据或将改写人类发展史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雕刻证据或将改写人类发展史 近日有人类考古学家表示,在印尼殖民时代的出土的一个约50万年历史的软体动物贝壳化石上,发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雕刻证据。 人类考古学家们声称在这些贝壳化石上有之字形的刻痕,加上有证据表明这些贝壳曾被当做工具使用,这就促使学术界重新思考神秘的早期人类直立人。 日前, 考古学家在印尼东爪哇特里尼尔的梭罗河沿岸仔细检查166个淡水贻贝贝壳后,在搜寻化石的过程中获得一项惊人的发现. 1891年,欧仁•杜布瓦,一个冒险的荷兰古生物学家,就是在那里发现了“爪哇猿人”。 当年由两个军士带领杜布瓦雇佣的50个犯人开始了挖掘工作,随后杜布瓦挖出一部分有粗状的眉脊的头盖骨化石,一颗臼齿和左侧股骨化石。他解释说这些像长臂猿的原始人类的遗骸化石就是考古学家长期寻找的从猿进化到人类之间缺失的一环 “”的科学依据。 杜布瓦的这一说法立即引起激烈争论,还有他把我们远祖描绘成是一些下巴松弛的,关节多是拉长的灵长类------完全呈现出一幅既滑稽又可笑的形像。 古生物学家最终把发现的这些古人类的遗骸化石分类为早期人类直立人,或者“直立行走人”的化石 -----,据不完全的和有较大争论性的化石证据表明,他们是生活在约190万年前至15万年前的原始人。 据发表在”自然” 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报道,由荷兰莱登大学(Leiden University)学者约瑟芬•乔登斯(Josephine Joordens)领军的研究团队采用21世纪的新技术,重新检查了现今存放在当地一家收藏中心的特里尼尔贝壳化石。 这支研究团队在荷兰莱顿大学的约瑟芬•乔登斯Joordens的带领下运用碳测法发现这些贝壳化石所处的沉积层的历史约有43万年至54万年间。 研究人员发现在三分之一的双壳类蚌的一片贝壳上都留有一个奇怪的洞。 这些贝壳上的洞也许是长着锋利牙齿动物如水獭,老鼠或猴子咬穿贝壳吃里面的肉时留下的------- 而专家表示还有一个可能性是直立人把蚌类作为食物,咬穿其贝壳取里面肉吃时留下的洞。 该研究小组用同种类的软体动物-----活的贻贝进行了多项实验,用一尖锐物体刺穿贝壳的同一部位。贝壳被凿穿了一个洞以后,肉被刀尖挑出来,而这软体动物可以在不被破损的情况下很容易地将它的贝壳揭开。 研究人員用電子顯微鏡仔細檢查這些貝壳,其中1個貝壳有光滑和柔順的邊緣,估計是被人類當做工具使用,用來切斷或削刮物品。 另1個貝壳上則有之字形的溝槽,這是用類似鯊魚牙齒等利器刻出來。這些人為標記无可置疑地至少比目前已知人類最早雕刻,提早了30萬年。 乔登斯的同事威尔•罗布罗克斯说:”這些留在貝壳上的简单的之字形的雕刻圖像是目前已知人類历史上最早的雕刻圖像,但是研究人員並不了解,在50萬年前,人類在貝殼上刻下這些痕迹的原因。”法國波爾多大學(University of Bordeaux)學者德埃里克(Francesco d'Errico)表示:”這些刻痕是有意所為,當時人們想要刻出這些刻痕。”他还宣称:”我们明确地表示要克制住自己不要从艺术或象征主义理论的角度来解释这些古人類最早雕刻的图像。” 位于法国南部的波爾多大學(University of Bordeaux)學者德埃里克(Francesco d'Errico)表示,這些雕刻是目前已知人類最古老圖像。 德埃里克說:”该雕刻行为是一个早期人类直立人经过深思熟虑后所为之的。他迫切地想在贝壳上雕刻出这些之字形的图形”,但是科學家不知道在數十萬年前,為甚麼有人會這樣做,刻痕也許是所有權標記、個人密碼或者禮物。” 能绘制几何图形被认为是认知行为和運動神經元技能的一种标志 ------- 直到现在 ----占压倒性的多数的人们都一直认为只有现代智人才拥有这样的行为和技能。 这些证据足以颠覆学术界对直立人笨手笨脚、愚笨的刻板印象。 一个早期人类直立人----他很聪明,以蚌为食物有能力地养活自己,够灵巧敏捷地使用超薄,光滑的贝壳作为工具,头脑够聪明地能在贝壳上雕刻出抽象图案。 罗布罗克斯说:”就因为这样,一个令人感到神秘莫测的原始人类更完美的形象就此出现了。” 他又说:“我们知道,直立人曾制造出了一些很不错的手斧等工具。” “现在我们有这方面的证据表明留在贝壳化石上的精致的孔和微小的之字形的刻痕或许就是直立人创作出来的一幅精美的图画。” 编译报道

Saturday, August 6, 2016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2 )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2 )

 (2016-08-06 22:45:21)下一个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2  )
作者的全班同学在院图书馆大楼前面的留影和校园景色
我们外语系的同学当时似乎还享受着某些特权----校图书馆允许我们借阅一些文革时期馆藏的禁书,其中包括有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20世纪20年代美国“迷惘的一代” 著名的代表作家海明威(1899-1961)的名著《老人与海》, 《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白象似的群山》、《尼克·亚当斯的故事》等小说,

可借阅禁书还包括有193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赛珍珠(1892-1973)创作的一些小说, 1922年赛珍珠随丈夫布克到南京金陵大学任教,在那里她一边教授英国文学一边开始了写作。她在中国住了三十几年,最初在江苏镇江,其次是上海,最后来到了南京.她不仅对于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文学知道得很祥尽, 并有深刻的研究,而且对于许多有关中国民风民俗的知识也有相当的了解。

她因为会说中国话曾随丈夫到安徽各地传教, 这段时期的游历生活使赛珍珠对中国农村与农民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再加上她的中国文学的造诣和她曾在中国长期生活的经历有助于她写下了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长篇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正是她创作的这部长篇小说《大地》让她荣获1938年諾貝爾文學獎.另外,她还创作有《东风:西风》,《流亡》和《搏斗的天使》等中国题材小说.

赛珍珠是一位外表是美國人,內心卻是十分中國化的作家,作为以中文为母语的美国女作家,她所取得的文学成就是引人注目的.她是 用英语写作中国题材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西方作家第一人,这对一个外国人的确是一件可值得十分惊讶的事情了.不,这不仅是外国人,就连现代的中国文学家能够取得她那样非凡的成就,恐怕也没有好几位吧?

另外还有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现代著名作家
威廉·福克纳(1897-1962
)的一些作品也列入了院图书馆可借阅禁书的名单之中. 威廉·福克纳在美国文学上的地位着实显得有些崇高了,他的性格在他的作品中都占有相当的比重主要是塑造展现了一系列光彩照人的
男性的角色. 福克纳是喜欢饮酒的, 其实不光他喜欢饮酒,许多著名作家都喜欢饮酒.什么样的酒都可以让喜欢饮酒的作家醉倒.

福克纳写作的时候喜欢喝上
一杯酒,希望能借饮酒来给自己创作带来灵感.他曾自述道:“我通常在夜里写作,酒杯里的威士忌必须是斟满的。” .... 酒不醉人人自
醉,我们可以借着福克纳的艨胧的醉眼,读懂他作品中充斥的思想感情和他对那一片熟稔故土的印象。同样,要说到自我陶醉于自己创作的作品话,凡是自己费尽心机写出来的东西,都是可以令作家本人陶醉不已的.

威廉·福克纳作品特点主要由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架构描写、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多角度的叙事手法、抽象的语言风格和象征隐喻形式的当代神话模式等多方面的描写技巧所构成的。《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也是作家花费心血最多、是本人最喜欢的一部
小说. 《斯诺普斯三部曲》由《村子》、《小镇》、《大宅》)三部作品组成.” 这部三部曲小说的创作成功表明福克纳能够驾驭广阔的时代画面,能使作品呈现出一派气象万千的景象。

有些评论家说《喧哗与骚动》有些莎士比亚戏剧的影子,更有的说象《麦克白》.阅读之后,我自己多少也有这样的感觉,但我具体说不出究竟有哪些地方象.如果从性格悲剧这方面来说,要说象《麦克白》,也好象有点象,然而戏剧的悲剧式的性质和作者笔下描写的人物的性格是完全不同的.《寓言》(创作于1954年)
是福克纳晚年的一部重要长篇小说,它的主题是反对帝国主义战争。 ... 他的作品题材
广阔,他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及其他小说规模宏大,人物众多,描写了两百年来美国的历史沧桑的巨变 ...。

列入禁书行列的作家还包括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作家索尔·贝娄(1915----2005) “贝娄早年在经历了大学人类学研究、芝加哥的平民生活和被卷入政治纷争的青涩岁月后就对文学创作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读西北大学时就开始练笔写作。至今已发表十多部长篇小说和多种短篇集、散文集、札记。其中小说《晃来晃去的人》、《受害者》,《阿奇正传》、《雨王亨德森》、《赫索格》、《赛姆勒先生的行星》、《洪堡的礼物》,一次又一次把贝娄推向廿世纪美国小说创作的高峰。贝娄一直到晚年都还不辞辛苦地在从事文学创作,这实在是值得我们大家敬佩的.”

还可借阅的禁书包括美国作家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一本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的书和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代表作《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追憶似水年華》(In Search of Lost
Time),的英译本以及由美国作家梅勒,和多斯·帕索斯等等作家创作的一些小说。

虽说图书馆允为读者借书期限定为一个月. 迄今为止,距我一周前借阅《Red Star Over China》这本纪实性的英语小说还尚差三个星期的时间才到还书日期,而今我已读完了这本书, 是我应该还这本书的时候了.当日快晴,中食后二时倾我复出前往图书馆还书.

一个星期前当我前往图书馆借书时,曾接待过我并着手为我办借书手续的那位在外文书刊部工作的女馆员仍是十分恳切地欢迎着我的到来.她脸呈红潤色, 一头齐脖子长的乌黑亮泽的秀发,自然的披散在脸颊两侧,清新又显飘逸,她的发型显得轻松自然,虽然身上穿的是一件女式列宁装,但颇天姿英发.我从挎包中把借的书取出来递在她手上,还给她.

她把书放在柜台上,感到吃惊地问我:----怎么,这么快就阅读完了?-----是的,不算快,差不多用了一周的时间才读完.我感到有些窘迫地回应道-----哦,那行,就这么好好地读书.她放了心似的,就好象关切着她自己的亲人那样对我如此这般地说道.这位馆员又叩问了我有关我学习上的一些问题,并为此还向我提出了一些很中肯的建议. 其盛意着实可感.我们客气地寒喧了一阵之后,我向她作了友好的告别,移步参观图书馆内其它的地方.

我步行到阅览大厅的后面又折回,在转向图书馆一楼东北方向一廊道,见隔廊有一室,门正对.其室即为我院教职员工内部阅览室,室内甚宽畅.四壁张贴有文革时期的宣传画与口号,我欲进去参观这间阅览室,而一位负责管理这间阅览室的图书管理员极不情愿地让我进去了, 走进去之后我才偶然发现这间阅览室似乎秘密地收藏着一些当时西方世界发行的常刊登有对中国最具颠覆性及煽动性宣传报道的著名的报刊杂志:如纽约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纽约书评,卫报,伦敦时报,大西洋月刊,时代周刊等等,没错,甚至还有过期的美国《新闻周刊》杂志。

我不明白为什么《读者文摘》之类的杂志都能摆放在我们系阅览室供我们大家阅读,而纽约时报之类的报刊杂志却不能,难道说在我们领导人的心目中《读者文摘》之类的杂志倒没有纽约时报那么反动,反倒是因为在被学校当局列入反动宣传报刊杂志的名单中, 好象是它(《读者文摘》) 由于榜上无名而更受到广大读者欢迎似的.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

原来这是一处不对外开放的仅供那些政治上被认为可靠的教职员工阅读用的内部阅览室。阅览室内部的陈设较朴素大方,但家具显得有些陈旧,这些外国的报刊杂志都被特意地锁在一个长方形的大玻璃陈列柜里,由专人保管,未经允许,不得任意由人取出来阅读.我随意地浏览了一下摆放在玻璃柜中的一份过期的纽约时报,我示意那位图书管理员将锁在玻璃柜中的那份纽约时报取出来.让我阅览一下.对于我这样的要求,他梢有点诧异,他思索了一下,很勉为其难地要求我出示系革命领导小组出具的介绍信后,方才可让我在此阅读这些涉外的报刊杂志.

他还不时地讯问了我不少问题:你是哪个系的学生?你学什么专业的?你能读得懂这些报刊杂志吗?你为何要阅读它们……?并且他还劝我要集中精力多阅读些中文书籍,特别是要多阅读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方面的理论著作方面的书籍,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使自己思想上能不断地取得进步.这位图书管理员如此这般连续不停地讯问,开导我, 他那咄咄逼人的语气使我简直忍受不了.我只好放弃阅读,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出了这间阅览室,离开了图书馆.

我在返回教室的路上,感到十分惋惜没有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尽情浏览一番这些外文报刊杂志.但我明白那位馆员的意思是一定要让我离开了, 而我又很爱面子生怕自己的自尊心受到进一步的伤害,就这样,只好自己知趣地走出了图书馆.

回到了教室走到自己的课桌旁的座位上坐下,从挎包中取出一本教科书开始学习起来,留在那里自学期间,我曾回宿舍两次.第一次去取来三本书,张道真编著的 《实用英语语法》,英文版的《中国文学》, 《Taming the Yangtze》的科普读物,是准备写一篇英语短文用的.第二次去取一本《汉英词典》,以备文章写完后作潤色时用.

在我刚开始写作英语短文的时候,只能很勉为其难地写下一些很简单的英语句子,之后参照一些可以模仿的英语文章,模仿着写出这些文章的大概意思, 以力求句子的语法结构勉强的通达顺畅.后来连要达到这样的程度都颇感到有些困难了,在这样的情形下,只好笔记下一些惯用句型,动词词组的用法.然后再将它们应用于英语的短文写作中.

那时关于教授英语写作方面的资料却寥寥无几,仅在院图书馆内得见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版的《英语写作手册》一册,在学习英语写作的时候,需要参考《英语写作指南》之类的书籍,还需要查阅编辑得好的英语词典.当时想尽可能多地阅读到这些对写作有参考价值的工具书和词典.另外在图书馆还见到英语界泰斗葛传椝先生
编写的《英语惯用法词典》.我借来了这本词典,是企图用它来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水平的.

打印 ]
编辑 ]
删除 ]
阅读 (2677) ┆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不支持HTML代码

Saturday, July 23, 2016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1 )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1 )

 (2016-07-23 22:06:51)下一个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1  )
作者在院图书馆前留影及校园风景照片
有一天,我前往院图书馆借书.当天晴,沿途我几经探询路人,才寻访到馆址. 院图书馆坐落在一处小山坡上,系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大跃进时代修的建筑,一座呈长方形的楼房,四层,周围林木环绕,花草繁茂,馆前一带空地,栽种一些树苗,在这片空地有树苗几十株,恐怕当今已长成林木森森的大树了.

馆内藏书极为丰富.全馆书籍闻有上百万册.图书馆的藏书共分八部:一哲学部,二辩证唯物主义论部,三历史唯物主义论部,四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部,五自然科学部,六美术哲学部,七心理学部,八文学诗歌部.我一走进图书馆阅览大厅见一中年妇女穿着的外衣胸前佩带着一枚刻有毛主席头像的纪念章,原来她是本馆的图书管理员,身材中等,态度十分友好.我受到她热烈地欢迎.她随即向我介绍说她一直在这个图书馆外文书刊部工作已经十几年了,自五十年代初图书馆一建成就在这里工作了.

在文革初期由红卫兵掀起的破四旧运动中她与一批馆员注意保护本馆的藏书亦不遗余力, 红卫兵未到前重要的书籍,文献均已尽先疏散,转移,当破四旧的运动渐趋式微后,文革运动尚在激烈进行中复尽先将本馆一些破损的书籍修复.后来学校当局对于校图书馆的书籍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无微不至的.

我顺便向这位女性馆员讯问道不知馆内是否收藏有美国著名记者兼进步作家埃德加·斯诺创作有名的纪实性的小说《西行
漫记》, 她对埃德加·斯诺创作的《西行漫记》这部有名的小说也很感兴趣,她很恳切地回复我院图书馆只收藏有一本书名为《Red Star Over China》的英语书---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她随即从一排高大的书架上搜寻到了这本书,取下来給我.求我确认是否是这本书,我 一看就是它,我随即告诉她就是这本书了.

我感觉着当时院图书馆的管理员们有几个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倾向,便是他们是尊重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特别注重历史事实,而并不因为这是一本当时的禁书,就拒绝我的借书要求. 后来出版发行的《西行漫记》就是根据《Red Star Over China》这本书译出的中译本.

在此,请允许我先把斯诺写作这本书的经过简单地陈述一遍,作家以一个职业记者的身份于1936年7月访问延安,他是第一个采访毛主席的西方记者, 历经四个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他在那里找到了友好的采访环境,受到了一些中共的最高领导人的很恳切的接待,在与他们晤谈中得到了很多宝贵的史实资料.返回国统区后,将访问时的 所见所闻和采访时收集到的宝贵资料经汇集,加工整理提炼后, 于1937年写就了这本有名的纪实性的小说——《Red Star Over China》(又名《红星照耀中国》) ,后改名为《西行漫记》 ...

这样的一位作家实在是令人敬佩.他的创作就这样由激情和对中国人民的热爱所凝聚成的,他和普通的职业作家不同,他所写的内容比一般作家的更真实,而且更加生动有力. 《西行
漫记》有二十多种文字的翻译。斯诺访问陕北苏区时正值中国的抗日战争初期(1931—1937),当是的西方人甚至于大部分生活在国统区的人民几乎对这片土地和这里所展开的革命一无所知,这意味着他的采访是具有开创性质的.

然而, 斯诺就像中国古代探险者的先驱—玄装一样,竭尽全力来发掘隐藏在这片土地上极有价值的革命新生事物.书中举凡关于领导人的生活和战争经历的资料均有丰富的陈述,历史文化遗产性的画片照片等极多.作家亦极善人物的描述,真实的描述亦优于不少专门从事新闻写作之人士.假使他能在陕北多留驻一些时日,不知道还要留下多少更真实,更伟大的业绩了.这位就跟其献身精神具件化一样的作家,就这样在足以令人感动之中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国革命连接在一起.他很恋慕中国,而且住在北京,上海等地长达14年之久(1928—1942),长期对中国革命问题进行探索和报道。

《Red Star Over China》这本使斯诺获得巨大声誉的有名书籍由美国纽约兰登书屋Random House出版于1938年11 月,全书长477页, 硬精装本,封面上没有印有毛泽东的肖像,在封面的背景设计中,也没有印上一些中国工农红军抵达陕北后拍摄的经典老照片.随后,在1938年2月10日,由胡愈之策划,林淡秋、梅益等十二人集体承译,以复社名义出版的《Red Star Over China》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问世。考虑到在敌占区和国民党政府统治区发行的缘故,译本改名为《西行漫记》。这本以《西行漫记》之名出版的脍炙人口的报告文学类的小说,在短短的十个月内就印行了4版,迅速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这真是一本绝好的书,办完了此书的借阅手续后, 我迅速地把它放进我的书包里.借到这本书之后,使我感觉得到了很大的收获.我把这本书带回宿舍之后,就开始仔细地阅读,锐意研究中国工农红军的初创时期的历史和红军领导人回忆自己长征途中亲身经历过的趣闻轶事.这本书使用的语言其独特风格是通俗易懂,没有其它名著的语言读起来那么艰深晦涩难懂,但描写的时代场面却很宏大.毫无疑问他是一位善于把简练的语言与描绘广阔的时代画面融合而为一的作家.

在他亲自采访毛泽东及他身边的人和重大事件亲历者(如朱德,彭德怀,林彪及徐海东等人)之后,他在书中所描写的情景都是感染力极强,真实可信的.记得在我们上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外国文学研讨课上,李
老师就向我们着重推荐了《西行漫记》这本书,他在课堂上曾有不少次的引用和介绍这本书.他说, 《西行漫记》全书共474页描绘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他们坚韧不拔地进行着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而他们的领袖人物则信念坚定,朝气勃勃,乐观且充满活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难理解红军为什么能得民心。因为他们实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不抢劫、从不胡乱杀人,他们纪律严明、尊重百姓、助人为乐,最重要的一点,他们实行土地改革制度,给予农民土地。在全中国乌云一片的情况下,这里独存光明,难怪有那么多知识份子,有那么多热血青年,膺受着故土沦陷的惨痛,抛弃原有的地位与财富,义无所顾的奔赴苏区来从事抗日救亡工作,他们的爱国热情,比起那些受足了买办教育熏陶的中国人,实在是要高超得不知道多少倍.而在爱国行动的表现上,他们是脱离了一切羁绊的。这时的苏区确实是个理想之地,是全中国最平等、最廉洁、最纯朴的地方.

我接连用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将这本英文版的原著阅读完毕,看完这本书我感到很高兴.我喜欢阅读《西行漫记》这本书,我自认为在这书里面得到极大的人生力量.同时还令我感到吃惊的是从这本书里我阅读到许多前所未闻的故事.我对那时中共领导人身上所发生的事情均极感兴趣.自古以来在那官民等级森严的社会中这些高官的轶闻趣事必然会引起普通老百姓的好奇心,这一下我可算是领略到了.

我于一九八0年七月曾阅读过由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董乐山教授于1979年12月翻译的斯诺的《西行漫记》,这是在建国后第一次在国内公开出版中文版本的《西行漫记》.以年龄和资望说来,董老是翻译这本《西行漫记》的较佳的人选.阅读完后,我才发现与我早先读过的原版英文书相比,在这书里面的有不少内容遭删节了. 书中有关领导人的一些敏感的内容被删去了.



Monday, July 11, 2016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0 )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0 )

 (2016-07-11 17:07:17)下一个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10  )
照片系西南师大校园景色之一
 

我们当时在校学习的时候最感迫切需要的是两种东西,一种是缺乏一本好的教材,另一种是缺乏阅读好的课外读物---这还可从另一方面解读为那时我们缺少精神食粮.前一种我们班的同学让教我们班主课的李老师设法去解决了,后一种是须得另想办法解决的.不仅是一般的英文书报,不是指那些所谓的狭隘的英文读物如像北京周报,中国建设,中国文学等等之类的国内官方出版的英文读物,要想读到一般国外出版的英文报刊杂志就大成问题了.

照道理说,这应该是由校图书馆向大家提供阅读的.再说小一点,也应该尽可能由系阅览室提供给我们阅读.然而它们却偏偏办不到.凡是涉及到全校外文报刊杂志的定购及跟外宾交往的外事活动,这些事务是由校革委会下设的外事办来负责经办的.这些外事办的干事每年底都要制定很祥细的外文报刊杂志的采购计划,在编成之后,提交给校革委会批准, 之后再向涉外的新华书店定购.

这些从事外事工作的干事们在分配到外事办工作之前,都集中接受过几个月严格的外事纪律的训练.这些大抵都是思想觉悟高,意志坚决,富有公而忘私精神的青年,待遇不用说也是非常一般的,然而也一样地甘之如饴,十分的享受这份工作.

从1966年五月十六日中共中央在人民日报上全文发表《五一六通知》的这一份纲领性文件算起,自那以后, 标志着一场经历了十年之久的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就此拉开序幕,就这样我们在文革的十年生活便成为了一段永远值得回忆的过去.当时我们好似居住在一个密闭遁世者般的社会里,与外面世界差不多完全隔绝了.受破四旧运动的直接影响,一切供大众观赏,聆听的西方电影或戏剧, 古典音乐或者摇滚乐全无, 但我却一点也看不出来那些外国的文化艺术如何能到腐蚀人们思想的.

那时我带着一种朴素而天真的信仰极力说服自己要相信,我们国家有权利限制那些被认为对我们国家会产生坏影响的资本主义的腐朽文化。而那时我却十分满足于周末可以一个人比较清静地呆在宿舍里用一把旧二胡来演奏《赛马》二胡独奏曲中的一段快弓练习曲。但这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让你享受到了生活快乐的一面呢?---恐怕有人会这样向我提问,答云:我倒很愿意能享受到这种悠闲自得其乐的生活, 对我而言,这就是我的
理想的
人生。

回忆到一九七三年十月中旬的一天,我一个人从成都乘火车前往重庆去上学时的情形.火车于当晚九点正驶离成都火车北站,行驶了一整夜后于次日清晨抵达重庆菜园坝火车站,我携带着行李下车后,随着人流一道涌出了火车站,经过车站前面的那一片狭窄的广场,往位于一道陡坡下的菜园坝缆车站走去,走到缆车站门口,朝里一观望,那就跟其它的公交车站不一样,在站内铺设有两组平行并列轨道,顺着陡峭的山坡往上延伸.车站内每一条轨道的左右两则修建有供旅客上,下车用的月台.

每条轨道上都停泊着的一辆即将运行的缆车,那就是绝好的标识了. 缆车就象公交车一样,车廂顶呈弧形,车身都粉刷成墨绿色, 车廂开有三道门,中间一道门,前后各开一道门,便于旅客快速方便地上下车.车内可容纳五六十位旅客,或许这缆车也算得上是一种观光旅游车吧, 乘缆车沿轨道上下行驶的途中从它宽大的车窗往外看山城及长江的景致一览无余,车站进门处的左手边有一间小屋是售票处.售票窗口对着大街. 窗口前有旅客排队买票.

站在车站月台上抬头朝上一看, 只见一辆缆车正在沿着陡峭山坡铺设着的轨道上平稳地向上移动, 缆车的前头系住一条粗壮的钢缆,它再由此钢缆牵引着沿轨道行驶. 缆车内部显得甚整洁,一切设备也很周到,车内有座椅供乘客坐下免于行驶途中跌到受伤,车内还安装有紧急制动刹车设施以保证旅客乘车安全.

 我买了车票后就站在月台上等候缆车,大概不到三分钟的光景,就有一列缆车驶过来停在车站月台边上,打开车门让旅客上车.我便赶上这趟缆车,当旅客挤满车厢以后,车厢门便自动关闭了, 缆车由钢缆牵引着上行颇徐缓,不一会就到达了位于山坡顶上的两路口缆车站,下车后,我携带着行李步行出站,走到大街上去寻找去北碚的公交车站,途中探询路人,才得知还要在此乘车去牛角沱车站,再从那里转车去北碚.

我乘车到达牛角沱车站后,下车便去售票处买了一张去北碚的汽车票,之后随众多的旅客一同在候车室等汽车,直至早上九时前一刻才搭乘一辆离开牛角沱汽车站前往北碚的公交车,动身前往四十公里外的北碚.学校在北碚与重庆著名的风景区北温泉之间,有一条公路相联贯.车行一个多小时即到达北碚汽车站.

下车后在车站门口遇到一个高个子年青人,------ 这位和我同路前去西师报道的就是曾经下过乡,后又被招工到成铁局广元工务段当了一名巡道工的张姓成都知青,文革时他呆在家中当了一名逍遥派,潜心于研究数学,当 1969年初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洪流席卷全国的时候, 他便随他中学的同学们一道奔赴川西北农村插队当了一名知青.可他这次被招收进校学习的是数学专业,因此打算前往数学系报道.他那时有过这样的打算,想到西师数学系去系统地学习几年数学来从事中学教育工作或搞其它的研究工作.

当我们走进校园后,在院部办公大楼前,临分手时我拜托他替我留心一下如果今后他们系开办有什么好的讲座或面向数学系学生开设第二外语课程时,请及时告知我,我定要前去聆听.他满面笑容地答应了我的请求,随后我们便分了手.他往通向数学系的那条路走去了.

西师外语系组织一些教师到系教学大楼前迎接新生.欢迎队伍中的一位中年女教师的普通话讲得最为纯正,我们被她引导着上三楼报道,先到一间教室与一位系领导成员谈话片时,略饮用茶水后,即刻在此教室中排队轮候报道. 等候报道的同学二十人左右.

我一面排队,一面从衣服口袋中掏出一封系由我曾工作的单位出具的正式公函和由西师发放给我的一封录取通知书,在这份公函中,客运段人事科介绍了我的个人情况,并声称按照政策规定正式批准我离职上学云云.我向经办老师出示了这两封信函后,便开始着手办理报道手续. 报道过程历时五分钟左右即告完毕,经办老师随即向我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随后再由一位老师带我到分配给我的宿舍里安顿下来.

进校后不久,我们便熟悉了周围的环境.外语系教学大楼的三层楼上有七三级英语专业三个班的教室三间,位于这三间教室右边的一间教室是一间图书室,又称之为系阅览室,是专供外语系英语专业师生们课外阅览英语报刊杂志的地方,室内临窗放有一张长条桌,在桌子的左右两边分别放置有两条长椅以备读者坐下阅读休息.在阅览桌四面的墙上张贴有一些文革时期宣传图画和标语.

分别在长条桌的左右两侧靠墙壁的地方安放有一排书架,其书架上陈列的仅仅是为数不多的一些文革时期出版的英语报刊杂志,如北京周报,中国建设,中国文学, 及专门从事报道全国各地农村喜获大丰收的中国画报,另外书架上还陈列有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和《读者文摘》等等少数的几种国外的英文原版的报刊杂志,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英语报刊杂志可阅读了,但令人感到可惜的是在文革时期我们学校的当权者在研究语言和文学上离具有真正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掌握缜密审慎的研究方法还尚存有一段差距,这对我们将来的文学创作和语言研究能获得正常的发展将是非常不利的.这使我们在探索的路上会耽搁太久,由此而来将使我们失掉许多宝贵的发展机会.